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江蘇宿遷供電公司 張海軍
本刊記者 傅雅琪
國網勞模、江蘇宿遷供電公司輸電運檢班班長張宏斌
2021年1月19日,江蘇宿遷供電公司輸電運檢班班長張宏斌當選國家電網公司勞動模范。張宏斌,出生于1970年5月,199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9月,16歲的他,從父親的手中接過線路工的接力棒。35年來,一直堅守輸電運檢這一平凡崗位,工作的單一、枯燥和寂寞并沒有使他的意志消沉,反而使他的斗志更加昂揚,用腳步丈量線路,干一行,愛一行,守土有責,心系電網,以桿塔為伍,以銀線作伴,踐初心、永擔當,始終用一名共產黨員的赤誠和汗水,默默奔波在巡線路上,嚴細認真地維護著每一基桿塔,留下了一串串堅實的足跡,譜寫了一首首平凡之歌。他先后獲得江蘇省電力公司勞動模范、優(yōu)秀共產黨員、抗雪災保供電暨支援災區(qū)重建先進個人、平安之星,宿遷供電公司十佳功臣等榮譽。是什么力量,支撐著他從春走到夏,從秋走到冬,這一走便是35年?日前,農電管理對他進行了專訪。
農電管理:在宿遷供電公司,“兩代線路工,三代供電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請你為我們講述一下。
張宏斌: 小時候,母親常跟我講父親的事。1959年,父親積極響應江蘇省電力公司號召毅然報名參加“建設美麗省會南京”大會戰(zhàn)。這一去就是兩年多,先后參加了跨江線路架設和中山陵、靈谷寺區(qū)域線路施工架設。父親說,能參加建設南京大會戰(zhàn),是我們家的榮耀!我當時就在心里下定決心長大后我也要向父親那樣,做一名線路工人架設輸電線路,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
后來我的愿望實現(xiàn)了,1986年9月接過老線路工父親的接力棒。參加工作以來,我便與輸電線路結下了不解之緣,這一干就是35年。那時候線路工在所有電力工種當中是最苦的,桿塔自己立、拉線自己做,從單位到工地大伙都擠在小東風卡車車廂里,當時道路是石子路和土路,坑坑洼洼顛簸起來,有的同志當場就吐了。冬天我們穿的是深藍短打棉襖,在六七十厘米深的雪地里巡線,就跟“狗熊”似的。所有的附件懸垂線夾、并溝線夾、狗頭緊線器、絕緣子鋁包袋、登高工具、吊繩、小滑輪等都是自己背的。那時候我們的施工裝備簡易笨重,不像現(xiàn)在基本都是機械化、模塊化。過去手拿肩扛,還有騾馬馱運,現(xiàn)在都是機械運輸還有吊車,更有直升機架設線路。以前巡視都是單人徒步用眼望,現(xiàn)在配備巡視專用車、無人機、激光消缺儀等各種先進裝備和工具,以前想都不敢想。想到父輩那個年代,他們始終是“以苦為樂、以奉獻為榮”。我就暗暗下決心練精技術架設線路,為千家萬戶送電,一定要對得起“兩代線路工”的名號!
35年的時光里,我從一個毛頭小伙成長為輸電運檢班班長,我已經不記得立過多少桿塔,架設多少輸電線路,巡視過多少線路,處理過多少缺陷。每一基鐵塔,每一寸土地,都灑下過辛勤的汗水;每一個施工現(xiàn)場,每一處危險源點,都留下過我匆忙的身影。那一根根橫空而過的銀線,那一座座巋然聳立的鐵塔,那一幅幅燈光點亮的畫卷,不正是我們用腳步丈量出的光明嗎?我常常告誡自己,“穿上工作服,線路就是我的全部,要用心關愛,由不得半點馬虎,苦點累點不算什么,只要線路不‘生病感冒’,就是我最大的心愿?!?/p>
我對線路與其他人有一種不一樣的情懷。在女兒高考志愿上,我毫不猶豫地為她選擇了與電有關的學校,并在2020年被宿遷供電公司錄用,圓了我們家“兩代線路工、三代供電人”的心愿。作為一名電力工作者,只有奉獻出真心,才無愧于自己的職責;只有經歷過奮斗,才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農電管理:我們知道,安全是電力企業(yè)的生命線,生存線,你是如何用心守望電網安全,帶領班組成員做好輸電線路運行安全的?
張宏斌:我常常自豪的說,看到鐵塔巍巍,銀線長長,華燈照萬家,心中悠然而升無愧于“光明使者”的光榮稱號。我所在輸電運檢班成立于2011年5月,現(xiàn)有班員10人,其中黨員8名,主要負責宿遷市區(qū)35~220 kV線路及宿遷境內10條共計534.96 km 500 kV過境線路的運行和維護工作。我時刻告誡自己,線路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樣,要隨時用心關愛,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將愧對職責和良心,愧對共產黨員的稱號。
比如說,2016年7月26日23:40,忙碌了一天的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剛洗漱完畢準備睡下,次日00:15,接到了110 kV 735梨洋線線路跳閘的電話。職業(yè)使然,我本能的立即起身趕往單位。00:40,我和同事手持電筒,深一腳淺一腳地“消失”在查找線路故障的茫茫夜色中……像這樣突如其來的故障線路巡線,對我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翱帱c累點不算啥,只要線路不‘生病感冒’,就是最大心愿?!?/p>
針對班組人手少,工作點多線長量大實際,我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尋找并消除不安全因素,特別注重班組安全學習,增強全員想安全、能安全、會安全意識,時刻繃緊安全弦。我絕不容許任何威脅安全生產因素存在,堅決杜絕班員使用“可能”和“差不多”這些判斷不明用語,近乎苛刻的安全管理要求,使班組形成了“接受任務不搖頭,遇到困難不低頭,完不成任務不回頭”優(yōu)良作風。
2 0 1 7 年4 月1 日,巡 視 時 發(fā) 現(xiàn)220 kV邵梨4972線,220 kV梨宿4973線、4974線下方,有一臺車載大型臂式混凝土灌注機正在施工作業(yè),一旦操作失誤,隨時可能碰線引發(fā)電力線路跳閘。我立即上前制止并值守至該車駛離現(xiàn)場,避免了一起可能引發(fā)多條220 kV線路跳閘事故。2015年9月2日,我?guī)ьI班組人員對220 kV慶泗2632、2633線月度巡視檢查時,發(fā)現(xiàn)該線路80#—81#塔之間某塑料制品公司一塔吊在保護區(qū)違章提升塔身,我急忙跑步向前,立即要求司機停下來并對塔吊整改,現(xiàn)場看守直至將塔吊降至與導線安全距離,避免了一起重大外力破壞事故發(fā)生。
多年來,我管轄的35~500 kV輸電線路,設備完好率、一類率均達100%,負責的線路區(qū)段從未因巡視質量而發(fā)生過責任事故。
農電管理:在35年工作生涯中,你一定會有一些難忘的事情,時常會被一些東西感動著,能否請你談談印象深刻的事情?
張宏斌:最使我難忘的是2005年的6月,那場驚心動魄的颶風使宿遷市重災區(qū)的低壓網絡幾近癱瘓,但颶風摧不垮宿遷供電人鐵骨豪情戰(zhàn)狂飆的堅強意志和抗災決心,一直感染著我,激勵著我,至今揮之不去。
2005年6月14日晚07:45,驟然而起的百年不遇的颶風裹著膽顫心驚的炸雷響聲侵襲宿遷市,平均風力10級以上,風速32.9 m/s,狂風暴雨過境之處,大樹被成排連根拔起或攔腰削斷,農作物成片受災,大量民房損毀、廠房被掀翻,人民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在連續(xù)三次狂風暴雨的蹂躪下,宿遷電網也遭受了歷史罕見重創(chuàng),累計造成10 kV及以上線路跳閘315起、6座110 kV變電所失電,斷線5582 km、倒塔65基、倒桿12060根,6723臺配變被掀翻在地,全市約55萬客戶停電,損失電量280萬kWh,直接經濟損失約4941.1萬元。更為嚴重的是華東電網北電南送主通道之一500 kV任上線一次性倒伏10基鐵塔約4.9 km,鐵塔被颶風卷成麻花狀,對整個華東電網的安全供電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威脅。
颶風突襲現(xiàn)本色,危難關頭顯豪情。在這場沒有銷煙的戰(zhàn)場上,宿遷公司按照“戰(zhàn)高溫、抗天災、打硬仗、快搶修、保供電”的要求,凝聚一切力量,調動一切因素,不惜一切代價,爭分奪秒,組織搶修突擊隊全線參戰(zhàn),市公司支援縣公司,輕災區(qū)支援重災區(qū),老百姓自發(fā)支援電力搶險,為在最短時間內全面恢復供電提供人力保障。全市系統(tǒng)廣大電力搶修職工發(fā)揚沖天干勁,白天在烈日的曝曬下,揮汗如雨,豆大的汗珠在驕陽下?lián)]灑;夜晚忍著蚊蟲叮咬,與日月爭輝,同天災較量。
在抗災搶修中,所有參與搶修員工都舍小家,保大家,風中戰(zhàn),雨中行,以大局為重,晝夜奮戰(zhàn)在抗災一線,哪里有險情,哪里就有搶修員工的身影,用赤誠和汗水,譜寫了一首首奉獻之歌。6月18日晚,暴風雨再次襲擊我市沭陽、泗陽兩縣,對抗災搶修工作無疑是雪上加霜。當晚23:10,我剛從泗陽500 kV倒塔搶修現(xiàn)場回到駐地值班室,就接到巡線命令,我二話沒說,抖起精神和同事沖進雨簾,奔赴現(xiàn)場。我清楚記得,自14日抗災以來,我已經5天未進家門,接連不斷的抗災搶修,使我連一個熱水澡也未來得及洗,甚至連女兒感冒掛水兩天,也沒顧得上打一個電話。由于我巡線快速、準確、到位,為省市公司提供了快速搶修決策第一手資料,更為整個搶修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既然選擇了輸電這個行業(yè),緊要關頭必須上,這是一種擔當,更是一種責任”。其實像我一樣一心撲在抗災搶修中的員工,又何止我一人呢?公司線路工區(qū)員工陳明明,父親患腦血栓,急需日夜侍候,但為了保電,他無暇顧及,沒能盡到一個兒子的職責。每當線路工區(qū)主任讓他回家一趟看看他父親時,他卻說:“工區(qū)人手少,在這要馬點兵的時候,抗災搶修是大事,家人會理解我的?!本瓦@樣他一直和同事堅守在抗災搶修第一線。這一樁樁、一幕幕看似平凡的故事,并不是影視作品中虛構的畫面,而是在抗災搶修中,到處可見的真實的人和事。嚴重的自然災害,也把身處一線的農電職工推向了“風口浪尖”,他們全天侯作業(yè),不分晝夜地加緊施工。在火熱的搶修現(xiàn)場,到處都有他們閃光的身影。沭陽縣韓山供電所職工葛盼文家屋后的兩棵臉盆粗的大樹刮倒,將他家的堂屋砸個大洞,桁條斷了幾根。而葛盼文正在被抽調桑墟鎮(zhèn)搶修線路,手機沒有電源充電,他的妻子聯(lián)系不到他,情急之下,她拔打縣供電公司領導的電話聲稱要找“丈夫”。李口供電所電工孟召全家九間房屋被颶風掃為平地,家中50余棵樹木被毀,愛人與孩子因暴雨受涼在醫(yī)院掛水,但他全然不顧,在搶修中兩過家門而不入,始終堅持在搶險第一線。
經過14天的通力協(xié)作,終于提前半個月完成所有搶修任務。
農電管理:聽說你帶領班組勤鉆善學,結合專業(yè)實際,研發(fā)了一些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解決實際問題,還獲得了國家新型實用專利,請你跟我們說一說這方面的情況。
張宏斌:事業(yè)追求永無止境。父親勤勤懇懇的“老黃?!本褚约把詡魃斫蹋刮沂率绿幪幰愿赣H為榜樣,勤奮好學,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積極參加班組QC小組活動,刻苦鉆研專業(yè)技術和操作能力。工作實踐中,我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巡線方法:桿塔轉三轉,環(huán)境勤觀察,群眾多宣傳。
施工機械、車輛撞擊等外力入侵電力設施安全時有發(fā)生,如何盡最大努力,防止外破影響輸電線路安全運行現(xiàn)象發(fā)生,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我們何不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結合專業(yè)特點,與班組成員探討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研發(fā)一些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谶@樣的考慮,我們班于2020年5月成立了創(chuàng)新小組,并根據實踐,以桿塔、電纜、架空線路防外力破壞為研究課題,7月研發(fā)了《基于電力物聯(lián)網的輸配電主設備外力入侵監(jiān)測與聲振圖輔助決策處置系統(tǒng)》創(chuàng)新成果。
這個系統(tǒng)主要是利用聲音、振動、圖像信號實現(xiàn)施工機械、車輛撞擊等外力入侵預警,結合5G網絡、北斗通信及定位系統(tǒng),依托宿遷供電公司“線路長制”,實現(xiàn)了技防、人防、信防結合,分級管控目的。什么樣的信號是桿塔無異常,什么樣的信號是桿塔有外力入侵,比如挖掘機挖到桿塔周圍了,車輛撞擊到桿塔了。如果發(fā)現(xiàn)有外力入侵信號,系統(tǒng)會通過微信平臺、手機打電話自動播報語音和短信三種方式,告訴桿塔運維人員,哪里的桿塔出現(xiàn)外力入侵,請及時前往查看。
2020年8—9月,《基于電力物聯(lián)網的輸配電主設備外力入侵監(jiān)測與聲振圖輔助決策處置系統(tǒng)》創(chuàng)新成果,在宿遷供電公司“智能配電網新技術研究與應用實驗室”真型試驗區(qū)進行了多次試驗。2021年1月該成果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新型實用專利,并申請了發(fā)明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