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港,王 婷,丁小琴,李 欠
(甘肅農業(yè)大學農學院/ 植物生產類國家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甘肅蘭州730070)
中藥黃芪是《中國藥典》[1]中記錄的常見中藥,是蒙古黃芪或膜莢黃芪的干燥根。現代研究表明:黃芪中主要含有黃酮類、皂苷類和多糖類等化學成分,具有多種藥理作用[2]。黃芪在中醫(yī)臨床上可用于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嬰幼兒哮喘、脾胃虛寒型消化性潰瘍、胃病等病癥[3-6],黃芪注射液可用于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膿毒癥等病癥[7,8]。同時,黃芪還研發(fā)了多種具有保健功效的藥品,符合大眾的保健需求[9]。
通過查閱文獻可知,黃芪甲苷以及黃芪多糖類成分的提取工藝研究較多[10,11],而黃芪總黃酮的提取工藝研究較少,尤其是結合響應面法對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的研究更少。近年來,響應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試驗設計優(yōu)化方法,在中藥提取工藝優(yōu)化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響應面法是將影響提取試驗結果的因素進行設計,然后按照設計方案進行試驗得到試驗結果。分析試驗因素和試驗結果之間的數學關系,進而得到最優(yōu)的試驗條件[12]。本文以黃芪中總黃酮的提取率為指標,采用超聲提取的方法,結合響應面法優(yōu)化黃芪總黃酮的提取工藝,最終得到最佳的提取條件。
黃芪藥材購自黃河藥材市場(產地甘肅),并經甘肅農業(yè)大學中藥學教研室邱黛玉副教授鑒定為蒙古黃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 gholicus(Bge.)Hsiao]。
蘆丁對照品(純度:98%),氫氧化鈉、亞硝酸鈉和硝酸鋁均為分析純。
超聲波提取儀、電子天平、真空泵、實驗旋渦混合器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T6,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
本試驗采用呂鳳嬌[13]等人的方法,首先精密稱取10 mg 蘆丁標準品置于容量瓶中,加入30%的乙醇準確定容于50 ml 的容量瓶中,得到濃度為0.2 mg/mL 的蘆丁標準液。依次緩慢吸取蘆丁標準液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 置于10 ml 的容量瓶中,以下操作均以移液槍進行,以減少試驗誤差,首先吸取的5%NaNO2溶液0.3 ml,震蕩均勻,靜置6 min,使溶液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再吸取10%Al(NO3)3溶液0.3 ml,震蕩均勻,靜置6 min,再吸取4%NaOH 溶液4.0 ml 震蕩搖勻后靜置15 min,最后用30%的乙醇定容,在波長510 nm 處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值,同樣用30%的乙醇溶液作對比,以吸光度(A)為縱坐標,蘆丁濃度C(mg/ml)為橫坐標,繪制標準曲線,進行線性回歸[13]。
稱取1 g 左右的黃芪粉末,倒入提前洗干凈并且烘干的錐形瓶中,按照不同的乙醇濃度、不同的液料比、不同的提取時間相同溫度每3 個錐形瓶為1組進行超聲提取,然后進行抽濾,收集濾液,按照順序放在陰涼處備用。
采用呂鳳嬌[13]等人的方法測定黃酮含量,吸取5 ml 上述一定試驗條件下超聲提取得到的供試品溶液置于10 ml 的容量瓶中,待測液配制方法同2.1,同樣在波長510 nm 處測定吸光值。提取率按下式計算:
式中,R 為提取率,C 為黃芪中總黃酮的濃度,單位是mg/ml,n 為稀釋倍數。
2.4.1 黃芪中總黃酮提取工藝單因素考察 如表1 所示,每個試驗水平條件下設3 個平行組,進行考察。
表1 單因素試驗
2.4.2 響應面法優(yōu)化黃芪中總黃酮提取工藝試驗根據單因素試驗結果,對影響提取結果的3 個因素進行Box-Behnken 試驗設計,以黃芪中總黃酮的提取率(R)為響應值(見表2)。
表2 響應面試驗設計
根據上述“2.1”項下的方法繪制標準曲線,進而確定對照品濃度與吸光度之間的關系,A=12.69C-0.018 6,R2=0.999 3,結果表明:吸光度與濃度具有良好的線性相關關系,線性范圍為0.02~0.12 mg/ml。
圖1 為乙醇濃度對黃芪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從圖1 可以看出,乙醇濃度65%,提取率最大。圖2為提取時間對黃芪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從圖2 可以看出,提取時間為40 min 時,提取率最大。圖3 為液料比對黃芪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從圖3 可以看出,液料比為15 時,提取率最大。
圖1 乙醇濃度對黃芪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圖2 提取時間對黃芪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圖3 液料比對黃芪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3.3.1 試驗設計與結果 根據上述表2 試驗條件進行試驗,結果如表3 所示。
3.3.2 模型顯著性分析 根據文獻報道方法,本實驗結果同樣利用軟件得到二次多項式回歸方程,R=0.14+0.00575A+0.00275B-0.00375C-0.0005AB-0.01AC+BC-0.017 A2-0.014 B2-0.022 C2,決定系數(r2)=0.978 4,調整系數為0.950 7。表4 為方差分析結果,由方差結果可知,本試驗所建立的模型具有極強顯著性,而失擬項不具有顯著性(P=0.458 5)。由回歸方程可以看出,2 次項乙醇濃度A2、提取時間C2有極強的顯著性,2 次項液料比B2為一般顯著項,其他為不顯著項。分析原因:一是做實驗過程中提取溫度沒有控制相同,沒有及時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導致最后對實驗結果有影響;二是抽濾過程操作不夠規(guī)范,導致供試液有誤差;三是實驗之前文獻的查閱不夠全面,最開始的單因素實驗設置梯度有問題,導致最后響應面實驗的結果有誤差。因此,乙醇濃度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最大,提取時間對提取率影響次之,液料比對提取率影響較小。
表3 響應面試驗設計與結果
3.3.3 最佳提取工藝參數預測 首先,響應面的傾斜程度反應的是3 個因素(乙醇濃度、液料比、提取時間)對響應值(提取率)的影響程度,若坡度越陡,則因素間交互作用越顯著。其次,曲面圖的顏色反映的是因素間的變化趨勢,若顏色越深,則變化趨勢越明顯,結果如圖4。響應面優(yōu)化結果表明:黃芪中總黃酮最優(yōu)的提取工藝參數為乙醇濃度66.02%,液料比15.47,提取時間38.69 min。在這個條件下,黃芪中總黃酮的提取率為0.136 4%。
在實際實驗時,要重點考慮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以及驗證結果的準確性,所以將工藝參數人為調整:乙醇濃度66%,液料比15,提取時間37 min,同樣的條件,做3 次重復試驗,降低試驗的誤差,并且對最后結果求平均值,得到總黃酮的提取率為0.135%,與預測值0.136 4%僅僅相差了0.001 4 個百分點,表明該工藝參數下,提取率達到了最大值,經本試驗優(yōu)化后的提取工藝更加準確、可靠。
3.5.1 精密度考察 為了測定分光光度計的精密度,選取一份供試品溶液,連續(xù)測定6 次吸光度,計算其RSD 值,本實驗RSD 為1.01%,表明儀器具有良好精密度,可以用于實驗。
3.5.2 重復性試驗 為了考察本實驗方法的重復性,同一條件下準備6 份供試品溶液,測定其吸光度,計算其RSD 為0.98%,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現性。
3.5.3 穩(wěn)定性試驗 取1 份供試品溶液在0~12 h(間隔2 h)測定其吸光度的變化以考察其穩(wěn)定性,本實驗RSD 為1.67%,表明供試品溶液在12 h 內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
本試驗以超聲輔助響應面法優(yōu)化黃芪中總黃酮的最佳提取工藝為目的。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上,再通過Box-Behnken 響應面法對實驗數據進行擬合優(yōu)化得到其最佳提取工藝。最后按照最佳的提取工藝做了3 組重復試驗,證明了工藝的可靠性。在響應面法的優(yōu)化下,黃芪中總黃酮的提取工藝更為充分、準確,可用于黃芪中黃酮類物質提取的工藝研究和質量評價。
表4 方差分析
圖4 黃芪黃酮提取工藝優(yōu)化響應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