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強 張珈銘
摘要:南京作為歷史名城,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南京作為中國第六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地鐵運營體系成熟穩(wěn)定。在地鐵站中,文化墻成為中國文化、南京文化或地區(qū)文化的重要載體。本文以地鐵十號線的“彩云追夢”、“錦繡前程”、“月色夏雨”、“十運之光&千里之行”、“璀璨新城”和“云彩地錦”六個主題文化墻為案例,從主題、圖案、色彩、材料、工藝幾個方面分析闡述南京地鐵文化墻的裝飾藝術手法,力求從中得到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或者地域性文化設計傳承的思想與手法。
關鍵詞:地鐵站;文化墻;裝飾藝術
引言
地鐵站作為城市內部的交通命脈,不僅承載著城市的交通服務功能,而且還可以表達出一個城市的文化涵養(yǎng),因此地鐵站被稱作流動的博物館。在地鐵站點中,文化墻裝飾都各具特色,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它可以展現(xiàn)城市的文化特色與精神風貌。每一面文化墻都有它的精神內核,都展現(xiàn)著它表達的一方世界。南京地鐵作為中國第一個區(qū)縣全部開通地鐵的城市,不僅運營體系成熟穩(wěn)定,在藝術文化表現(xiàn)方面也相當出彩。南京地鐵目前運營中的已有十條線路,在地鐵的一號線、二號線、三號線、四號線、十號線、S8號線都設有主題文化墻,運用雕塑、壁畫、石刻、漆畫、鍛鑄、鑲嵌等眾多藝術形式,展現(xiàn)不同的文化特色主題。其中一號線以南京文化為主題;二號線以中國節(jié)日為主題;三號線以紅樓夢為主題;四號線以南京名人為主題;十號線以炫彩金陵為主題。本文主要分析以炫彩金陵為主的地鐵十號線的文化墻裝飾藝術,通過對文化墻的主題、圖案、色彩、材料、工藝等方面的分析,闡述地鐵文化墻裝飾文化的優(yōu)點。
第一章 文化墻裝飾藝術分析
1.1? 南京工業(yè)大學站——“彩云追夢”
作品的主題為“彩云追夢”,這里的云并不是代表天空的云,而是指“云計算”,所以“彩云追夢”的含義就是通過科技知識去完成夢想,這點也與此站點為高校站點相呼應。整體畫面由紅黃藍綠的各樣抽象圖案拼接形成,在整幅畫面中幾乎找不到一處具象的圖案。畫面的主體由連續(xù)的、不間斷、不規(guī)則的曲線包圍出畫面的中心,畫面的中心多采用色彩較為明亮的放射性的彩色線條,也與云計算技術的服務方式相呼應。畫面的外部則與中心相反,采用顏色較為深沉的怪誕的圖案來襯托出畫面的中心。經(jīng)過站廳,不停變換色彩的文化墻能夠引起人對于生活的無限遐想。
1.2? 浦口萬匯城站——“錦繡前程”
作品的主題是“錦繡前程”,這里采用參照的藝術手法,在站廳的中庭空間參考南京云錦制造的場景,完成藝術品的表現(xiàn)。這個作品與其他不同,它并不是以文化墻的形式呈現(xiàn),而是以懸掛裝置來呈現(xiàn)整個作品。數(shù)千根以“紅、綠、藍”三色為主的彩色線條以現(xiàn)代構成的方式在空中穿梭,富有韻律感;金屬鍛造的織機構件造型,氣勢龐大,作品整體表達出人們要織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以及對前程的期許,以此來表達該站的藝術墻主題“錦繡前程”。也以此表達對浦口萬匯城這片地區(qū)能有著迅猛發(fā)展勢頭的美好愿景。南京云錦元素的應用是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或是南京地域性文化的一種傳承與發(fā)展,也是現(xiàn)代設計中最缺少的對傳統(tǒng)文化在設計精神層面的表達。
1.3? 江心洲站——“月色夏雨”
作品的主題為“月色夏雨”,“長江下面藏著一座站,里有魚有花還有山”,這就是江心洲站。站內的裝飾也是獨具特色,藍色波浪式的吊頂,還有一面主題為“月色夏雨”的藝術墻。畫面通過對荷葉、游魚、漣漪的表現(xiàn),再現(xiàn)了夏天的初雨打破荷塘月色所獨具的恬靜和幽雅,出現(xiàn)萌動的漣漪和跳躍的魚群。運用塑鋼材料制作文化墻,在藍色燈光的烘托下,也多了一份科技感;讓現(xiàn)代鋼元素與中國古典詩詞所表達的雨夜荷塘意境相融合,實現(xiàn)了古今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1.4? 奧體中心站——“十運之光&千里之行”
作品的主題為“十運之光&千里之行”?!笆\之光”文化墻用寫意的手法表現(xiàn)各種運動中的人物。畫面中心第十屆全運會會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在站臺天橋西側還有一面名為“千里之行”的文化墻與之相呼應,它以“足”作為造型主體,分布采用足球、體操、長跑、游泳、滑冰五項運動的“足”,突出本站運動主題,并將“點、線、面”的構圖元素與奧運五環(huán)色“紅、黃、藍、綠、黑”相結合,增加了文化墻對于運動精神表現(xiàn)內涵。
1.5? 元通站——“璀璨新城”
作品的主題為“璀璨新城”。作者采用解構的藝術手法,將具象的城市景象通過簡潔清晰的方圓幾何形與不斷變化的色彩,用極具現(xiàn)代感的手法表現(xiàn)了南京河西新城印象。深色方圓幾何形構成新城的城市剪影,較為明亮的色彩映襯周圍,水晶材質采用半圓切割的方式,在燈光的照射下營造出不同光感下炫目的視覺效果,讓來往的行人有更好的視覺體驗,整體畫面可以看出現(xiàn)代新城的精彩與繁華。
1.6? 中勝站——“云彩地錦”
作品的主題為“云彩地錦”,與浦口萬匯城站相同,都是采用參照的藝術手法,做出一面具有吉祥含義的文化墻。此作品選用南京云錦的圖案襯底,突出飛舞的騰龍與云紋,讓整體畫面呈現(xiàn)出具有中國傳統(tǒng)皇家感覺的華貴色彩。此外,龍紋除了表示吉祥如意的含義外,還隱喻著“萬世生平”的寓意。也表達出作者對于南京城欣欣向榮景象的憧憬與南京蓬勃發(fā)展的愿景。
第二章? 結語
南京地鐵文化墻在裝飾藝術表現(xiàn)上各具特色,主題鮮明,藝術家在表達手法上形式多樣,新穎別致,具有獨特的藝術韻味。并且,作者能夠通過現(xiàn)代的一些裝飾材料完成對設計主題的表現(xiàn)。地鐵站文化墻每天都要接納全國各地成千上萬的行人瀏覽,很好地體現(xiàn)出它作為公共藝術品存在的價值,實現(xiàn)了創(chuàng)作主體與接收客體的“對接”。在地域性的文化主題選用、鮮明大膽色彩的采用、文化元素的提取、材料的選用等方面,都值得我們在現(xiàn)代公共藝術的設計表達中學習參考。
地鐵文化墻承載的不僅是作為南京給游客的一張城市文化名片,也是給暫住者的一份城市記憶。它們無聲訴說著南京的歷史與改變。在生活中,我們要慢一些,去發(fā)現(xiàn)身邊許多不為人知的美麗。
參考文獻
[1]石鑫源.南京地鐵站壁畫所體現(xiàn)的人文情懷[J].大眾文藝,2019(18):64-65.
[2]楊永康,陳瑋.論南京地鐵鼓樓站《六朝古都》主題文化墻材料之美[J].大眾文藝,2019(17):112-113.
[3]馮睿,張乃文.中國畫及傳統(tǒng)文化的介入——墻繪設計[J].國畫家,2019(05):75+72.
[4]朱錦雁.色彩在城市公共藝術景觀中的應用[J].西部皮革,2019,41(11):125-126.
[5]王培培. 地域文化導向下商業(yè)街區(qū)公共藝術運用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9.
作者簡介:
陳強(1998.4—),男,漢族,籍貫:江蘇宿遷人,南京工業(yè)大學藝術設計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yè):工業(yè)設計工程,研究方向:環(huán)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