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微寫作開始,結合課文進行隨堂練筆,逐步提升其寫作能力。在微寫作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題目進行內容推測,要思考作品選擇寫作角度,探討合理運用素材寫出新意、思考聯系生活寫出個性的方法。
關鍵詞:微寫作;隨堂練筆;高中語文
微寫作指的是篇幅短小精悍、語言簡潔凝練、內容明確完整、恰當地表達情感或觀點的微型作文。微寫作因為篇幅較短,所以在教學中可以插入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形式也更為靈活多樣,易于操作,因此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文本的特點,選擇可供訓練的“點”,引導學生參與到微寫作活動中,這樣有助于他們總結寫作方法,展開內化思考,并在寫作中外化,更扎實地掌握相關的讀寫知識。
一、分析題目,做出行文預測
微寫作的題目一般要求簡潔明了,讓人一目了然。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寓意深刻的文章題目,引導學生分析題目,然后預測文章內容。在此過程中學生能更好地體會到作品的微言大義。在自主寫作時,教師也要引導學生把握題目,寫出耐人尋味的標題。
在學習《祝?!芬晃臅r,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題目,并推測作者會如何創(chuàng)作。學生認為:“如果單從‘祝福兩字的意思來看,認為這篇文章應該寫的是祥和寧靜的生活狀態(tài),表達對未來的美好祝愿。”教師又引導學生結合作者生活的時代和魯迅慣常的創(chuàng)作風格來分析,此時學生有了不同的看法,認為:“由于魯迅的作品中有很多都展現了現實生活的黑暗,所以認為這篇文章可能也延續(xù)了這種風格?!痹趯W生預測后,教師引導他們閱讀課文,看看誰推測的方向更準確。最后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微寫作:“如果要你圍繞普通人的生活作為主題展開創(chuàng)作,你要如何擬題,才能讓文章展現出新意呢?”有學生提出:“我覺得在題目中可以用反語的方法,如用美好的字眼反襯出悲慘的生活狀態(tài)等;也可以用象征性的詞句展現創(chuàng)作思想。”這樣學生就嘗試寫出了耐人尋味的題目。
作者在擬題時思考的方向不同,擬定的題目也有所不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改寫題目的活動,嘗試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改寫題目,然后對照原文的題目思考,看看誰擬定的題目更好。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學生了解如何擬題,可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選好角度,突出時代特點
在擬定題目后,學生還要選擇恰當的寫作角度,才能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所學課文進行分析,思考自己可能會從哪些不同的角度入手創(chuàng)作。在微寫作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其他角度入手展開創(chuàng)作,融入貼近生活的素材,這樣就能避免寫作角度過多而讓文章變得假大空。
在學習《拿來主義》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角度,了解作者從哪些角度入手寫出了自己對文化遺產的看法。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分析:“如果將‘文化遺產作為主題,大家覺得可以從哪些角度入手創(chuàng)作呢?”學生提出:“可以從文化遺產的內容、傳承歷史、人們對待它們的看法等角度入手?!苯處熡忠龑W生對照課文進行理解:“那么課文中作者選擇的又是怎樣的寫作角度呢?”學生認為:“作者選擇的是繼承借鑒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的角度?!苯處熃又龑W生思考:“這個角度好不好?作者選擇這個角度和時代有什么關系?”學生認為:“作者結合當時人們存在的兩種觀點進行分析,所以有時代意義?!苯處熢僖龑W生思考自己如果圍繞該主題展開微寫作,要如何選擇有代表性的主題?有學生提出:“我在微寫作時想選擇如何將傳統和現代融合在一起,我覺得這更符合當今的時代特點。”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若干角度入手分析所選擇的角度是否恰當。首先,分析所選角度大小,若角度太大則很難寫得深入細膩;其次,要分析所選角度涉及的材料是否豐富,盡量選擇豐富的寫作角度;第三,則要思考該角度是否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貼合,避免選擇不熟悉的角度;最后,要思考所選角度是否新穎,能否吸引讀者。這樣才能更好地構思,選好寫作角度。
三、重組素材,表達新的主題
微寫作雖然篇幅不長,但是也需要相關的素材讓內容變得生動細膩,所以思考如何選擇素材并進行重組,這也是教學重點之一。教師要引導學生對照課文進行分析,了解文章如何選擇材料,怎樣在合理篩選后留下最適合的內容。在微寫作訓練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選擇那些能以小見大的寫作素材。
在學習《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在描寫拜訪某人的時候,你覺得可以寫哪些素材呢?作者又是如何選擇素材的?”學生發(fā)現:“選擇寫拜訪這個主題,所寫的內容多展現人際交往。曹雪芹選材時經過了精心調整,讓素材能更好地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體現出人們在賈府的地位。如寫王熙鳳的時候,不見其人先聞其聲,選擇了體現她性格豪爽、在賈府地位很高的素材,這樣就更好地凸顯主題?!痹诖嘶A上,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拜訪”這個主題展開創(chuàng)作,思考如何能通過合理選材的方式烘托出主題。有的學生寫作目的是為了展現出對方的熱情,于是特別添加了“送到車站”等內容,更好地展現人物特點。
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微寫作所選的素材也必須要“微”,要以小見大,突出主題,才能有良好的表達效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看看誰選擇的素材更具有新意。
四、聯系生活,抒寫個性心得
微寫作必須注意錘煉語言,要用生動形象的詞句展現內心真實的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展開創(chuàng)作,思考文章如何融入生活素材,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并進行仿寫。在實踐創(chuàng)作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時事新聞、家庭瑣事、鄰里見聞中尋找素材,并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融入其中,寫出見微知著的作品。
在學習《師說》一文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創(chuàng)作文章的原因,學生發(fā)現作者是有感于當時人們對求師學習持不同觀點,所以才創(chuàng)作了這篇文章。教師引導學生仿照《師說》展開微寫作,思考:“如果你要圍繞求學這個主題進行創(chuàng)作,要如何才能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教師指導學生先圍繞自己進行反思,看看自己身上是否存在問題,此后還可以閱讀各種時事新聞,看看人們對教師的看法,是否存在分歧,最后總結可供寫作的內容。有學生寫到:“部分教師認為‘教師只是一個職業(yè),缺乏職業(yè)榮譽感,我想從這個角度入手展開創(chuàng)作?!痹谶@樣的微寫作中,學生聯系了自己日常生活中發(fā)現的問題,并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教師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設微寫作的生活氛圍,引導他們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平臺展開微寫作,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并附上個性化感受。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變得敢想、敢說、敢寫,逐步提升寫作素養(yǎng)。
微寫作雖然短小,但是立意審題、構思選材、情感抒發(fā)等方面皆不可少,學生得到了訓練。教師要結合課堂所讀文本的特點給學生提出具體、實用的指導,幫助他們提升寫作水平,積極展開微寫作實踐活動。
作者簡介:鄧慧穎(1982— ),女,江蘇省徐州市侯集中學一級教師,主研方向為高中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