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中,汪世存,凌華毓
冠心?。–HD)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狀動脈功能性改變(痙攣)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而引起的心病。也就是指正常供應心臟的冠狀動血管出現(xiàn)一定異常,病人的心肌出現(xiàn)缺血的情況。冠心病的發(fā)病率在最近正呈現(xiàn)逐漸上升的趨勢發(fā)展,社會各界都引起了高度重視,所以現(xiàn)階段該病早期診療已經(jīng)成為重點研討項目。新的診斷手段與技術的運用,顯著提高了本病診斷的準確率。放射性核素的斷層掃描(ECT)靜息與運動負荷心肌灌注顯像能夠對心肌缺血的方位、面積大小及程度較為直觀的展示,對冠心病的危險度評估及治療后評價方面有著極為特殊臨床意義。本研究把冠狀動脈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結果與ECT心肌靜息與運動負荷顯像進行對照、評估及綜合,考察其對CHD的臨床應用價值,重點探討診斷心肌缺血與心肌梗死的有效途徑。
1.1 一般資料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第一作者在安慶市立醫(yī)院工作及安徽省立醫(yī)院進修期間臨床擬診為冠心病108例病人中抽出做過核素心肌顯像和冠狀動脈造影(CAG)的病人13例。其中男7例,女6例,年齡(54.7±8.63)歲,年齡范圍為34~83歲。選擇標準:病人核素心肌顯像與冠脈造影間隔時間不超過3 d,既往無冠心病史;排除標準:經(jīng)過藥物治療的、有過心臟手術的及其他心臟疾病的。病人對治療方案知情同意,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世界醫(yī)學協(xié)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1.2 核素心肌顯像
1.2.1 儀器與顯像劑 GE公司infinia型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化斷層顯像儀(SPECT),配低能高分辨準直器。锝(Tc)由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提供,锝-甲氧基異睛(Tc-MIBI)由北京欣科思達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測其標記率>95%,放化純>95%)。
1.2.2Tc-MIBI心肌運動負荷灌注顯像 所有病人均行心肌運動負荷灌注顯像。運動試驗進行次量級踏車運動試驗,一直踏車到感覺胸悶胸痛或明顯不適,或者到最大心率的80%左右時,立即靜注Tc-MIBI 20-25mCi,繼續(xù)運動1 min,l h后行心肌運動負荷灌注斷層顯像。次日(24 h后)負荷顯像診斷為陽性的12例行靜息心肌灌注顯像,診斷為陰性的1例放棄做靜息顯像。
1.2.3 圖像分析 兩位副主任核醫(yī)學醫(yī)師采用半定量法結合圖像直觀目測所見進行客觀分析。圖像經(jīng)過計算機處理得到三個不同角度的斷面圖像,包括水平、垂直及橫截面。重建心肌短軸斷層圖像,形成極坐標靶心圖將左心室分成17個節(jié)段(圖1B、圖2B),其診斷標準為:放射性分布均勻且無明顯分布稀缺的定為陰性,同一部位的心肌放射性分布連續(xù)2個斷面在不同層面的圖像上都出現(xiàn)稀少或缺失定為陽性。心肌梗死與心肌缺血的核素顯像診斷標準:運動負荷顯像為灌注缺損區(qū),靜息顯像若仍為缺損區(qū),這個區(qū)域為心肌梗死,若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填充,這個填充區(qū)為可逆性心肌缺血。
1.3 CAG
以Judkins法穿刺右股動脈或右橈動脈,行冠狀動脈造影。根據(jù)冠狀動脈狹窄程度,管腔直徑狹窄為50%≤74%為輕度,75%≤90%為中度,91%≤100%為重度。狹窄程度≥50%為冠心病。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冠脈造影結果為診斷標準進行比對,因13例樣本數(shù)量偏少,故采取逐個說明及簡單的列表統(tǒng)計上述檢查手段的假陽性、假陰性、陽性率及準確性。2.1 SPECT及CAG診斷結果比較
確診的13例冠心病中5例為心肌梗死,5例為心肌缺血,1例為X綜合征,2例正常。冠脈造影診斷結果,5例為心肌梗死,5例為心肌缺血,3例正常(圖1A、圖2A)。運動負荷心肌顯像診斷結果,心肌缺血12例,1例正常;診斷為心肌缺血的12例做了靜息心肌顯像,結果靜息+運動心肌顯像診斷6例為心肌梗死,6例為心肌缺血。見表1。表1 冠心病13例冠狀動脈造影(CAG)、靜息放射性核素的斷層掃描(ECT)與運動ECT結果比較/例
2.2 SPECT及CAG診斷陽性率及準確率比較
陽性率:SPECT為92.3%(12/13),CAG為76.9%(10/13);準確率:SPECT為84.6%(11/13),CAG為76.9%(10/13)。經(jīng)過臨床醫(yī)師找出二者不一致結果,優(yōu)勢互補,綜合臨床資料,達到100%確診。診斷心梗準確率:SPECT為60%(3/5),CAG為80%(4/5),SPECT顯像診斷1例為假陽性,1例假陰性,CAG診斷2例假陰性,1例假陽性。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提升,人們的飲食習慣也發(fā)生很大變化,從而提升了冠心病心肌缺血現(xiàn)象,心肌缺血指的是心臟的血液灌注,減少導致心臟的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不正常,不能支持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正常情況下機體可通過自身調節(jié),促使血液供需相對恒定。當某種原因導致心肌血液供需失衡,就構成真正的心肌缺血。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xù)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臨床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硝酸酯類藥物不能完全緩解,伴有心肌酶活性增高,可并發(fā)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我們對13例冠心病病人進行ECT及CAG檢查,SPECT陽性率為92.3%,CAG為76.9%;SPECT準確率為84.6%,CAG為76.9%。對比結果,發(fā)現(xiàn)不同之處進行重點分析,綜合評估,達到100%確診,明顯提高了診斷效率及準確性。SPECT檢查與CAG檢查有各自的特異性。二者不同在于雖然都能夠體現(xiàn)冠狀動脈的血供情況,SPECT的診斷機制是通過局部血流灌注量來反映心肌細胞功能,而血流灌注通過心肌細胞對核素攝取的多少來實現(xiàn)的,SPECT顯像是判斷局部心肌血流灌注的一種較為方便的檢查方法。而CAG通過選擇性地將造影劑注射到冠狀動脈內,并記錄其發(fā)展過程,以確定冠狀動脈是否有病變,通過血流運行情況反映血管的狹窄或病變程度。
運動心肌顯像診斷心肌缺血有獨特的臨床價值。冠脈造影不能體現(xiàn)的是很細的冠脈血管的解剖狹窄病變,一般是大于1 mm的血管才能顯示,它不可直接顯示冠脈循環(huán)末梢心肌血流灌注情況;而運動心肌顯像直觀顯示1 mm以下的血管(冠脈循環(huán)末梢)心肌血流灌注情況,通過冠脈狹窄導致血流動力學改變,冠脈循環(huán)末端的心肌充盈狀況隨之發(fā)生改變,從而影響心肌細胞對核素的攝取程度,反向來通過核素分布情況推斷冠脈的供血情況。負荷誘發(fā)的心肌灌注異常或心室功能改變是心肌灌注顯像診斷CAD及判斷預后的主要依據(jù),運動試驗即給病人以運動負荷,誘發(fā)出心肌缺血,借此提高冠心病的診斷陽性率。
核素心肌顯像診斷CAD的敏感性高,但也存在假陽性、假陰性。本組研究病例較少,結果只1例女性乳房造成的假陽性,但造成SPECT假陽性的原因諸多??偨Y有:(1)女性乳房對射線的吸收作用,可造成前側壁或下壁放射性減低。(2)檢查時病人配合不佳,隨意運動使靜息與運動圖像對合不好。(3)冠狀動脈再生通路的形成;(4)冠狀動脈流量稍微減低。冠狀動脈流通狀況和心肌細胞活性影響心肌SPECT顯像。因此,對冠脈痙攣或微血管病變損傷心肌細胞,SPECT正好填補了CAG的缺陷。本組資料中1例假陰性病人是臨床確診為急性性心肌梗死,CAG也是陽性而心肌顯像為陰性,分析可能為:冠脈狹窄程度不太嚴重,當有負荷時冠脈通過發(fā)揮自身調節(jié)作用,冠脈的血流儲備能補償血供不足。
盡管CAG檢查是診斷冠心病直接依據(jù),是臨床上冠心病診斷的金標準,但相關報道指出心血管造影檢查技術的檢出率低于尸檢結果。表明CAG結果診斷冠心病也存在不足,另外其對血栓自溶、冠狀小動脈病變等輕微的心肌缺血可造成一定的誤診。在本組資料中,1例心肌顯像診斷為心梗的病人,而CAG檢查正常,可能是其梗死的發(fā)生與冠脈攣縮有關;1例臨床診斷為X綜合征的病人,冠脈造影檢查正常,心肌灌注顯像示前壁及心尖可逆性缺損,可能與造影上不能顯示的微小血管的彌漫性病變有關。
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劇,我國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現(xiàn)出逐年增加的態(tài)勢,目前影像學檢查為臨床診斷冠心病的常用方法,雖然有創(chuàng)影像學檢查方法(如CAG)診斷冠心病的準確率較高,但具有明確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并不適用于所有病人,該方法有創(chuàng)傷性,又有嚴格的適應證,故臨床應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核素心肌灌注顯像作為方便、無創(chuàng)的冠心病診斷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臨床,但也有局限性,只有聯(lián)合運用,對比二者結果,找出不一致的地方重點分析,綜合相關臨床資料,才能有效提升冠心病的診治效率。
(本文圖1,2見插圖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