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是踏青的好季節(jié),公園里有幾道靚麗身影讓小編移不開眼,她們有如三兩點星光,和花園里微微舞動的花朵對語,那身姿輕盈而柔美,多姿而鮮艷,驚艷了春風!小編走近一看,原來是幾個小學生身著漢服在美美地拍照呢。古風古韻,仙氣飄飄的漢服也是小編的心頭愛!右下方就是穿著漢服的小編我啦!
嘉賓大咖杜甫:大家好,我是本期特約嘉賓杜甫!哇哦,我雖然和你們隔著幾千年,但你們穿上這漢服,仿佛和我同一時代啦。雖然你們現(xiàn)代很多人都喜歡漢服,但漢服是什么?具體什么樣的款式就是漢服?只怕很難說清楚,咱們今天就來扒扒這漢服吧!
大家普遍認為看上去像是古裝的衣服就是漢服,甚至有人對我說,漢服就是“漢朝的服裝”。其實,漢服是泛指中國漢族的傳統(tǒng)民族服飾,代表的是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我們看得比較多的韓服,其實也是漢服,是明朝的一種禮服。而被日本人看作國服的和服,也只是唐朝的漢服罷了。老杜我偏愛咱大唐的漢服,賦詩一首為大家展現(xiàn)咱大唐漢服之美吧。
麗人行
[唐]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tài)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cù)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bìn)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wěn)稱身。
小編:詩圣描寫的是當年楊氏姐妹游曲江池的情景。從詩中足以看出唐代貴族的漢服是何等華麗。
小編:詩圣已為大家粗略介紹和展示了漢服之美,接下來咱們來一場漢服時裝秀,讓大家對漢服能有更深的了解!
曲裾:時裝模特——辛追夫人
這是曲裾袍,又稱為繞襟袍,是先秦漢晉時流行的時裝。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內著衣物的衣領層層外露,下擺上部緊繞,下部散開呈喇叭狀,行不露足。目前為止出土的實物有長沙馬王堆漢墓的單饒曲裾袍,所以又被稱為馬王曲或者單繞曲。
直裾:時裝模特——衛(wèi)青
直裾即襜褕(chān yú),是華夏衣冠體系中的一種,其短者謂之裋褕,衣襟裾為方直,區(qū)別于曲裾。
漢代以后,由于內衣的改進,盛行于先秦及西漢前期的繞襟曲裾已屬多余,本著經(jīng)濟勝過美觀的歷史發(fā)展原則,至東漢以后,直裾逐漸普及,成為深衣{1}的主要模式。
襦裙:時裝模特——上官婉兒
襦裙是漢服的一種,上身穿的短衣和下身束的裙子合稱襦裙,是典型的“上衣下裳”衣制。以裙腰之高低,將襦裙分為齊腰襦裙,高腰襦裙,齊胸襦裙。以領子的式樣之分,將襦裙分為交領襦裙和直領襦裙。
襖裙:時裝模特——馬皇后
襖是帶襯里的上襦,單層上襦又稱之為衫,故又有衫裙之稱。襖裙通常上襖穿著在下裙之外,其原型最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到了明代,成為漢族女子最常見的服裝搭配。上襖最多見的袖制通常為琵琶袖和直袖,下裙一般會搭配馬面裙及普通褶裙。
褙子:時裝模特——李清照
褙(bèi)子是漢服中最常見的罩衣款式。通常對襟直領,領緣貫通至底部,衣身長短均有,兩側開衩。宋制的褙子直袖較多,里面多搭配抹胸裙或抹胸禱(褲) 而穿。而明制的褙子又被稱為披風,廣袖為多,其內多搭配交領及豎領襖子。
氅衣:時裝模特——明代某士人
氅(chǎng)衣又稱鶴氅或大氅,漢服中男士罩衣的一種,晉代已有記載,宋代文人好服鶴氅,明代士人多作為便服外套使用,天冷時也穿以遮風御寒。形制與披風相似,對襟,衣襟用長帶一對系結,兩側可開衩直領,大袖,亦可不開衩。
道袍:時裝模特——朱棣
道袍并非指道士所穿服飾,其原型為明代士人男子的居家便裝。道袍通常交領右衽,兩側開衩,開衩處接有暗擺,以系帶系結,領口常會綴上白色或素色護領,袖型通常為寬大的琵琶袖,穿著時腰間亦可搭配絲絳。
小編:時裝秀這么快就結束了,小編我意猶未盡呢!
杜甫:呵呵,這場時裝秀可謂是大咖齊聚?。∷鼈儼褲h服的特點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呢。
小編:是啊,從這場時裝秀中,我感覺到服裝能改變人的性格哦。我們現(xiàn)代的小學生穿上漢服,男孩子猶如小書生,十分有書卷氣;女孩子穿上漢服,一個個化身為千金小姐,文靜淑雅,連說話的語調都變得溫柔起來!因為漢服的種種優(yōu)點,難怪那么多人愛上它,并追隨它的腳步!
漢服出行日
2003年11月22日,在我國漢族男子日常生活中絕跡了三百多年的漢族傳統(tǒng)服裝,重現(xiàn)神州街頭。王樂天是電力工人,穿著由薄絨曲裾式長袍和繭綢外衣組成的漢服,在河南省會鄭州市區(qū)的廣場、公園、商場還有步行街穿街走巷。他這樣做是希望以個人的微薄力量“推廣漢服”,讓漢族重新接受這傳統(tǒng)服裝。
很快,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很多王樂天身著漢服的照片。新加坡的記者偶然看到這些照片,據(jù)此寫了一篇報道,這篇文章也成為第一篇報道漢服的文章,并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廣泛關注。王樂天的舉動因此廣為流傳,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響應,并在全國掀起了漢服復興的浪潮,漢服復興者把每年的11月22日定為全球漢服出行日。
西塘文化周
西塘漢服文化周,是民間漢服最盛大的活動,最早由方文山先生發(fā)起,每年的10月底11月初,在浙江省嘉興市西塘古鎮(zhèn)舉辦,截至到今年,已經(jīng)舉辦了8屆。文化周的流程中,包括各個朝代的傳統(tǒng)服飾游行、走秀,以及才藝展示等等?;顒油诰蛄斯沛?zhèn)文化資源,使傳統(tǒng)文化走入基層,提升了群眾對傳統(tǒng)服飾、禮儀文化的認同感。
漢服第一城
中國有座城市,穿漢服上街已成常態(tài),并且還被譽為“漢服第一城”,它就是我國的成都。當你到成都旅游時,你會在成都的大街小巷看到穿漢服的小哥哥小姐姐。尤其是在當?shù)赜刑厥饣顒拥臅r候,很多愛好漢服的年輕人就會穿上漢服來這里聚會。
據(jù)了解,在成都售賣漢服的商家大概有104家,算是全國賣漢服最多的城市了。
當很多的哥哥姐姐愛上漢服的時候,我們幼兒園的小朋友也不甘落后,準備美一回,穿著漢服上學啦——
只有我用力過猛,龍袍都穿來了。
值得欣慰與驕傲的是,如今認可漢服的人越來越多,甚至還有不少外國朋友為之癡迷,加入了漢服復興的隊伍。一位漂亮的俄羅斯女孩身著漢服翩翩起舞的一組照片驚艷了許多人,令人不得不贊嘆漢服的精美,更不得不嘆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與世界所有的衣服一樣,漢服也是由布料縫制而成,但為何卻換來如此多人的追捧呢?我想,大概就是千年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民族記憶吧。好啦,漢服的精彩就為大家展現(xiàn)到這吧,如果你有關于漢服的趣事,歡迎來信告訴小編,郵箱地址:xtsbao44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