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241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3..057
1.《十村記》的簡介
2020年10月3日,湖南衛(wèi)視《十村記·精準扶貧路》(以下簡稱《十村記》)進行首播,這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和湖南廣播電視臺合作,根據(jù)同名圖書內容所聯(lián)合制作的新聞專題片?!妒逵洝分v述了湖南十八洞村、河南張莊村、福建赤溪村、山西趙家洼、陜西照金村、貴州花茂村、江西神山村、安徽大灣村、寧夏楊嶺村、四川三河村,共十個貧困村的脫貧之路?;厮輰е逻@些村落貧困的原因,并且聚焦于典型人物或是幾個家庭的生活變遷,全面且細節(jié)的展現(xiàn)了這些貧困村在精準扶貧政策后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撰寫《十村記》叢書時,作者們下村采訪共計300多天,收集資料108萬字,采訪錄音5000多分鐘?!皣鴦赵悍鲐氜k中國扶貧發(fā)展中心主任黃承偉認為,《十村記:精準扶貧路》叢書選材獨特并具有現(xiàn)實意義。書稿以普通扶貧干部、當?shù)卮迕駷橹饕獣鴮憣ο?,深入挖掘了精準扶貧脫貧過程中的痛點、難點,體現(xiàn)了十個村落之困,扶貧工作之難,也反映了脫貧成果之顯著,對于傳播我國精準扶貧脫貧的經(jīng)驗有一定價值。”
2. 《十村記》內容分析
2.1題材選取典型
自2012年起,習總書記分別走訪了河北駱駝灣村、顧家臺村、甘肅元古堆村、湖南十八洞村、貴州花茂村等24個貧困村,《十村記》選取了其中十個貧困村。在習總書記走過24個村落后,其貧困率已從36.1%下降至1.9%,其中13個村實現(xiàn)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其中,湖南十八洞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1829元增長至12900元。
《十村記》共5期,每期講述兩個村落,并且通常采用“一個村落兩個事例”的方法,在短短15分鐘內完整展現(xiàn)兩個故事,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從產業(yè)扶貧到個體扶貧,全方位展現(xiàn)脫貧攻堅的新方法、新經(jīng)驗,以及脫貧為群眾帶來的生活變化。例如,習總書記在2015年的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上強調:激發(fā)內生動力,調動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的積極性?!爸灰行判模S土變成金”。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必先扶志。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要做好對貧困地區(qū)干部群眾的宣傳、教育、培訓、組織工作,讓他們的心熱起來、行動起來,引導他們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辛勤勞動來改變貧困落后面貌。在《十村記》第三期陜西照金村中,便介紹了“堅強女孩”海浪,海浪是一位先天性腦癱患者,她一度認為自己是家里的累贅,后來在幫扶干部程薇的幫助下,海浪成功做起微商。這樣的事例充分展示了習總書記所提的“扶貧先扶志”要求,選題典型,緊扣“扶貧”各項方針。
2.2解說為輔,深入群眾
《十村記》與其他同類型專題片不同,它將鏡頭深入村落,杜絕泛泛而談,做到“真實且準確地反映貧困村群眾生活”。雖然每一個貧困村的介紹時間僅有15分鐘,但是不論畫面拍攝、還是人物采訪均是工作人員前往實地后所采集的,并且實行采訪為主、解說為輔的講述方法。例如在介紹村干部幫助村民脫貧時,《十村記》通過村民對致富的不信任來表現(xiàn)干部的不容易,“項目也沒有、資金也沒有,只有一張嘴”、“你們村干部不把錢(補助金)給老百姓,是不是要集體貪污?”(《十村記》20201003期湖南十八洞村)。相比于其他同類型的扶貧紀錄片,例如人民日報推出的《中國扶貧在路上》,其中在講述村干部不容易時,則主要運用解說詞,例如“26歲的他用3個月時間跑遍了韋店集村的8個自然村,10個村民組,163個貧困戶,調研后發(fā)現(xiàn),除了常見的基礎設施落后等原因,村民缺乏改變現(xiàn)狀的意識是重要原因?!苯庹f為輔的方式增添了專題片的可看性、真實性,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干部們帶領村民脫貧攻堅的決心。
2.3以小見大的講述方式
《十村記》力求用一位村民的故事凸顯一個村落的普遍現(xiàn)狀。例如:貴州花茂村劉曉鳳,16歲便離開家鄉(xiāng),在餐館打工的兩年間只休息了20天,這從側面反映出花茂村的貧窮情況,即便兩年間僅休息20天也從未想過回到家鄉(xiāng)。再比如,湖南十八洞村的龍先蘭,十歲便成為孤兒,因為窮直到30歲還沒有成家,在扶貧隊長龍秀林的一次次勸說下,楊習倫終于有所改變,如今,與妻子合開的“金蘭土蜜蜂社”社員已從6戶擴大至100多戶。通過龍先蘭的事例,顯現(xiàn)出村民們脫貧攻堅的決心,即便是一直被人們稱為“懶漢”、“酒鬼”的村民,也能夠脫貧致富。通過小人物的脫貧故事來展現(xiàn)大方針實行的艱難,這種表現(xiàn)方式充分讓觀眾體會到脫貧摘帽的不易。
2.4起承轉合的故事呈現(xiàn)
除了上文所說的以小見大的表現(xiàn)方式,另外在講述故事時,《十村記》還善用起承轉合、設置沖突。例如河南張莊村的閆春光自小父親便因病去世,母親外出打工,18歲時就退學務工。2010年,他用攢下的積蓄+借錢的方式,蓋了雞舍,但是兩次禽流感過后,讓閆春光賠了個精光。2017年,他的養(yǎng)雞產業(yè)終于得到了大幅度發(fā)展,但是因為村莊旅游產業(yè)的發(fā)展,閆春光需要將雞舍拆除。最后,在村支部書記申學風的開導和建議下,閆春光決定放棄養(yǎng)殖產業(yè),學起了磨油,并于2018年建立“春光油坊”。再比如,安徽大灣村的陳澤申。陳澤申原有一兒一女,但18年前,兒子在工地打工時暈倒,錯過最佳搶救時間而去世,妻子因此受到刺激,最終也因病去世,現(xiàn)在家中只有爺孫倆人,為了送孫子上學,陳澤申只能不分晝夜地干活。起初扶貧書記余靜找他談話時,陳澤申只覺得這都是耽誤自己干活的時間,后來大灣村的茶葉得到發(fā)展,陳澤申重拾信心前往茶廠炒茶,努力脫貧。
通過這些起承轉合展現(xiàn)故事的遞進性,設置沖突引起大眾觀看興趣,同時也凸顯著在脫貧攻堅路上并不是一帆風順的,激發(fā)觀眾愛國情懷。
2.5用數(shù)據(jù)展現(xiàn)扶貧成果
在《十村記》中,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即經(jīng)常用數(shù)據(jù)展現(xiàn)扶貧成果。例如“2016年以前,神山村全村54戶中,有13戶貧困戶,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2019年鄭吃河家人均純收入4萬元”、“2018年大灣村實現(xiàn)整村脫貧出列,目前村民人均收入增長至14236元”。通過列舉數(shù)字,提高文字的嚴謹性、準確性和真實性,不僅讓故事更有說服力,而且讓觀眾更加直接了當?shù)母惺艿矫撠毠缘某晒?/p>
3.《十村記》視聽語言分析
3.1鏡頭語言
鏡頭根據(jù)景別可以劃分為5種,即遠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寫鏡頭;根據(jù)攝像機的運動情況,可以分為固定鏡頭和移動鏡頭,移動鏡頭又可分為推鏡頭、拉鏡頭、搖鏡頭、移鏡頭、跟鏡頭、升鏡頭、降鏡頭、甩鏡頭。鏡頭語言即運用鏡頭表達除了旁白、人物對話以外的語言。
在《十村記》介紹每一個村落前,都會運用大量的空鏡頭展現(xiàn)該村的自然風光,溝壑縱深又或者青山綿延,從變幻不息的云海到連綿青山,這不僅為觀眾帶來了極佳的視覺體驗,并且還有可能為各個村落的旅游事業(yè)獻力。在刻畫人物時,借助剪影更加凸顯人物的艱辛,例如安徽大灣村的陳澤申老人,在解說到“為了供孫子上學,陳澤申每天不分晝夜地在地里干活”時,鏡頭采用剪影的拍攝手法,天是亮的,但人物卻是黑的,與“不分晝夜”相對應,這大大提高了該紀錄片的藝術表現(xiàn)力。
3.2解說
紀錄片的解說詞,不僅是為了與畫面相契合,也是為了讓觀眾更好地理解紀錄片所想表達的內涵,將畫面以外的內容用語言的形式娓娓道來,從而提升紀錄片的可觀賞性。在《十村記》中,解說主要分為兩種:第一,即介紹畫面以外的內容。例如:介紹十八洞村時,畫外音為扶貧隊長龍秀林的話“我們十八洞村的答案非常簡單,一說出以后,誰都記得住,那就是投入有限,自力更生,建設家園?!倍藭r畫面拍攝為村民、標語和空鏡頭。第二,即與畫面相契合的內容。例如:介紹貴州花茂村時說道“泥土路變成水泥路,老房子變成黔北民居小樓,連片的農田與青山遠目相接,木棧道與花壇相映成趣”,此時畫面也正是這些場景,達到了聲畫統(tǒng)一。
4.《十村記》的宣傳
隨著2016年《“十三五”脫貧攻堅規(guī)劃》中對扶貧策略的明確,以及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強調精準扶貧理念,我國“精準扶貧”類題材的紀錄片數(shù)量開始呈上升趨勢。但是這些專題片大多選擇在網(wǎng)絡播出,例如:《扶貧1+1》、《中國扶貧在路上》在騰訊視頻播出;《山路彎彎》在央視網(wǎng)播出、《輝煌中國》在愛奇藝播出,但《十村記》選在湖南衛(wèi)視首播,芒果TV進行同步更新,以下從兩方面說明《十村記》宣傳方式的獨特之處:
4.1衛(wèi)視播出鎖定基礎用戶
2020年10月3日,《十村記》在湖南衛(wèi)視《新聞當事人》欄目進行首播。選擇衛(wèi)視播出,我認為原因有四點:
第一,這是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和湖南廣播電視臺合作,根據(jù)同名圖書內容所聯(lián)合制作的新聞專題片。所以在湖南衛(wèi)視播出是當仁不讓的選擇。
第二,湖南衛(wèi)視自帶流量做基礎。湖南衛(wèi)視在《出手吧,兄弟!芒果扶貧云超市大直播》直播期間,吸引了超過5.5億人次參與互動,湖南本土15個縣的農產品備貨搶售一空,直接帶動農產品總銷售額超20億元。除此之外,湖南衛(wèi)視還推出了直接服務貧困村群眾的幫扶平臺——“掃碼扶貧”。這樣的幫扶方式,為貧困村實實在在的解決了問題,例如,瀏陽譚灣村在節(jié)目播出后,3萬斤水果玉米銷售一空;芷江縣禾梨坳鄉(xiāng)四位大學生帶領村民種植“興夢橙”,二維碼在電視上只出現(xiàn)了短短幾十秒鐘,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shù)就增加了1.2萬,24小時內賣出“興夢橙”8萬斤,36小時賣出15萬斤;五郎溪農戶張成政等16戶的野生蜂蜜有1200多位觀眾咨詢,一個小時內200多斤蜂蜜就賣光了;永興縣油市鎮(zhèn)田心村農戶曹國華加工深山腐竹,節(jié)目播出不到10個小時,微信公眾號就被觀眾加爆,滯銷的優(yōu)質腐竹也一搶而空。由此可見,湖南衛(wèi)視本身所具有的流量是多么的強大。
第三,周末晚間黃金時間段播出吸引“路人流量”?!缎侣劗斒氯恕肥呛闲l(wèi)視2012年開辦的欄目,《十村記》作為該欄目系列專題片,于每周六、周日18:00-18:30期間播出。黃金時段為一天中收視率最高的階段,這也是廣告商最愿意投放廣告的時間段,以獲取最佳的經(jīng)濟效益??梢婞S金時段中的重要性,而湖南衛(wèi)視將《十村記》放在周末晚間黃金時段播出,一方面提高了大眾對這些貧困村落的關注,為這些村子的旅游業(yè)助力,另一方面也體現(xiàn)了湖南衛(wèi)視支持國家政策方針的決心。另外,周末一般為學生或者成年人一周中休息的時間,所以即便不知道《新聞當事人》欄目,也應該知道湖南衛(wèi)視,若在該時間段將頻道鎖定于湖南衛(wèi)視,便為《十村記》帶來了“路人流量”。
第四,技藝精湛的拍攝團隊和節(jié)目制作。一檔節(jié)目的成功,前期策劃、拍攝、后期制作缺一不可。雖然綜藝節(jié)目是湖南衛(wèi)視的王牌,但對于新聞報道方面卻也沒有絲毫懈怠,例如,在2017年《新春走基層·直播蘇木綽》活動中,湖南衛(wèi)視選派臺里70多名業(yè)務骨干組成頂級拍攝及制作團隊。為了保證直播順利,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覺體驗,湖南衛(wèi)視采用最先進的技術資源。十多臺攝像機全方位記錄,100多名志愿服務者和500多名當?shù)馗刹咳罕妳⑴c其中,場面震撼、氣氛熱烈。
4.2網(wǎng)絡播出鎖定年輕受眾
除了衛(wèi)視播出,《十村記》還會在芒果TV同步更新。芒果TV是湖南衛(wèi)視為了應對新媒體的挑戰(zhàn),順應時代發(fā)展而推出的網(wǎng)絡視頻軟件。當下對于觀眾的爭奪,已經(jīng)不再是衛(wèi)視之間的單打獨斗,愛奇藝、騰訊視頻、優(yōu)酷等視頻軟件在網(wǎng)絡層面也建構起了一場爭奪戰(zhàn)。據(jù)調查顯示,在2400份調查問卷中,芒果TV30歲以下受眾占59.55%,由此可見芒果TV年輕受眾占大多數(shù)。《十村記》選擇在芒果TV同步更新是擴大受眾層面,提高專題片影響力的舉措。
另外,在2014年5月,湖南衛(wèi)視明確規(guī)定其所有節(jié)目資源和其他影視資源僅在芒果TV播出,形成獨播模式。同樣在2400份調查問卷中顯示,選擇每天都使用芒果TV的人數(shù)占65.96%,每天在芒果TV觀看視頻2-3小時的人占31.08%,
由此可見,芒果TV具有廣泛且良好的傳播效果,在其同步更新是網(wǎng)絡平臺宣傳《十村記》的新方法、新出路。
5.小結
《十村記》是根據(jù)同名圖書進行拍攝,再加之衛(wèi)視和網(wǎng)絡的宣傳,這與其他同樣展現(xiàn)“精準扶貧”政策的專題片有所不同,所以研究其影像內容是具有一定意義的。在如此多同題材的紀錄片中脫穎而出便要做到取材新、拍攝手法新、播出方式新。顯然,《十村記》做到了這幾點,在取材上,采用習總書記曾到訪過的十個貧困村;在人物選擇上,青中老年搭配凸顯萬眾一心;在故事呈現(xiàn)上,設置沖突增加可看性;在節(jié)目制作上,畫面精美,解說恰當,給人視聽的雙重享受;在播出方式上,《十村記》選擇在周末的黃金時間段播出,且一期時間不超過30分鐘,一個村落的介紹不超過15分鐘,短又精的特點,完全吻合短視頻時代大眾的閱讀習慣,另外在網(wǎng)絡同步更新鎖定年輕受眾。隨著國家政策的發(fā)展,還將會有更多與政策相掛鉤的系列專題片,但求質不求量,才是專題片制作者們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曾晶芳,馮德嶺.精準扶貧題材紀錄片的敘事結構與創(chuàng)作方法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7):12-15.
[2]李智慧.媒體融合背景下電視媒介宣傳功能的強化與拓展——以湖南衛(wèi)視為例[J].電視指南,2020(16):64-65.
[3]朱夢迪.“精準扶貧”的影像呈現(xiàn)——涉農紀錄片《中國力量》分析[J].科技傳播,2018,10(06):29-31.
[4]聶雄,謝鴻鶴.淺談精準扶貧電視報道創(chuàng)新——湖南衛(wèi)視的實踐與啟示[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04):125-127.
[5]精準扶貧的首次提出[EB/OL].http://tuopin.ce.cn/tpzt/jzfp/index.shtml
[6]《十村記:精準扶貧路》叢書:記錄鮮活的扶貧故事[EB/OL].http://gz.people.com.cn/n2/2020/1105/c370110-34396303.html
[7]習近平談擺脫貧困:扶貧必扶智,治貧先治愚.[EB/OL].http://cpc.people.com.cn/xuexi/n1/2018/1009/c385476-30329647.html.
作者簡介:萬婧怡(1997.10—),女,漢,陜西寶雞人西北政法大學2020級研究生,研究方向:新聞與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