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問題導學法需要教師在學習之前,根據教材內容提前進行設計,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和探索,通過解決問題推動教材知識的掌握和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一教學法的應用,能夠轉變學生固有的思維方式,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擁有更加靈活的數學思維。
一、問題導學法的概述
問題導學法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的實現(xiàn)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可以有效的突出學生參與教學的效果,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和意識能力的養(yǎng)成。另外,這一教學法是一項改革發(fā)展性措施,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通過教師巧妙的提問,實現(xiàn)學生能力的提升,這同樣也是這一教學法的教學關鍵。問題導學法具有引導性、規(guī)劃性和情境性的特點,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問題”和“提問”,并將其切實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充分地發(fā)揮出這一教學法的特點。同時,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提出適宜的數學問題和情境問題,將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最大化地激發(fā)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升數學教學的效果。
二、問題導學法的教學現(xiàn)狀及問題
目前,問題導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應用較為廣泛,在應用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問題,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師在應用當中的細節(jié)把握不到位。很多的教師缺少問題導學法的相關理論指導,雖然每周都有參加數學教研會,但是并不是每一次教研會都會提及問題導學法的實施情況和實施困難,沒有給予教師對應的優(yōu)化建議。另外,對于高年級的教學而言,很多的教學往往過于的復雜。
第二,沒有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自信心和興趣的培養(yǎng),往往容易忽視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訓練。在課題提問教學過程中,二次提問的形式重復率較高,很多還是之前問題設置的形式,主要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第三,忽視小學數學思維過程的重現(xiàn)。很多教師只是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忽略了數學思維的重現(xiàn),沒有讓學生針對性地對解題過程進行回顧,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度不夠,無法真正做到舉一反三。教師的數學思維非常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將自身的數學思維和教材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也導致教師往往忽視了學生數學思維的重現(xiàn)。
三、問題導學法的應用途徑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前設置的問題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問題產生疑慮,對問題答案感興趣,才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積極的探究問題中的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成就感。教師可以設置一些討論性的問題,讓學生之間自主地進行討論,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例如:在學習“質量單位”一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討論性的問題“1 000克的棉花跟同樣重量的鐵,哪樣重些呢?”學生沒有學習過質量單位,通過這樣討論性的問題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不僅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數學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
2.指導學生自主探究
這種教學法常常被應用于自主學習課堂中,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有限,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設置問題,讓小組一起對問題進行探究和學習,通過組內合理的分工和配合,指導學生自主地進行問題探究。自主學習具有較強開放性的特點,在加上問題的引導,學生們可以采取多種方式進行探究學習。同時,教師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時間,適時的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進行自主學習。
3.發(fā)散學生的數學思維
這一教學法的應用有助于學生數學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也是重要的培養(yǎng)載體。教師在設置問題時,要注意問題不能夠太固化,容易框住學生的數學思維,導致學生不能夠充分地思考問題和解決方法。例如:在學習圓的過程中,通常是采用圓規(guī)畫圓的知識點進行教授,通過向學生展示正確畫圓的步驟、方法和注意事項,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當學生已經掌握了這一方法以后,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或集體交流的方式,讓學生嘗試用固定數目的圓、線條和圖形等,創(chuàng)造出自己喜愛的組合圖形,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教學內容,還可以引導學生用發(fā)散的思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問題導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發(fā)散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更好地學習和喜愛數學科目。教師要積極運用這一教學法,不斷地革新和優(yōu)化,最大化地發(fā)揮出問題導學法的教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