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佳千
【摘 ? 要】 ? 結合有關數據分析,2000年至2020年期間,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呈現出不斷下降的發(fā)展趨勢,肥胖癥、營養(yǎng)過剩、運動量不足逐漸成為青少年群體中的常見現象。面對這種情況,小學體育教師要發(fā)揮體育課程教育作用,優(yōu)化設計體育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方式,構建有助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課程體系。本文結合小學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從多個角度入手,對“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簡析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優(yōu)化設計”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 ? 學生體質健康;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優(yōu)化設計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小學體育教師要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內容,優(yōu)化設計課程目標,引進多種課程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快樂的體育課堂中鍛煉身體、強化體能,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觀念與運動習慣,提升小學生的體制健康水平,為其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明確設計目標,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優(yōu)化設計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建議體育教師要明確課程教目標,有方向、有計劃地開展教學內容設計,循序漸進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方面,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學生的年級情況、體育教材教學內容、學生日常生活經驗,提出更符合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為:將體育運動技術運用于實際生活中,感受生活與體育之間的練習。讓學生通過模仿生活中的常見動作、聯(lián)想生活場景逐漸掌握體育運動動作技巧、學習體育運動方法。
舉例分析,在學習田徑跑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放學向父母奔去”的動作,播放相關視頻資料,讓學生直觀看到自己的動作細節(jié),對這一動作進行分解,從而引導學生初步掌握田徑跑的基本動作規(guī)范與禁忌,實現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同時讓學生在日常奔跑中自覺注意自己的動作細節(jié),規(guī)范跑步,避免學生在跑步中損傷自己身體,以此為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奠定基礎。
二、引進多種教學形式,有效呈現教學內容
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優(yōu)化設計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建議教師引進多種不同的體育課程教學形式,豐富教學過程,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體育運動知識與技能,從而愛上體育運動,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習慣,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舉例分析,教師傳授學生“田徑跑時的呼吸技巧”,則可以引進情境教學法,通過大屏幕的方式為學生播放多人跑步的小視頻,讓學生觀察不同人跑步時呼吸的變化,分析這些變化與他們的跑步結果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推導出正確的呼吸技巧。通過這種構建情境,引導的方法,學生能夠更快、更有效地掌握跑步時的呼吸技巧,同時自動自覺地跟著小視頻進行練習,保證學生在跑步時能夠正確呼吸,維護體能,讓學生更加輕松地跑步,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跑步運動習慣,讓學生在課余生活中自覺使用呼吸技巧跑步,形成跑步興趣,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三、關注不同體育教學需求,提升學生身體健康素質水平
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優(yōu)化設計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建議體育教師要關注不同課程目標下的體育教學需求,根據實際需求調整教學過程,讓學生能夠通過參與體育課程鍛煉身體,提升自身健康素質水平。
舉例分析,確定為身體鍛煉目標的體育教學課程,則教師可以在課程結束之前設置5-10分鐘的體育鍛煉環(huán)節(jié),根據課程教學內容,適當開展基本動作練習,主要為:蹦、跳、躍、短暫跑、沖刺、跳繩等,通過快節(jié)奏的動作變化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通過不斷用動作刺激學生的心率及心肺功能,以此強化學生肺活量,實現提升學生身體健康素質水平的目的。
四、優(yōu)化體育課程教學內容,實現教學內容模式優(yōu)化設計
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優(yōu)化設計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建議體育教師要全面優(yōu)化課程教學內容模式。教師可以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文件內容,適當增加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引進游戲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同時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舉例分析,以立定跳遠課程學習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身體素質測試情況,將身體素質練習按類型分為3個模塊,同時引進不同模塊的立定訓練內容,分別提出力量素質鍛煉游戲“跳躍推倒老虎”、穩(wěn)定性素質鍛煉等。關于“跳躍推倒老虎”,班級學生需要在完成立定跳遠的瞬間推倒面前的紙板做成的“老虎”,一共有5個紙板,學生連續(xù)跳躍、推到的數量越多,則得分越大。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立定跳遠能力,同時鍛煉學生的身體力量與身體協(xié)調感,有效實現課程教學目標,提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
綜上所述,在現代社會經濟發(fā)展背景下,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小學生的課余生活愈發(fā)豐富,戶外運動不再是學生放松身心、開展娛樂項目的首要選擇,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小學體育教師明確自身職責,將體質健康提升融入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精心開展教學設計,全面關注課程目標、課堂教學形式、課堂教學需求及教學內容等,構建科學體育課程教學模式,提高小學體育育人水平,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方闊丞.武術教學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9,9(04):179-180.
[2]施海霞.小學體育有效教學中教師作用的探索[J].田徑,2019(02):14-15.
[3]熊怡妮.基于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優(yōu)化設計[J].當代體育科技,2018,8(33):128-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