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教材是課程理念,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的載體,是課程資源的核心部分,更是一線教師實施日常教學所用的重要材料。有效的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離不開對教材的深刻解讀,遵循教材的編寫體系是教師不可違背的原則之一。目前,筆者所使用的北京版英語教材每個單元大多都是圍繞一個話題展開的。但是每個單元三課內容主題有時相近,有時獨立成篇,彼此毫無關聯(lián),因為學生的具體情況是不同的,教師從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角度綜合考慮,針對一個單元,統(tǒng)籌安排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方法、整體安排教學時間、并設計出形式多樣的銜接緊密的梯度提升的教學活動,很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實現多樣化教學方式的統(tǒng)一;整合時間資源,使有限的課時產生乘法的效益;有利于學生合理認知組塊的建構,促進知識的記憶、保持和提取,以及學生初步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益的提升。
一、設計思路
程曉堂(2009)指出,語言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使用的。如果學生能在相對完整、真實的情景中接觸、體驗、理解和學習語言,那么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語言的和用法,也能更好地掌握語言的形式。在實施單元教學時,依據單元話題創(chuàng)設主題情景,并對單元教學內容進行整體設計,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單元話題,掌握單元語言知識,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優(yōu)化教學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是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主要目標。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首先要認真解讀教材內容,仔細分析各單課之間的邏輯關系,并根據《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學的目標提出的要求,然后再根據學情分析,從學生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角度綜合考慮,針對一個單元,統(tǒng)籌安排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整體設計教學方法、整體安排教學時間、并設計出形式多樣的銜接緊密的梯度提升的教學活動,很有利于優(yōu)化教學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北京版教材編寫體系是以話題為主線的。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筆者認真解讀教材內容,仔細分析各課之間的邏輯關系。以五年級下冊Unit5 Whos that baby boy?單元內容為例,本單元是圍繞著Yangyang,Sara兩個人談論家人這個話題展開的。
二、單元整體的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設計]
教學文本內容和教學活動具體如下:
環(huán)節(jié)一Warm-up
教師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并作簡要介紹,引入本課話題
環(huán)節(jié)二Presentation
1.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察圖片并進行描述
2.學生聆聽文本,獲取信息,學習文本內容,通過比較和分析He looks much older than you. Hes eighteen years older than Jack is.Sally is seven years older than Jack is. 三句的結構,教師詳解重點句式 ...is ... years older than ...
3.學生聆聽文本,獲取信息,學習文本內容,并比較和分析He is my cousin, Tom. He is the son of aunt Mary, my mothers sister. Hes Jack, my nephew. 三句的結構,教師詳解重點句式 ...is ..., my ...
環(huán)節(jié)三Production
1.學生跟讀和練習朗讀文本,學習正確朗讀文本。
2.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本信息。
3.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創(chuàng)編對話活動并表演,利用已準備好的家人照片,根據實際情況仿照課文介紹自己的家人。(要求:對話中至少要用到一個重點句式 ...is ... years older than ...或...is ..., my ... )(創(chuàng)編對話時,需要書寫出一定的詞匯或重點語句)
環(huán)節(jié)四 Homework
學生制作一張自己的My Family Tree,并簡要注明每個人的身份和年齡(盡量用上重點句式...is ... years older than ...和...is ..., my ... )。
[第二課時設計]
教學文本內容和教學活動具體如下:
環(huán)節(jié)一Warm-up(Review)
學生展示上次作業(yè)My Family Tree,并進行口頭介紹。
環(huán)節(jié)二Presentation
1.學生聆聽文本,獲取信息,學習文本內容,特別是通過教師詳解,學習重點句式 I have more ... than ... , 并類比和對比上一課出現的重點句式 ...is ... years older than ...
2.學生聆聽文本,獲取信息,特別是通過教師詳解,學習重點句式 --How often do you ...? --We often ...
環(huán)節(jié)三Production
1.學生跟讀和練習朗讀文本,學習正確朗讀文本。
2.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本信息。
3.學生進行“My Big Family”介紹活動, 先根據昨天的作業(yè)“My Family Tree”,仿照本課文本編寫My Big Family并利用I have ... cousins. We often ... 等句式,然后再進行口頭介紹。
環(huán)節(jié)四 Homework
設計一份英語調查問卷,詢問一位高年級同學,問卷中的問題至少包含5條,如對方的姓名,年齡,是否有兄弟姐妹,是否有表親等等。
三、教學反思
1.重構單元內各單課內容和活動,既遵循了整體性,延續(xù)性,層次性的原則,又循序漸進地關注了各單課間的遞進關系。特別是第三課補充的兩位外教的個人介紹閱讀資料,既保持了與前兩課話題(談論家人)的一致性,又保持了語言結構的一致性,還拓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全方面的介紹個人信息。第一課的活動“介紹家人”以對話(聽說)為主,第二課的活動介紹“My Big Family”以寫和說為主,第三課的閱讀活動則全方位地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逐漸提升了活動的難度。
2.課堂活動貼近生活,真實有效,學生在真實情景中自主感知語言,積極運用語言。真實的情景的設置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展示的熱情。學生們在第一節(jié)的介紹家人活動中展現了極高的熱情,他們手拿提前準備好的照片,積極創(chuàng)編對話,興奮地介紹自己的親朋好友。而在第二課的My Big Family介紹活動中,學生們更是驕傲地展示自己的龐大家族。而在第三課的閱讀調查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們更是好奇對方同學的閱讀內容,迫切想了解關于外教的更多信息。
四、結束語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可以有效地優(yōu)化教學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實踐出真知。教師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肯定會收益匪淺。這樣既有利于不斷地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又有助于更好地幫助學生事半功倍的學習英語。
中國傳媒大學附屬小學 李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