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莉
《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明確提出“幼兒園的任務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在幼兒園的日常工作中,“保教結合”也是我們一直以來遵循的理念。而近期發(fā)生的一起家長投訴事件,讓我們意識到我園在保教結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明確了在提升保育老師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天上午,幾位大一班孩子的家長神情嚴肅地來到我辦公室。他們是不同孩子的家長,其中有媽媽,有爸爸,還有奶奶,看來是約好了一起來的。他們情緒很激動,你一言我一語,說班上的保育老師為了讓孩子午睡時能睡著,居然在孩子腦門上抹“無比滴”(一種用于蚊蟲叮咬后止癢的藥物,每個班都有配備)。其中一個孩子的爸爸還拿出手機,播放了一段孩子在家時和媽媽的對話錄音。錄音中,媽媽問:“在幼兒園睡不著怎么辦?”孩子答:“老師就給我們在腦門上抹無比滴?!眿寢層謫枺骸袄蠋熃o你抹過嗎?”孩子答:“抹過的?!薄渌议L也言之鑿鑿,說自己家的孩子也是這么說的。
聽到家長的投訴,我十分震驚,也非常疑惑。被投訴的張老師是一位工作多年的保育老師,平時對孩子有愛心、有耐心,工作也一直認真踏實,怎么會做這樣的事?會不會有什么誤會?還是有什么特殊的原因?我告訴家長們:聽到這樣的事情我也很震驚,但憑我日常對這位老師的了解,應該不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至于到底是怎么回事,我需要先了解情況,一定會盡快給家長們一個滿意的答復。
我立刻找張老師了解情況,張老師說:“是有這么回事,但我沒有真的抹,是騙騙孩子們的,這是為了孩子們好!”我問:“為什么那么多孩子都說被抹過,而且說法非常一致?”面對我的質(zhì)疑,張老師向我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善意的謊言
原來,張老師發(fā)現(xiàn)近期孩子們午睡時比較興奮,不少孩子睡得不好,有的入睡很遲,有的醒得特別早,還有幾個孩子一直睡不著,影響別的孩子。張老師多次提醒,個別干預,都沒有用。眼看天氣轉涼,這些孩子睡覺時動來動去,被子蓋不好,很容易著涼,這讓張老師感到很頭疼。
一天午睡時,有一個孩子告訴張老師自己腦門上有個蚊子包,很癢,請張老師幫他抹一下無比滴。抹完后,張老師提醒他:“腦門上抹過無比滴了,你要閉好眼睛,不然無比滴的氣味很重,會熏疼眼睛的?!边@個孩子聞言就乖乖閉上眼睛沒敢睜開,很快便睡著了。這個孩子一直以來都存在入睡困難的問題,這一天那么快就睡著了,張老師很為他高興,等他起床的時候還表揚了他:“你看,你是能睡著的,只要閉著眼睛不睜開就可以了?!边@個孩子自己也很開心。
第二天午睡時,這個孩子又睡不著,張老師多次提醒他閉上眼睛,可他就是堅持不住,時不時地會睜開眼睛。張老師忽然想到了前一天的情形,于是“靈機一動”,對他說:“那老師給你腦門上抹點無比滴吧,像昨天一樣,抹過無比滴后眼睛不能睜開,不然會熏疼眼睛的?!睆埨蠋熤罒o比滴是藥,不能隨便抹,剛好那一天氣溫有點低,她的手涼涼的,于是她用手在孩子額頭上摸了幾下,并告知孩子已經(jīng)抹過了。孩子真的以為抹過了,便和前一天一樣乖乖地閉上眼睛沒敢再睜開,不一會兒就睡著了。張老師很高興,覺得這個辦法真管用,便決定讓其他午睡情況不好的孩子也試試。
第三天午睡時間,張老師提醒全班孩子說:“你們都要好好睡覺,如果睡不著,老師會在你們的腦門上抹無比滴,抹過無比滴后眼睛不能睜開,如果睜開,眼睛會被熏疼的?!卑胄r后,大多數(shù)孩子都睡著了,張老師故技重施,用涼涼的手摸了幾個尚未入睡的孩子的腦門,讓他們以為在給他們抹無比滴,并提醒他們閉上眼睛。過了一會兒,又有幾個孩子睡著了,最后僅剩兩個孩子沒睡著,但他們都閉著眼睛沒有亂動,張老師欣慰極了。
這個用涼手摸腦門的“招術”僅用了兩天,就被一個機靈的孩子識破了。他在張老師提醒大家要好好睡覺時大聲說:“老師沒有抹無比滴,只是用手摸了幾下,我看到老師手上沒有拿無比滴?!焙脦讉€孩子聞言笑出聲來。張老師不慌不忙地說:“老師手上是有無比滴的,拿在手心里你們看不見?!蹦莻€孩子也不示弱,繼續(xù)說:“那為什么抹過之后,我的腦門上沒有水?我摸過了?!睆埨蠋煱蛋党粤艘惑@,但很快強作鎮(zhèn)定:“因為老師抹得很少,很快就干了,所以你沒有摸出來?!蹦莻€孩子似乎被說服了,沒有繼續(xù)質(zhì)疑。張老師卻暗暗地想:現(xiàn)在的孩子太機靈了,真不好騙,看來要抹得“真”一點才能騙過他們。于是她又“靈機一動”,調(diào)整了方法:手上拿著無比滴的瓶子,手指蘸點清水,再去摸孩子的腦門。有點涼,有點濕,像真的一樣,“招術”升級后果然騙過了孩子。
可是,新“招術”僅使用了三天,張老師就遭到了投訴。起因是班里有個孩子晚上睡不著,就對媽媽說,在他腦門上抹點無比滴,他就能睡著了。媽媽很警覺,追問了原因,孩子便將午睡時張老師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全部說了出來,還說班里的誰誰誰也被抹了。媽媽立刻聯(lián)系了這幾個孩子的家長,這幾位家長也詢問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們說的居然是一樣的。接著,這幾位家長又詢問了班上其他孩子的家長,結果發(fā)現(xiàn)孩子們說的都是一樣的。家長們很氣憤,認為無比滴是藥,張老師怎么能隨便給孩子抹呢!于是,家長們決定用錄音的形式收集相關證據(jù),到幼兒園討說法。
真相的澄清
聽完張老師的自述,我又進行了核實,確定張老師沒有真的給孩子抹無比滴,我稍稍松了一口氣,但同時批評了張老師,嚴肅地指出這樣做是不對的,不但不能真正解決孩子的午睡問題,而且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張老師這時也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
那么,怎樣向家長解釋和澄清事實呢?分析之后,我覺得目前的形勢對張老師很不利,因為張老師之前提醒全班孩子以及“逼真的動作”讓孩子們口徑一致,也讓家長們深信其真的采用了“隨意給孩子抹無比滴”這種有違師德的極端方式。此時,張老師也很后悔:為什么當初要騙孩子,還演得那么逼真呢?
第二天,我約談了那幾位來投訴的家長,發(fā)現(xiàn)果真如預想的一樣,無論張老師怎樣解釋,家長都聽不進去,根本不相信她沒有給睡不著的孩子抹過無比滴,認為孩子們說得那么一致,一定是真的。后來,我只能借助幼兒園的監(jiān)控視頻回放,還原了那幾天午睡的情形,澄清了真相。家長們這才相信,氣氛也緩和了許多。最后,家長們表示,張老師平時的工作還是盡心盡責的,孩子們也都比較喜歡張老師,所以家長們選擇原諒張老師。我也松了一口氣:好在監(jiān)控視頻能還原事實,也好在張老師平時工作認真負責有目共睹。
雖然家長投訴的問題解決了,但這件事顯然已經(jīng)對孩子造成了不良影響,所以張老師還需要向孩子澄清真相并認錯。
當天下午,我請大一班的主班老師李老師和張老師一起在班里開展了一次談話教育活動。李老師首先請孩子們說說之前午睡時張老師是用什么方法幫助大家睡著的。孩子們異口同聲地說是用“在腦門上抹無比滴”的方法。緊接著,李老師問孩子們:“張老師給睡不著的孩子在腦門上抹無比滴,這樣做對嗎?”這時,孩子們的意見出現(xiàn)了分歧,有的說,這個方法好,因為“抹了就能閉上眼睛睡著了”;有的說,這個方法不好,因為“抹了無比滴,如果眼睛不小心睜開,會疼的”;還有的說,“我媽媽說,睡不著也不能抹無比滴,這是藥,不能亂抹”。
李老師及時肯定了一些孩子的說法:“無比滴是一種有止癢作用的藥,是不能亂抹的,亂抹對身體不好?!甭犃诉@話,有幾個孩子開始著急了,紛紛說著“張老師給我抹了”“張老師也給我抹了”……他們臉上的表情也變得緊張起來。李老師接著說:“你們不要緊張,張老師也知道藥是不能亂抹的,她其實沒有真的給你們抹無比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請張老師來告訴你們吧?!?/p>
接下來,張老師向孩子們講述了事情的經(jīng)過。張老師講完后,李老師又將一段監(jiān)控視頻播放給孩子們看,讓孩子們了解張老師是怎么假假地給幾個孩子抹無比滴的。看完后,一個孩子大聲說:“我上次就發(fā)現(xiàn)張老師是騙我們的,張老師還說不是呢!”說完,他就笑了起來,很多孩子也跟著笑了。孩子們臉上的表情輕松了許多。
李老師接著問:“張老師的做法對嗎?”這次,孩子們的意見比較統(tǒng)一,大家都說騙人是不對的。李老師問為什么騙人不對,孩子們畢竟上大班了,他們結合平時教師和父母對他們的教育,說出了自己的理解。有的說:“不說真話,騙人,就是不誠實,是不好的?!庇械恼f:“老說假話,別人就不喜歡和你玩了?!庇械恼f:“如果騙人,別人就不會相信你說的話了?!边€有的說:“騙人玩也不行,說真話的時候就沒人相信你了,像《狼來了》的故事就是這樣的,一開始是騙人玩的,后來狼真的來了,別人不相信他了,結果羊全部被吃了,所以不能騙人?!边@個孩子說得很完整,得到了其他孩子的認可,大家頻頻點頭。
李老師繼續(xù)引導:“當張老師說要給你們抹無比滴時,你們的感受是怎樣的?”這次,一個午睡習慣一直很好的女孩最先舉手,她說:“我心里很害怕,害怕老師會給我抹?!薄翱赡闼X一直很好,為什么害怕呢?”李老師問。女孩說:“我怕我那天睡不著,被老師看出來,就要給我抹。還好我沒有被抹過?!绷硪粋€孩子說:“老師給我抹的時候,我很緊張,不敢睜開眼睛,擔心無比滴會熏疼眼睛?!边€有一個孩子說:“我臉上有蚊子包都不敢抹無比滴了,害怕熏疼眼睛?!逼渌⒆勇勓远夹α似饋?。
李老師總結說:“你們說的都很對,騙人是不好的行為,會讓別人不相信你,當你說真話時,別人也會以為是假話,不再相信你。張老師這次雖然是為了你們好,想讓你們好好睡午覺,但騙人也是不對的,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去騙人。張老師也覺得自己做錯了,她想向你們道歉。”
李老師說完后,孩子們都非常認同,用力地點頭。接下來,張老師誠懇地向孩子們道了歉,她說:“這次騙你們說給你們抹無比滴的事情,我做錯了,讓你們緊張、害怕了,我向你們道歉,說聲對不起!雖然我是真的很著急,怕你們午覺睡不好,影響你們的健康,才用了這種方法,但是騙人就是不對的,所以我以后會用其他正確的方法來幫助你們好好午睡的。希望小朋友們這次能原諒我,和以前一樣相信我,愛我,我改正了錯誤后還會是個好老師,我也會像以前一樣愛你們!同時,我的這件事也提醒了小朋友們,以后不管遇到什么情況都不要去騙別人,要做一個誠實的人,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和喜愛。”孩子們都給張老師鼓掌,張老師臉上滿是歉疚和感動。
聊聊午睡那件事
事件真相澄清了,關于“騙人對不對”的問題,教師也專門組織孩子進行了討論,然而這次事件的起因是張老師擔憂孩子們的午睡問題,希望改善孩子們午睡的情況。這個問題同樣需要得到解決。于是,李老師又繼續(xù)引導孩子們討論:“你們知道幼兒園小朋友為什么要午睡嗎?”
孩子們踴躍地說了自己對午睡的認識:“睡午覺可以長個子”“可以讓我們休息得更好”“上午太累了,睡個午覺很舒服”“不睡午覺,下午會沒有精神”……看來大班孩子對午睡的認識還是比較全面的。李老師進行簡單小結后接著問:“你認為你自己午覺睡得好嗎?有什么問題嗎?”對于這個問題,只有幾個孩子舉手,多數(shù)孩子沉默不語,李老師調(diào)整了策略:“這樣吧,你們先和旁邊的同伴說一說,交流一下,等會兒再告訴大家?!边@下,孩子們活躍起來了,和同伴互相交流著自己的午睡情況。有的孩子和同伴說了自己多次假裝睡著的事,兩人都會心地笑了起來。李老師也蹲下傾聽,以鼓勵孩子們積極交流。
同伴交流之后,李老師再請孩子們在集體面前說說對自己午睡的評價,孩子們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總的來說,孩子們對自己午睡情況的評價還是比較好的,認為自己午睡情況不好的幾個孩子說得最多的問題就是“睡不著”。李老師接著問:“你為什么會睡不著?”這幾個孩子說:“我睡不著,能聽到老師走來走去的聲音”“我在家就不睡午覺,爸爸媽媽從來不要我睡午覺”“我躺在床上一直不動很難受,難受就睡不著了”“旁邊的萱萱會碰碰我,我剛睡著就醒了,我們就一起玩”“我有時候能睡著,有時候睡不著,我也不知道為什么”……
李老師又問孩子們:“怎樣才能睡著?你們有什么好方法?”有的說:“睡覺時閉上眼睛不要睜開就能睡著,我就是這樣睡著的?!庇械恼f:“把臉轉過去,不要對著外面,就能睡著?!庇械恼f:“有人找你說話,你不要理他。”有的說:“上床睡覺前一定要去解小便,這樣,睡覺時就不會想去解小便了?!庇械恼f:“睡覺的時候可以閉著眼睛想一個好玩的故事,想著想著就睡著了?!崩罾蠋熣f:“你們的方法都很好,那么多方法,睡不著的小朋友可以用哪種呢?”“可以都試一試!”這次孩子們達成了共識。
李老師接著問:“如果這些方法都用了,還是睡不著,或者就像剛才有個小朋友說的,他從來都不睡午覺,那怎么辦呢?”一個孩子說:“可以一直躺著不動?!绷硪粋€孩子說:“可以閉著眼睛,說不定就睡著了。”李老師又問:“但前面有小朋友說了,躺著不動很難受的,他想讓旁邊的小朋友陪他玩,怎么辦?”對此,孩子們發(fā)表了自己的見解:“不能和旁邊的小朋友玩,否則會讓這個小朋友也睡不著的?!薄疤芍鴷r間長了難受,就可以稍微坐起來一會兒再躺下去,就是不能和旁邊的小朋友玩?!?/p>
李老師聽了,欣慰地總結道:“很好,你們升入大班真的能干多了,不但知道好好睡覺對自己身體好,而且你們今天提到的辦法都很好,午睡的時候如果睡不著,大家可以去試一試,找到適合自己的辦法。如果實在睡不著也沒有關系,可以安靜地躺躺,也可以坐坐,只要不影響其他小朋友午睡就可以?!焙⒆觽兟犃艘查_心地說:“我們現(xiàn)在長大了,會自己好好睡覺,睡不著也會自己想辦法?!崩罾蠋熚⑿χ隙ê⒆觽儯骸昂茫±蠋熛嘈拍銈兡茏龅?!”達成共識后,大家都很開心,張老師也一臉欣慰和感動。
接下來幾天,張老師欣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午睡情況真的有所改觀,有的孩子即使睡不著,也能自己安靜地躺著休息,不影響同伴。張老師由衷地感嘆:“這樣的教育方法才真的管用!”
基于案例的反思
此次家長投訴事件最后雖然平息了,但分析整個事件,其中折射出的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1.為了孩子好就可以騙孩子嗎?
在這次事件中,張老師面對家長的投訴,她的第一反應就是申明自己是為了孩子好才騙孩子的。再看前來投訴的家長,當監(jiān)控視頻證明了張老師沒有隨意給孩子抹無比滴,只是騙騙孩子時,原先情緒激昂的家長們立刻選擇原諒張老師,不再追究。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長們的關注點是教師有沒有隨意給孩子抹藥,而對教師騙孩子的言行并不太在意。這讓我們不禁想到,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成人也會經(jīng)常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去騙孩子。難道只要是為了孩子好,就可以騙孩子嗎?當然不可以!我們作為教師,職責就是教書育人,更不可以騙孩子!我們平時教育孩子要誠實,不能騙人,如果自己都做不到,還怎么去教育孩子?教師應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誠實守信的榜樣。
2.這樣騙孩子真的能改善孩子午睡的情況嗎?
張老師第一次用“抹無比滴”的方式騙孩子閉上眼睛后,發(fā)現(xiàn)孩子沒多久就睡著了,她覺得這種方法管用。那么,這么做真的能讓孩子的午睡情況改觀嗎?答案是否定的。雖然短時看來,孩子們真的被哄睡著了,即使沒有睡著也不敢隨意睜開眼睛了,但這種效果難以長久維持,因為張老師既沒有去了解那些孩子午覺睡不好的真正原因,也沒有針對孩子的特點和問題采取有效的方法去引導,孩子們的午睡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案例中,張老師的“好方法”僅用了三天就因遭到家長投訴而被迫停止,可以想到的是,即使家長不投訴,張老師也會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治標不治本,很快就會失效。
張老師“騙孩子”的方法雖然實施時間不長,但已經(jīng)對孩子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孩子對午睡感到緊張、害怕,沒有安全感;對無比滴的正常使用也產(chǎn)生了疑惑,不敢用了;個別孩子還將錯誤的方法認作好方法,介紹給家長;被“抹”了無比滴的孩子認為自己就是教師眼中午覺睡不好的那幾個“少數(shù)派”,自尊心受到傷害……可見,這種做法不但沒有取得實質(zhì)性的效果,而且所謂的“對孩子好”,其實對孩子并不好。
3.孩子究竟為什么睡不著?
對于午睡問題,張老師的觀點及做法都體現(xiàn)了成人視角,因而她才會做出“孩子們午覺睡得不好”的判定,提出“讓全班孩子都睡著”的要求,并試圖通過一些方法達到目的。如果張老師能從兒童的角度去看待這個問題,就會認識到:每個人的睡眠情況都是有差異的,有的入睡快,有的入睡慢,睡眠時間有長有短,睡眠習慣也不同,這是很正常的;孩子午覺睡不著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因為夜間睡眠時間長,早晨起床晚,根本不困,有的因為在上午的活動中體力消耗不多,不感到疲勞,有的因為睡前過于興奮,短時間難以入睡,也可能沒有什么特別原因,就是睡不著。教師不能用統(tǒng)一的標準去規(guī)定孩子應該怎樣午睡,更不能強迫孩子午睡。
若能從兒童視角出發(fā)了解孩子,信任孩子,與孩子共同探討午睡問題,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孩子對午睡的重要性和怎樣才能好好午睡等問題都有自己的認識、經(jīng)驗和辦法,所以,可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分析原因和尋找辦法,這樣更加貼近孩子的實際情況,孩子也更愿意去嘗試調(diào)整和改善。案例中,教師和孩子們討論后,共同制定的規(guī)則是:我們每天都要午睡,遲些入睡或早些醒來都不要緊,只要不影響其他人午睡。這一規(guī)則尊重了不同孩子的特點,給孩子們的午睡營造了寬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孩子們自然樂于接受。
4.保教結合應該怎樣做?
這次事件典型地反映了教師對“保教結合”認識不到位的問題。在幼兒園的日常活動中,到底怎樣才能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結合”呢?
首先,重視幼兒在園的生活活動,牢固樹立“一日生活皆課程”的理念,把幼兒在園的洗手、如廁、進餐、喝水、午睡、穿脫衣物等生活活動都視為帶班老師和保育老師需要共同關注的內(nèi)容,而不僅僅看成是保育老師的職責范疇。有了課程意識和幼教專業(yè)教師的參與,不但能幫助孩子提高生活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也是在實踐中給保育老師專業(yè)的引領,從而促進保育老師專業(yè)素養(yǎng)的提升。
其次,重視保育老師的選聘和培訓。保育老師作為班級三名教師中的一員,也肩負著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樣需要具備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及教育孩子的專業(yè)能力。所以,幼兒園管理者要正確認識保育老師在促進兒童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嚴把保育老師選聘關,同時重視保育老師教育觀念和能力方面的專業(yè)培訓,讓保教結合落到實處。
再次,我們需要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和教育行為,反思和診斷幼兒園一日生活中還存在哪些“保教分離”的問題。這些都需要管理者引起重視,以切實保證幼兒在園一日生活活動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和組織合理、方法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