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逢掖
最美人間四月天,到處花紅柳綠、鶯歌燕舞,風柔柔的,陽光暖暖的,空氣里彌漫著沁人心脾的花香。然而,在祭掃先輩的路上,我無心欣賞美麗的風景,眺望母親墓地方向,一種刻骨銘心的思念漫上心扉。
我的母親叫鐘掌英,是個特別勤儉的家庭主婦。她18歲和父親結婚后,在無計劃生育的環(huán)境下,陷入了越窮越生的惡性循環(huán),生了13胎,最后只養(yǎng)活了我們7兄妹。面對上有雙親下有一大群子女的大家庭,母親總是節(jié)衣縮食,孝敬老人,呵護子女。
除逢年過節(jié)大家坐在一起吃餐團圓飯外,平日里她總是讓老小先吃,有點好菜好飯都讓給老小吃,自己最后盛點雜糧飯、倒點殘羹一個人默不作聲地坐在廚房的灶角吃。母親平時沒有穿過一套像樣的衣服,粗衣棉布也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只有回娘家或去做客,她才會換上一件新衣服,但一回到家里馬上脫下疊起,連洗都不舍得洗。她出嫁時,外公為她做了一件當時比較時髦的上衣,她如獲至寶。直到快要去世時,她把那件衣服拿出來送給小妹作紀念,那件珍藏了40多年的嫁衣仍然大半新。記得小時候,母親為了款待客人,常常把春節(jié)煎炒的小食品和曬干的小魚蝦用罐子裝好,藏起來,一來防鼠害,二來防我們小孩偷吃。母親省吃儉用到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
母親身材高挑,手腳麻利,干活像男人一樣,上山砍竹伐木,下水插秧割稻,什么都干,就是生了小孩坐滿月子后照樣勞作?!按筌S進”時期,她背著正在哺乳期的小妹跟著隊里人到20里路外的地方去搞“大會戰(zhàn)”,通宵達旦干活,從不叫聲苦和累。她白天忙外,黑夜忙內,洗漿縫補衣服都在晚上完成。特別是從每年春節(jié)前兩三個月開始,為了給全家每人趕做一雙新布鞋過年,在微弱的燈光下,母親常常是忙到三更燈火五更雞,趕在過年前把全家11個人的新鞋做好,讓大家都高高興興穿著新鞋過新年。進入晚年后,由于長期營養(yǎng)不良,積勞成疾,母親落下慢性腸胃炎、哮喘病、肺氣腫等多種疾病,吃什么就拉什么,走幾步路就上氣不接下氣,即使身體每況愈下,她依然幫助大家洗衣做飯、喂豬喂雞,直至做不動為止。
母親心地善良,樂于助人。她從祖母那里學會了幫人接生。本村和鄰村孕婦分娩,只要有人來請她接生,不論嚴寒酷暑,也不分白天黑夜,她總是隨叫隨到。她說:“女人分娩是件大事,萬萬不可耽誤。”幾十年來,經她接生的孩子數以百計。她接生從不接受吃請,也不收費,完全是做善事、給人方便,頂多在嬰兒出生第三天辦“三朝禮”時,領受產婦家人送來的幾個紅雞蛋給我們小孩吃。
我家地處三岔路口,過往行人很多,遇到雨天常常有人來我家借斗笠、蓑衣、雨傘,母親總是有求必應。有些雨具借出后“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母親也不責怪借雨具的人,照借不誤,年年丟了舊的又買新的,不知方便了多少人。
母親就是這樣時時處處呵護家人、關愛別人、辛勞克己。她自己沒過上幾天好日子,不到古稀之年就與世長辭了。
古詩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边@種一生關愛他人、唯獨不考慮自己,只圖奉獻不求回報的高風亮節(jié),詮釋了一位偉大母親無私的愛的真諦。她這種精神也一直鼓舞和激勵著我們晚輩踏踏實實做事、堂堂正正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