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述娟
摘? 要:隨著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幼兒園課程也發(fā)生了較大改變,根據(jù)不同的地域文化設計出了對應性的文化課程,增強了此類課程的個性化。該文將詳細介紹地域文化給幼兒園特色課程帶來的影響及現(xiàn)狀,并針對特色課程內容,提出設立科學的監(jiān)管機制、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及完善特色課程管理系統(tǒng)4項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的具體要求,從而使幼兒園特色課程更為獨特。
關鍵詞:幼兒園? 地域文化? 特色課程? 課程資源? 監(jiān)管機制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2(b)-0206-03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Regional Culture in Kindergarten
XU Shujuan
(The Second Kindergarten of Gulang County, Wuwei City, Gansu Province, Wuwei, Gansu Province, 7331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rriculum design has changed strengthened according to the culture. This paper will introduce the influe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egional culture on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 in detail.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it puts forward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supervision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improving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eachers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so as to make th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of kindergarten more unique.
Key Words: Kindergarten;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 curriculum; Curriculum resources; Supervision mechanism
幼兒園特色課程與地域文化有著緊密關聯(lián),由于地域文化帶有特殊性,其生成的幼兒園文化與課程會給幼兒未來帶去較大影響。在開展幼兒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利用地域文化構建幼兒園課程不但能達成其教育目標,還能更為全面地促進幼兒身心發(fā)展。
1? 地域文化給幼兒園課程帶來的影響
首先,借助地域文化可高效促進幼兒發(fā)展,開展幼兒園特色課程的重要目標為提升幼兒各項能力發(fā)展,并達到學校設定的教育目標。由于展現(xiàn)地域文化的形式較多,如勞動活動、體育活動、傳統(tǒng)游戲、民間故事或地方戲劇等,利用其衍生的多種形態(tài)可切實影響幼兒的情感、認知與身體等,在其社會性發(fā)展過程中增強其自我意識水平。人類創(chuàng)造文化的目的即是借助該媒介不斷認知自我,加大自我反思的力度,才能促進整體能力的提升,而地域文化中的特色課程也能給幼兒帶來相同效果,逐步改善其自我認知。
其次,地域文化中的特色課程還能拉近師生間的溝通距離。具體來說,在實施幼兒園課程的過程中,為促進其身心發(fā)展,教師需增加對其的了解程度,建立正常的兒童觀念,并以此為基礎切實開展幼兒教育。從文化與個體的關系上看,地域文化可將人的性格特征展現(xiàn)出來,不同的地域文化會呈現(xiàn)對應的人格特征,幼兒教師應借助地域文化掌握其當前的人格特征與發(fā)展?jié)撃埽_認其最佳的發(fā)展狀態(tài),并針對當前情況采取對應措施,從而改善幼兒未來發(fā)展。
最后,地域文化還緊密銜接了幼兒園課程與幼兒的關系。由于地域文化帶有天然的親緣屬性,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幼兒可將其學到的知識與地域文化高效融合?;谟變旱膶W習特點與年齡特征,其學到的知識需帶有形象性、直觀性等,在學習與生活過程中其要利用真實存在的事物與情境,并直接探索和參與。幼兒成長與學習的關鍵要素為其直接參與時掌握的經驗,在幼兒園課程中加入地域文化元素更為符合幼兒生活,在與其現(xiàn)實生活發(fā)生連接后,高效銜接了幼兒的理想發(fā)展與當前生活,對課程內容也會更為熟悉,其知識能力的學習速度也會逐漸加快。此外,由于地域元素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將其帶入幼兒園特色課程后會增加幼兒的親近感,與幼兒園或內部教師產生熟悉度,在已知環(huán)境內使幼兒獲得自主性發(fā)展[1]。
2? 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現(xiàn)狀
從目前現(xiàn)狀來看,雖然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得到了極大的推進和實施,但在此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急需解決。具體問題如下。
(1)部分地區(qū)的幼兒園教師對地域文化的認知較淺,甚至存在偏差。對于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而言,地域文化是其核心內容,幼兒園教師對該概念的認知水平直接影響到該特色課程的實施質量和效果。目前,部分幼兒園教師雖然對該文化具有一定了解,但對其概念較為模糊,往往將其作為風俗習慣以及風土人情等較為片面的觀點,沒有認識到民間文學以及藝術同樣屬于地域文化,進而導致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不夠完善。
(2)地域文化資源利用率較低。在該問題上,主要是因為沒有對地域文化進行全面的開發(fā)和利用,導致課程資源的缺乏。
(3)相關監(jiān)督管理機制不完善。對于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而言,同樣需要制度方面的約束,從而提升該課程以及教學活動的規(guī)范性。但從現(xiàn)狀來看,部分幼兒園忽略了該方面的建設,導致出現(xiàn)課程制定不完善等多種問題。
3? 幼兒園地域文化特色課程的具體要求
3.1 設置科學的監(jiān)管機制
為更好地結合地域文化與特色課程,幼兒園管理人員需設置專業(yè)的課程管理條例,并建立常態(tài)化的監(jiān)管機制。具體來說,在新課程的制定上,管理部門需成立完善的課程督導組,其內部多個部門的管理人員都要參與其中,還包括基層優(yōu)秀教師、教研部教師與行政視導員等。設定課程管理條例的過程中應結合各區(qū)域的實際狀況,將地域文化與特色課程內容緊密銜接,時刻堅持科學的課程管理理念,繼而達到相應的課程管理要求。與此同時,設定科學的監(jiān)管機制極有必要,行政視導員要定期監(jiān)督與檢查幼兒園課程的執(zhí)行情況,主動參與到幼兒園整體的課程建設中來,全方位評估課程的設計與規(guī)劃、資源的利用與開發(fā)、課程內容的遴選、課程的開展與評價等,在對課程建設的內容了解后,其課程指導需更加常態(tài)化,隨著監(jiān)管機制的完善,幼兒園特色課程的設置也會更加靈活、規(guī)范與科學。
3.2 豐富課程資源
隨著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多數(shù)一線教師都會較為依賴《指導手冊》,對其指導內容也充滿了較高的期望,也希望其課程內容更加系統(tǒng)與科學。在開展課程編寫的過程中需設置多類調研活動,并通過收集與整理巧妙結合地域文化與幼兒園特色課程,進一步改進與完善當前的課程《指導手冊》。
一方面,在豐富課程資源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適當添加案例內容,使當前的課程資源與內容更加本土化,拉近其與幼兒的距離,當內容更為貼近其現(xiàn)實生活時,不但能切實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會使相應的知識變得更為具象,有助于其對知識內容的記憶。同時,為更了解幼兒的生活狀態(tài)與行為習慣,在設計部分教學活動時還可適當引入家長指導,從而使家校的連接更為緊密。另一方面,在開展各類體育活動或游戲活動時,引入互聯(lián)網技術中的多媒體課件可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比如,在介紹某項活動期間,為使相應的規(guī)則更加直觀,其指導性內容教師可選擇多媒體課件,如電子圖片、歌舞類音頻或視頻等。在進行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其材料的選擇既要保證對幼兒的身體狀態(tài)無害,還可保障其多次使用或操作。針對理論性的指導內容,基層教師需加大學習力度,并嚴格把控《指導手冊》中的教學理念,其教授方式與風格也要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改變,在了解各個年齡段的教育特點后,其在結合地域文化時也會更有針對性,從而順利實現(xiàn)幼兒園特色課程中的組織策略、教授要求、目標與內容等[2]。
3.3 加強教師專業(yè)能力
由于每個區(qū)域的情況不同,其教授或結合的地域文化也有所區(qū)別,為增強教師傳授水準,幼兒園管理員需對其開展專業(yè)性培訓或專項練習,使教師與管理者的專業(yè)能力與業(yè)務水準得到切實加強。
(1)在進行課程管理方面的培訓時,受訓人員應逐步學習課程內容設計與規(guī)劃等方面的知識。在設計此類課程期間由于幼兒受年齡影響,其注意力與專注度極易分散,難以長時間集中,其興趣又會隨著注意力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因此,管理人員應盡量設置與地域文化相近的小游戲,既能改善幼兒注意力,又能幫助其學到更多的知識,促進其日后成長。
(2)應深化教師對地域文化的認識。如上所述,教師對地域文化的認識直接影響到該課程制定的科學性以及教學活動的效果,所以,幼兒園應定期開展文化專題研討會、專家講座等活動,及時對教師的文化體系進行建設和更新,從而提升該課程的開展質量。另外,教師還應認識到地域文化的教育價值,有意識地將其滲透在課程以及教學活動中,實現(xiàn)該文化與幼兒園特色課程的融合。
(3)針對課程知識內容的培訓,管理人員需教授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方法,基層教師應了解其功能與內部性能,能熟練運用多種課件,雖然當前電子課件只是幼兒課堂的輔助工具,但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滲入,其在課堂中的應用比例將會急劇增加,因此,學會使用信息工具在未來的幼兒課堂上極為重要。
(4)幼兒園管理人員還需設立科學的課程管理理念,制定出多套與地域文化相關的園本課程方案。通過對課程管理的逐步規(guī)范,提升教師的課程計劃能力與教授基本功,借助良好的評優(yōu)大賽、職場跟蹤或專題講座等改進幼兒教師的課程組織實施能力,同時,其還需增加課程的評價與反思能力,使課程的整體設計更為完善。
3.4 優(yōu)化特色課程管理系統(tǒng)
(1)在確認幼兒園特色課程的教授目標時,應明確該課程的傳授方向,并借助相應的方法與內容實現(xiàn)該目標。在判斷幼兒園課程價值的過程中管理人員可采用課程評價法。具體來說,在構建與地域文化相間的特色課程時,要精準把握課程目標、方法、內容與評價等,只有4項指標達到理想狀態(tài),特色課程的主要功能才會發(fā)揮出來。
(2)在設置課程管理系統(tǒng)的過程中,管理者應發(fā)揮出帶頭作用,借助先進的手段不斷改善課程資源建設,優(yōu)化校園內部管理體系。同時,找出該地域的獨特特征,利用高效的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進行巧妙結合,并不斷總結優(yōu)秀園所的工作經驗,在完成成果轉化后提升展示平臺的整體質量。多家幼兒園還可相互借鑒其課程設計的經驗,逐步推廣成熟的課程指導與設計,通過以點帶面將幼兒園管理者的引領與示范作用發(fā)揮出來[3]。
4? 結語
綜上所述,為提升幼兒的多種能力,幼兒園將特色課程與地域文化進行緊密銜接,教師應設置多種課程資源,增加自身教授水平,將二者高效結合。通過地域文化的滲入,幼兒不但會增加對特色課程的學習興趣,還會不斷提升自我意識與認識,為其日后價值觀念的奠定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楊雪.幼兒園園本課程方案自我評價初探[J].教育觀察,2019,8(34):86-88.
[2] 劉余,李雪平.親子游戲納入幼兒園課程的現(xiàn)實性與實施路徑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7,33(10):63-67.
[3] 王小雨.4~6歲兒童道德情緒判斷及其歸因特點研究[D].喀什大學,2020.
[4] 邵日芳.關于加強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分析與思考——以大連地區(qū)為例[J].大連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51-52.
[5] 楊露露.幼兒園“自然園藝”園本課程實施的個案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20.
[6] 張瑜.幼兒園“教師輪保”管理模式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20.
[7] 周毛,寧金芳.親子游戲納入幼兒園課程的現(xiàn)實性與實施路徑分析[J].散文百家,2018(5):44.
[8] 何靜.少數(shù)民族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
[9] 汪洪倩.幼兒園中班科學教育活動的組織與指導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