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軍輝
陶行知先生一直提倡“小先生”制,指出小孩子最好的先生是小孩子隊伍里最進步的小孩子,學生之間可以通過“以大帶小”“人人爭當小先生”等形式,將自己認識的字和學到的文化隨時隨地教給別人。面對每周只有一節(jié)的小學信息技術課,為了讓課堂教學更高效,在每個班級我都倡導人人爭當“小先生”。從最新信息技術的推廣介紹,到班級紀律的自主管理,再到操作難題的手把手輔導,“小先生”們在我的引導下,一步步學會了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自由發(fā)展。
一言九鼎,相信“小先生”的管理力量
剛接手新班級,總要選擇好課代表作為自己的得力助手。進入新區(qū)實小四(1)班,一眼望去,黑壓壓一片學生。
“大家好!我是袁老師,今年的信息技術課由我來教?!蔽颐鎺⑿Γ┵┒?,“誰愿意當老師的課代表呀?”
問題下去,沒有一個人舉手,竊竊私語的倒是不少。
我有點生氣,但又把急脾氣強按下去,因為我看到有位女生悄悄舉起了手!
“你叫什么名字?”我仍然微笑著問道。
“老師,我叫吳煜欣!”一位高個子女生站了起來。
“老師,她不行!”幾個學生立馬附和起哄,吳煜欣臉一紅,慢慢坐了下去。
“吳煜欣,請起立!你想當袁老師的課代表嗎?”我問她。
“想!”吳煜欣應了一聲。
“那行,袁老師在這里宣布,從今天開始吳煜欣就是四(1)班的信息技術課代表,還有哪位同學也想成為信息技術課代表的,請舉手!”我強有力的話語讓班級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我叫殷睿,我也想當課代表!”又一位女生勇敢地站了起來。
“好!我宣布吳煜欣和殷睿為四(1)班課代表,負責路隊管理、課堂操作!”
用同樣的方法,我在其他三個班也挑選出了課代表。每位學生都渴望成功,在教學中,教師不應以“成績論”一刀切,要注意尊重和保護好學生的自信心,創(chuàng)設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管理、展示的機會,以幫助他們不斷獲得成功,從而產生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
一絲不茍,打造“小先生”的個性舞臺
陶行知先生在《小孩不小歌》中寫道:“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痹谛W信息技術課堂上,我也時時處處為每一位“小先生”打造展示個性的舞臺。
“小先生”廣播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本期‘小先生楊乙笑,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中國最快的計算機——天河一號。”我根據(jù)學號安排了“小先生”科普廣播,每節(jié)課上課前讓學生依次和大家分享事先搜集的信息技術資訊。當學生介紹完自己準備的課外知識后,其他學生可以當場提問,如果想對該知識進行補充,也可以舉手發(fā)言。一學年中,全班每一位“小先生”都將上臺介紹,和同學做分享。
“小先生”擂臺 為了在“小先生”中樹立榜樣,我常常結合課堂學習內容,整合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學科知識舉辦一些小擂臺比賽,比如借助金山打字通、WPS等軟件進行英文課文、古詩詞、語文優(yōu)美片段的鍵盤輸入比賽,比一比誰的打字速度快。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舊知,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和獲得感,同時也培養(yǎng)出一批批貨真價實的“鍵盤小先生”“畫圖小先生”“編程小先生”“幻燈片小先生”……
“小先生”秀場 每一位“小先生”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和個性特點,學習、體驗信息技術知識也有先后之別。課上,我會有意識地組織一些學有余力的“小先生”,將他們在校外或社團中掌握的人工智能、編程操作等知識展現(xiàn)出來,例如用聲音傳感器和LED燈組裝一個聲控燈;秀一秀主控板和電腦主機如何正確連接,程序如何編寫、載入、運行;等等。讓“小先生”們踐行“即知即傳”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也進一步培養(yǎng)全班學生的智力、認知、交往等綜合能力。
自從在課堂上推行“小先生”制以來,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勁頭越來越足,互幫互助互學的研究氛圍也越來越深厚。每次走進教室,總有不少“小先生”將我圍成一圈,匯報自己新學的操作本領,訴說在家里如何成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電腦老師,我當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小先生”班級管理實踐之路,希望助力學生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力爭讓更多“小先生”更好更快地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