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慧 王敏 寇新榮 夏書月
支擴是一種以支氣管和細支氣管持久擴張的肺部慢性疾病,主要臨床表現(xiàn):大量咯膿痰、慢性咳嗽、反復咯血[1,2]。治療的關鍵在于及時清除分泌物,抗感染并提高患者免疫力[3]。NAC屬于痰液裂解劑,可直接打斷二硫鍵,降低黏液粘稠度,增強纖毛清除力,其對急性肺部感染、支擴等多種呼吸道疾病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本研究擬探討霧化吸入NAC治療急性加重期支擴患者的臨床獲益及安全性。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16例急性加重期支擴患者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確診支擴[4],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年齡<18歲;②臨床資料不全;③支氣管哮喘、肺惡性腫瘤、肺血栓栓塞癥、肺結核、變應性肺曲霉菌病、肺間質纖維化、肺葉切除術后、嚴重肝腎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以及長期應用激素治療的免疫缺陷患者。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A組(110例)和B組(106例)。A組男59例、女51例,平均年齡(68.65±11.13)歲,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基礎疾病共56例;B組男53例、女53例,平均年齡(65.87±12.16)歲,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基礎疾病共5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吸氧、平喘、抗感染等基礎治療。B組給予0.9%生理鹽水8 ml霧化吸入,2次/d。A組在B組治療基礎上加用NAC霧化治療,0.9%氯化鈉5 ml+0.3 g的NAC霧化吸入,2次/d。兩組療程均為10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再住院率、治療前后的mMRC評分和咳痰量、出院后1個月內肺功能(FEV1、FVC、FEV1/FVC)、臨床療效,記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再住院率=出院后6個月內因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加重或其中一項癥狀急性加重需再次住院的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采用mMRC評分評定患者呼吸困難情況,分數(shù)越高表明患者呼吸困難越嚴重[5]。臨床療效判定標準:臨床控制:臨床癥狀(患者咳嗽、咳痰及肺部濕啰音等情況)改善率>90%;顯效:臨床癥狀改善率61%~90%;有效:臨床癥狀改善率30%~60%;無效:臨床癥狀改善率<30%??傆行?(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再住院率比較 A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B組,再住院率低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RC評分、咳痰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mMRC評分、咳痰量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組患者mMRC評分、咳痰量均低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肺功能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出院1個月內FEV1、FVC、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A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B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再住院率比較()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再住院率比較()
注:與B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RC評分、咳痰量比較()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MRC評分、咳痰量比較()
注:與B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3 兩組患者出院后1個月內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兩組比較,P>0.05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肝功能(轉氨酶)、腎功能(肌酐)等指標均較入院時無明顯變化,觀察組中2例患者于治療初期出現(xiàn)霧化吸入NAC感惡心不適,減少霧化吸入時間后癥狀好轉。
支擴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反復的呼吸道感染[6],引起支氣管壁不可逆擴張變形,肺功能逐漸下降,隨之生活質量下降,嚴重者會引起膿胸、肺膿腫等一系列并發(fā)癥,死亡率上升。
NAC能降低痰液粘稠度,促進纖毛擺動,加快痰液在肺內的運輸,還可抑制支氣管腺體的分泌,是很好的祛痰劑,長期應用可改善肺功能[7],霧化吸入作用更直接。
Zheng等[8]的研究顯示,口服大劑量(1200 mg/d)NAC 1年,可明顯減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次數(shù),延長再次急性加重時間,但不能有效改善肺功能,考慮可能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氣道重塑后不可逆改變有關。也有研究表明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服NAC泡騰片 600 mg,2次/d,治療1年,能減少其急性加重次數(shù),改善小氣道功能[9]。支擴患者病情較重時長期存在定植菌,Riise等[10]研究表明,NAC可抑制氣道內定植菌的生長,并通過清除氧自由基,使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免受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的氧化滅活損傷。亦有動物實驗表明,NAC可以減輕大鼠氣道炎癥,能減輕管腔狹窄改善氣道重塑[11],但對于霧化吸入NAC治療支擴的臨床研究相關證據(jù)較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患者住院時間短于B組,再住院率低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A組患者mMRC評分、咳痰量均低于B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出院1個月內FEV1、FVC、FEV1/FVC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治療總有效率95.45%高于B組的87.74%,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無明顯不良反應,與既往相關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對于急性加重期支擴患者,如無NAC、明顯不良反應及不能耐受等情況,對其進行霧化吸入NAC的治療可以改善支擴患者的臨床癥狀,減少急性加重次數(shù),且不良反應少,其臨床治療效果明確且安全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