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嘎
文物具有“穿越”的魔力。哪怕是一塊土磚、一本破舊的書籍,甚至是幾條看不出形狀的街道,都能讓參觀者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感。從遙遠的古代來到現在,文物能為我們解開許多歷史的謎團。
遺失的寶貝終于回家啦!68件流失英國的文物追索回國
國家文物局近日通報,經過持續(xù)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的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的過程中發(fā)現了疑似中國的文物。經多方努力,68件文物現已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zhàn)國到清代,遺失的“寶貝”們終于回家了!
兵馬俑也有身份證了!攝影師說,給兵馬俑拍證件照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
《國家寶藏》第三季播出后,“給兵馬俑拍照的人”登上熱搜,這個人就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文物攝影師趙震。他現在的主要工作是給接近8000樽兵馬俑拍證件照,并為這些兵馬俑制作身份證。趙震在節(jié)目中表示,給兵馬俑拍證件照是全世界最棒的工作,他還會在這個崗位上繼續(xù)千下去。
真·大戶人家!女子坐擁近300年歷史的清朝大院,現已被作為文物保護起來
在河南鄭州滎陽市高村鄉(xiāng)油坊村,一處清朝年間的大院保存完好。該院子名叫秦家大院,有近300年的歷史,馬女士是住在這里的第18代傳人。她曾在這里結婚生子,度過了一大半人生。如今,秦家大院已經作為文物被保護起來。
你的家鄉(xiāng)挖到寶了嗎?廣州發(fā)現100多座先秦墓地,出土文物近百件
最近,廣州對黃埔沙嶺遺址東區(qū)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fā)掘,發(fā)掘面積1600平方米,出土文物近百件。共計100多座西周晚期至春秋時期的墓葬是沙嶺遺址最重要的考古發(fā)現。它為研究廣州地區(qū)先秦南越族群的文化提供了重要材料。
“我想通過技術讓它們再活—千年!”浙大教授守護敦煌壁i14年
董亞波是浙大計算機系的副教授,自從參與敦煌壁畫保護工作以來,他每年都要在杭州與敦煌之間多次往返,以便檢測文物數據。2018年,他首次將浙大科研云引入敦煌項目,通過云技術快速調取數據,解決科研效率難題。2020年是董亞波守護敦煌壁畫的第14年,他說,“敦煌壁畫已歷經千年,我想通過技術讓它再活一千年?!?/p>
百余年圓一個夢,流失海外160年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
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于近日正式回歸圓明園。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同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qū)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同的海外流失重要文物。
《鬼吹燈》書迷速來圍觀,“九層妖塔”古墓出土大量精美金銀器
1982年,青海省海西州發(fā)現了數百座古墓。這片古墓群被命名為“熱水墓群”,其中“血渭一號墓”與小說中“九層妖塔”的描述很相似。它曾被盜墓者“光顧”,涉案文物達646件。經過三年多的搶救性發(fā)掘,“血渭一號墓”已出土各類文物1000余件。最近,考古人員又有了新發(fā)現,在該古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銀器,這在眾多考古迷當中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原來真的有人形“青銅器打印機”,男子用毛筆逼真還原青銅器
河北衡水的侯長韻是一名集書法、篆刻、國畫等技藝為一身的書畫藝人。7年前,他接觸到穎拓這門小眾畫種。通過不斷研究實踐,他用畫筆將一個個青銅器還原在紙上。侯長韻說: “穎拓技藝可以做補缺文物修復之用,希望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p>
陜西出土大量2000年前彩繪陶,本地“土著”表示:我們都昕倦了!
近日,陜西考古人員在秦漢新城發(fā)現一處西漢早期大型墓地,出土西漢時期銅器、玉器、彩繪陶器等各類文物300余件。此外,考古人員還在某陶器上發(fā)現銘文“新亭”二字,這或將成為填補秦漢政權更替時期咸陽建制更迭和城市變遷的重要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