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姚菲
中國美術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在海杜克建筑生涯前期對柯布西耶大量的研究中,我們看到他這種對“人工的自然形”的延續(xù)。海杜克在他的墻宅2號中繼承了柯布西耶在1920-1931年間所畫的Still Life中的許多純粹主義形式,以及柯布西耶建筑探索中的形態(tài)學色彩學。并在此基礎上海杜克用一些二位維特征強烈的“平行透視”來表現(xiàn)建筑,而這種表現(xiàn)與立體主義亦或是純粹主義對物體的表現(xiàn)是出奇的一致。這種空間與色彩的表現(xiàn)正如柯布西耶在上世紀 30 年代的一篇論文《建筑色彩學》中,提出的三個觀點:色彩可以改變空間;色彩可以將物體分類;色彩會作用于人的心理,也會對人的感覺予以回應。在畫面呈現(xiàn)開始之前他的設計就已經(jīng)開始了,海杜克對柯布西耶形態(tài)學的提取也可以理解為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利用二維特征明顯的正軸測圖,海杜克試圖探索如何實現(xiàn)二維空間到三維空間的自由轉換,沒有透視的正軸則更能拋棄它“被建造”的真實性,而真實地討論物象和形態(tài),這種三維與二維之間的空間轉換,又與靜物畫是那么的相似,本文在一開始的時候就說過,靜物繪畫的本質——物體成為畫的過程,實際上是把桌面在空間中立起來的過程。
而這個墻宅2號就很好的承接了這一點,整個墻宅的設計都是圍繞著一面墻展開的,從墻的正面延伸出的這些體量便是畫布中所繪的對象,和很多靜物畫家所做的是一樣的,他將桌子上發(fā)生的故事從水平向立起來,桌子是一個舞臺,但在這被創(chuàng)作畫中,立起懸掛的畫框產(chǎn)生的透視才是一個更大的舞臺。
墻在此被強化到了極致,將墻面抽離了出來,使它成為主體,在這棟建筑中,分界的墻面不再具有任何的結構意義,而是像那個桌面一般,但又遠遠高于那個桌面,它是建筑生命的重要構成要素。墻體與物體之間是獨立的單元,每個體塊有著自己的圍合墻體,而畫布墻的獨立成為一個系統(tǒng),所以整個過程就讓墻體的存在感被無限的加強,當你離開一個閉合空間,只有通過墻體,才進入到另外一個閉合空間。
在建筑色彩方面,他在同一個環(huán)境內(nèi)建立一種色彩層化圖底關系,通過墻體和甬道分割的色彩體塊在相反相成的空間兩極中自由搖擺,虛與實不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而是相互預示的關系,包括心理上面的預示。
海杜克對墻的兩側定義了不同的功能,左邊是實用功能:樓梯、儲藏間和廁所;右邊則是生活功能:吃、住和會客。雖然對右面的有功能的介入,但實際上它依然是“去功能”的,當他將墻體、門窗和屋面等構件按照特定的句法重新組合的時候,它們就失去了功能意義而是作為點線面的構成元素,再將這些元素不斷地旋轉,增減,投射,變形等一系列操作,海杜克嘗試通過這一過程來賦予建筑生命力。正如科坦在他的靜物畫中所作的那樣,他抹掉了靜物本身的“水分”——即功能這層外衣,襯托在干凈的背景之上。
這樣我們才可以從功能中跳出來,看到形態(tài)本質的問題,這些元素統(tǒng)一在一個符號體系之中,將幾何體積、空間以及色彩作為構成建筑的基本要素,并將建筑形式的呈現(xiàn)作為這些要素的操作與生成過程的一種語境。
在墻宅2號中,“Composition”的本質并沒有改變,但海杜克對于“Composition”的理解很特別。首先靜物畫中是有“position(位置)”的,但它在這樣的一個由墻形成的桌面是有空間位置,有前后關系的,它不是遮擋的位置關系,這種前后我們可以垂直向的理解,這是一種基于距離變化的與動態(tài)的位置關系,比如我們近距離觀察建筑的時候,我們的視線自下而上,處于前方的是最規(guī)則的形體,也就是最下方形的盒子最接近于規(guī)整的圖形,而觀察到最遠的那個物體則是最上方的那個形體最為張揚的盒子,位于第三層,高低越高形體愈加自由流動。同時建筑的色彩也在此有跡可循,高處的形體是亮黃色和亮紅色顯得活潑而明亮,形體收斂的首層則是采用了具有視覺收縮感的綠色。海杜克的墻宅2號中的形態(tài)和色彩共同形成了一種向上的動勢,建筑抽離地面越遠,空間也就越自我,越自由,越有張力,從體量上說三層的盒子都是實實在在的存在,但綠的運用似乎確是一種另類的“底層架空”。這種色彩和柯布西耶的拉羅歇別墅(Maison La Roche-Jeanneret)中的色彩運用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在拉羅歇別墅之中色彩強調(diào)的交通空間從空間縱深的透視結構中分離出來,與玫瑰色的地面和黃色的墻面成為一套獨立的縱向閱讀體系,與藍色的無限向遠處蔓延的梁體和柱子形成了空間維度上的矛盾。
↑ 從近處看墻宅2號(Wall House II)
(拉羅歇別墅,Paris, France, 1923-1925 柯布西耶)
所以這些盒子的變化和色彩的運用中我們可以看做是海杜克對柯布西耶長期研究的總結,他將柯布西耶提出的建筑元素抽象化,并通過色彩的運用使其具有生命的抒情屬性。正如柯布西耶在他的《純粹主義》中所說的那樣,“如果要分層次的話,第一層次是那些‘色調(diào)顏色’,如土黃,深紅色,褐色,白色,黑色,群青,還有那些和它們相似的顏色。這些顏色強有力,能控制住畫面,因為它們互相之間搭配都很和諧。因此,他們是構成性的顏色,它們超越時代,是繪畫表達體量必需的顏色。第二層次是那些‘活躍顏色’,如檸檬黃,橙黃,橙紅,朱紅,淺綠和淺鈷藍。這些是畫面中跳躍的顏色,有時顯得浮在畫面最前面,有時又像在后面,是不穩(wěn)定的元素。第三層次是那些‘過度顏色’。如大紅,翠綠,并不起主要作用。”他以這些色彩的內(nèi)在邏輯來建構空間色彩的分層組織。同時從結構上看,越向上,越?jīng)]有結構上的局限,結構上的解放也伴隨著形式上的解放。所以,這些盒子的形式組合也正是海杜克從柯布西耶中所承接的對形式與色彩運用的反思。
立體主義藝術之以所它獨特的形式出現(xiàn),它的表現(xiàn)形式,色彩的運用,為在黑暗中努力摸索新形式的建筑師提供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并且立體主義的藝術語言被逐步的運用到建筑創(chuàng)作中來,這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必然的結果。在海杜克的建筑中,是從形式邏輯到形式詩意的超越,具有引入現(xiàn)象世界和傾入意義的可能,投射與還原作為他的設計方法與手段,使墻宅2號的形式與現(xiàn)象、意義建立了真誠的關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