馬會榮
(甘肅省渭源縣林業(yè)和草原服務中心,甘肅渭源748200)
渭源縣是黃河最大支流——渭河的發(fā)源地,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縣內自然環(huán)境奇麗秀美,林草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渭源縣地處甘肅中部、定西西南部,林草總面積8.94 萬hm2,森林覆蓋率達到15.88%,其中松林面積達到0.73 萬hm2。近年來,渭源縣被財政部、國家發(fā)改委、國家林業(yè)和草原局列入“國家級生態(tài)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成為甘肅省6個試點縣之一,也是定西市唯一入選的試點縣,連續(xù)得到了中央財政引導資金及政策的大力支持。全縣以國家級生態(tài)文明示范工程試點縣為契機,持續(xù)推進渭河源頭生態(tài)修復保護,全力改善區(qū)域環(huán)境質量和生態(tài)功能,打造建設了一批生態(tài)林,在造林綠化的過程中采用鄉(xiāng)土樹種,大量使用易成活、抗旱能力強的樹種,云杉成為造林綠化的主選樹種,2010—2020年全縣云杉造林面積達到0.27 萬多hm2。隨著云杉苗木的大量市場需求,云杉苗木大量育苗,出現了云杉苗木的大量流通和調運,同時受到氣候環(huán)境的影響,云杉樹葉象成為全縣云杉新造林地和云杉苗木的主要危害害蟲之一,全縣云杉樹葉象每年發(fā)生面積已經達到333.33 hm2左右,其中輕度危害200 hm2,中度和重度危害面積達到133.363 hm2左右。該害蟲幼蟲取食云杉根系,成蟲取食云杉嫩葉和芽苞,嚴重時導致新葉變黃、萎蔫和脫落,甚至是整株死亡。為了科學有效地防治云杉樹葉象,本研究對云杉樹葉象的生物學特征和發(fā)生規(guī)律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和觀察,并總結了該害蟲化學防治措施。
以渭源縣為例,該害蟲為每年發(fā)生1 代,每年的4 月初土壤解凍至10 月底土壤封凍在林區(qū)和苗圃地進行定期觀察,記錄越冬老熟幼蟲、蛹、成蟲和新幼蟲生活習性和危害等,分析該害蟲與外界環(huán)境、氣候因素的關系。
對林業(yè)和苗圃地采集的老熟幼蟲、蛹、成蟲和新幼蟲進行室內養(yǎng)殖和觀察,了解該害蟲的老熟幼蟲、蛹、成蟲和新幼蟲的化蛹、羽化、產卵時間、產卵量和取食最大時間等相關因子。
2.1.1 成蟲 體長5~9 mm,體壁呈灰褐色,身體部分呈橢圓體形,喙通直而短粗,黑色復眼。觸角呈“八”字形,三節(jié)末端粗大呈球形,呈紅褐色,有灰白色絨毛,鞘翅中央靠背面中線附近有一塊較大白色部分,足腿節(jié)膨大呈棒狀無齒,雄蟲體長短于雌蟲。
2.1.2 卵 形狀似長橢圓體形,長度0.8~1.3 mm,初期為乳白色,7 d 左右后變成黃褐色。
2.1.3 幼蟲 體胖頭小,頭部呈黑褐色,前胸有乳狀突起,幼蟲體長5~8 mm,老熟幼蟲10~16 mm。
表1 防治云杉樹葉象幼蟲效果統(tǒng)計
表2 防治云杉樹葉象成蟲效果統(tǒng)計
2.1.4 蛹 體長5~8 mm,橢圓體形,黃褐色,復眼呈紅褐色。
云杉樹葉象屬鞘翅目象蟲科,葉象屬,主要危害云杉苗木。云杉樹葉象在渭源縣1 年發(fā)生1 代,幼蟲越冬場所在土壤30~50 cm 圖層中,幼蟲期限為上一年度9 月中旬到當年4 月下旬,4 月下旬至5 月下旬為蛹期,5 月下旬陸續(xù)出現成蟲,成蟲期止于8月上旬,8 月上旬至9 月中旬為產卵期。
該蟲幼蟲每年4 月上旬土壤解凍后主要取食云杉苗木根部根系的韌皮部,取食時間1 月左右,嚴重時蟲口密度每株云杉10~12 頭,可吃掉根系全部皮質,此時主要發(fā)生在苗圃地,苗木呈現假死現象。5月上旬開始停止取食,蜷縮做土,開始化蛹,蛹期長30~35 d。6 月初該蟲開始羽化,開始羽化成蟲體態(tài)偏軟,沒有爬行和飛行能力,6 月10 日左右開始飛行,一次飛行距離15 m 左右,飛行高度1.5 m 左右,并開始大量取食云杉嫩葉和芽苞,造成新葉呈孔或洞狀缺失,最后造成新葉大量干枯,呈火燒狀,取食時間約為2 個月,8 月上旬結束取食,成蟲喜歡群聚在向陽苗木,在上午9∶00—10∶30 和下午5∶00—6∶30 開始群聚飛向苗木取食,陰雨天基本不進行取食。8 月上旬開始尾交產卵,產卵地方為苗圃地1~5 cm 土壤,卵期為50 d 左右,成蟲產卵后15 d 左右死亡。9 月中旬卵孵化為幼蟲,10 月中下旬幼蟲可在苗木根系中發(fā)現,取食較少,危害不嚴重,11 月土壤開始解凍,幼蟲開始向土壤深處蜷縮,開始越冬。
幼蟲主要生活在苗圃地土壤,根據土壤的溫度決定幼蟲的生活深淺,防治的最佳時間有2 個階段,4 月中旬土壤解凍后和10 月上旬封凍前,幼蟲在地下土壤5~10 cm 時,使用農藥毒水進行開溝灌溉,防治效果見表1。
成蟲防治選擇6 月中旬成蟲旺盛的時間,選擇陽光充足的上午9∶00—10∶30 和下午5∶00—6∶30進行噴霧防治,采用藥物為1.8%阿維菌素微囊懸浮劑1 000 倍地面噴霧,25%滅幼脲懸浮液1 000 倍地面噴霧,2.5%高效氯氰菊酯微囊懸浮劑1 000 倍地面噴霧,防治效果見表2。
渭源縣已成為甘肅甚至全國的云杉苗木主要育苗基地之一,有效防治云杉樹葉象對云杉苗木的危害意義重大。加強云杉苗木的檢疫執(zhí)法,防止帶有云杉樹葉象蟲害的苗木外流是控制危害的主要方法,加強監(jiān)測預報及時掌握好蟲害的動態(tài)情況,普及好防治措施,能夠有效挽回苗農的損失。同時,做好云杉樹葉象的防治工作能提高全縣云杉新造林的成活率,對區(qū)域生態(tài)發(fā)展、環(huán)境改善和經濟效益有決定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