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發(fā)煒
對孩子好好說話是最基本的愛與尊重,愛孩子請從“好好說話”做起吧!
對孩子不好好說話,似乎成了中國式家長的普遍做法。但這是個可怕的積習(xí),得改!既然意識到不對,就不能再聽之任之,就不能再讓這種方式傷害孩子,傷害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感情了。如何才能做到和孩子好好說話呢?
不說假話說真話
要想跟孩子好好說話,首先要做到不說假話說真話,不欺騙哄逗孩子,對孩子承諾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是對孩子最基本的尊重。有專家指出,中國家長欺騙、哄逗孩子的毛病似乎由來已久,從“你是從垃圾堆撿來的”到“跟我玩我就給你糖吃”,此等騙術(shù)上演千百年經(jīng)久不衰。前不久,筆者帶孩子到復(fù)旦大學(xué)見一位朋友,此君是教授、博導(dǎo),在學(xué)術(shù)界頗有威望??墒钱?dāng)他見到我孩子的第一句話竟是:“我?guī)闳ネ鎯?,現(xiàn)在就給你買糖吃好不好?”
首先,和孩子第一次見面,剛剛認(rèn)識就以糖誘之,這是對孩子的不尊重!其次,即使孩子及家長同意接受這個糖,教授買糖的允諾是否有兌現(xiàn)的誠意?因為我發(fā)現(xiàn)復(fù)旦大學(xué)周邊并沒有糖果店啊!我希望這位教授以后不要再以此種方式對待任何一個孩子。
“曾子殺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可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對孩子堅持說真話,是不是很難?所以有些家長就欺騙孩子、哄逗孩子:不哭不哭,明天給你買玩具;不鬧不鬧,一會兒給你吃糖……孩子等啊等,明天沒等來玩具,一會兒也沒等來糖吃,等來的是對父母的失望和不信任。
言出必行,言而有信。這是對人的最基本要求,對待成人要講信用,對待孩子也一樣要講信用,答應(yīng)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這些年我去各地給家長們講如何陪伴孩子、尊重孩子,常常會講一個故事,中國作協(xié)主席、作家鐵凝的《一千張?zhí)羌垺返墓适?。說的是作者小時候去北京的外婆家做客,正是“七歲八歲討人嫌”的年齡,加之隔壁院子一個名叫世香的女孩子跑來和她做朋友,兩個孩子的種種游戲使外婆家不得安寧了。表姑在外婆家里養(yǎng)病,被鬧得坐不住了,她對孩子們說:“如果你們攢夠一千張?zhí)羌垼砉镁湍軗Q給你一只電動狗,會汪汪叫的那一種?!睆拇撕⒆觽冊僖膊怀吵臭[鬧了,走街串巷去尋找被遺棄在犄角旮旯里的糖紙。終于孩子們都攢夠了糖紙,跑到表姑跟前獻(xiàn)上糖紙,表姑不解地問:“你們這是干什么呀?”“狗呢,我們的電動狗呢?”表姑愣了一下,接著就笑起來,笑得沒完沒了,上氣不接下氣。待她不笑了,才擦著笑出的淚花說:“表姑逗著你們玩呢,嫌你們老在園子里鬧,不得清靜?!?/p>
接下來鐵凝這么寫道:“我長大了,每逢看見‘欺騙這個詞,總是馬上聯(lián)想起那一千張?zhí)羌垺⒆邮强梢耘u的,但孩子是不可以欺騙的,欺騙是最深重的傷害。我們已經(jīng)長大成人,但所有的大人不都是從孩童時代走來的么?”
這個故事我常常講給家長們聽。一開始我說不能欺騙孩子時,大人們大都不以為然,可是每次一聽完這個故事,會場就會變得非常安靜,家長們陷入了沉思,仿佛在回憶自己小時候被大人無意中欺騙的痛苦經(jīng)歷。是的,父母欺騙孩子是對孩子最深重的傷害,會讓孩子懷疑整個世界——在童年期,父母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我們絕不要當(dāng)“表姑”那樣的對孩子說假話還不以為然的大人。
今天你對孩子說假話,就等著將來孩子對你沒句真話吧!
不說反話說正話
生活中有不少家長很喜歡正話反說,明明心里是想對孩子表達(dá)正面的意思,一旦從嘴里說出來卻完全變了味兒。
鄰居小朋友冬冬的媽媽是位說話輕聲細(xì)語的淑女,平時和我們說話我都覺得她音量小得有點聽不清。這樣一位媽媽,我想她肯定對孩子說話也是和風(fēng)細(xì)雨??墒悄翘焱砩隙臀覂鹤油孳E蹺板,冬冬媽媽對孩子說的話卻讓我大吃一驚。
冬冬玩蹺蹺板時很調(diào)皮,用手使勁去扳著蹺蹺板的座椅上上下下地晃動。冬冬媽媽勸阻別這么做,冬冬不聽。突然,冬冬大哭起來,原來座椅重重地碰到了他的鼻子。我趕緊跑過去看看情況,同時叫冬冬媽媽過來。沒想到冬冬媽媽卻站在原地,不理會孩子,一反常態(tài)地大聲對冬冬說:“你晃啊,你晃啊,這會兒你晃得痛快了吧!鼻子很舒服吧!”
其實,這時候作為媽媽肯定很心疼孩子,心里肯定很想去看看孩子的情況,可是冬冬媽媽卻無動于衷,還對孩子極盡諷刺,說了一連串反話。她本來的意思可能是這樣的:“我剛才就對你說不要晃動蹺蹺板,萬一磕到哪里就難受了。你看現(xiàn)在真的磕到了,快讓媽媽看看怎么樣了!”可是好好的關(guān)切、心疼,卻被她說出了幸災(zāi)樂禍的味道。
我勸冬冬媽媽去抱抱孩子,檢查傷口并安撫情緒。她這才上前抱起孩子,冬冬又疼又委屈地在媽媽懷里大哭起來。孩子受傷了,最需要的是媽媽的懷抱和幾句表達(dá)關(guān)愛的話語。過了一會兒,冬冬不哭了,又想去玩蹺蹺板,冬冬媽媽發(fā)話了:“你有幾個鼻子啊,你還想磕哪里?嘴巴嗎?”
家長對孩子好好說話就那么難嗎?正話就要正說,何必反說呢?尤其是對孩子,你正話反說他會迷惑不解,甚至信以為真。小一點的孩子遇到冬冬這種情況,真的拿嘴巴嘗試去磕蹺蹺板也有可能,這難道是媽媽想看到的局面嗎?
不說惡語說良言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边@句話用在親子關(guān)系中同樣很合適??墒怯行┘议L就是愛對孩子惡語相向,心里明明愛孩子,說出來的話卻像刀子,傷人不淺。
很多親子矛盾就是從父母對孩子施加語言暴力開始的。所謂語言暴力,就是使用謾罵、詆毀、蔑視、嘲笑等侮辱、歧視性的語言,致使他人精神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損害,屬精神傷害的范疇。而父母對孩子的語言暴力,是對孩子傷害最深重的,因為它來自于孩子最親近、最信賴的人,所以對孩子的打擊是最大的。一些家長以為孩子小,嘲笑、辱罵沒關(guān)系,孩子記不住,殊不知,語言暴力的傷害是長久的,不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損傷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嚴(yán)重的還會導(dǎo)致孩子心智失常,喪失生活勇氣,引發(fā)厭學(xué)、逃學(xué)、違法犯罪、自殺等嚴(yán)重惡果。
家長最常對孩子說的惡語,你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我怎么養(yǎng)了你這么一個東西?!薄罢婧蠡谏四?。”“你怎么這么笨,簡直比豬還笨?!薄熬湍氵@樣,長大了肯定沒出息。”“再哭你就滾出去?!薄澳闾懒耍舯诤⒆颖饶銖?qiáng)多了?!泵髅魇俏覀兩類鄣暮⒆?,我們卻會對幼小的他們說出如此傷人的話。有時候是不是自己過后想一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低齡語言暴力是指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家長對孩子說惡語,就是一種“低齡語言暴力”,就是仗著比孩子大,更有話語權(quán),掌控著家里的經(jīng)濟(jì)基礎(chǔ),而對未成年人施加語言暴力。這是極其不平等、不尊重孩子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忍住對孩子口出惡語的沖動,這是一種戾氣,需要改正。要擺脫祖輩對我們慣于惡語相向的惡劣做法,要敢于從自己身上開始改變。要嚴(yán)格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忍不住想對孩子說狠話的沖動,要從一點一滴改起,持之以恒。因為對孩子好好說話是最基本的愛與尊重,愛孩子請從“好好說話”做起吧!
(責(zé)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