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強
【摘 要】 科學探究作為課程改革新的亮點,物理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實施?如何保證能夠有效探究?如何將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的探究活動?隨著課改的進一步深入,探究式教學越來越成為教學的主流,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更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在教學中也常常思考:如何在課程實施中設計、評價科學探究?如何才能促使學生在物理素養(yǎng)方面的真正發(fā)展?如何保證課堂探究能夠有效進行?這里,筆者結合教學中的切身感受,談談自己的想法,與同行商榷。
【關鍵詞】 探究? 有效性
1. 影響初中學生物理學習自主性的因素
1.1 教師教學觀念滯后
在進行物理方面的實際教學時,很多教師都要課堂保持安靜,學生也必須認真聽課,不可竊竊私語,不可私下溜號,以此保持課堂秩序。但這也無形之中抑制了學生在物理方面的探究自主性的養(yǎng)成,并且在這種傳統(tǒng)式物理教學手段之下,學生的興趣點還會被慢慢磨滅,降低在物理方面學習的綜合質量。
1.2 在物理方面學習沒有興趣點
這個階段的學生是初次接受物理方面的學習,因此對學習新知很有興趣,但隨著知識點的深入以及難度的提升,物理方面的抽象性就會愈加明顯,此時學生就會很難理解與學習,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在物理方面學習的自信心,使得學生逐漸喪失在物理方面學習的興趣點。
1.3 部分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
當前物理教材里面的部分問題,沒有契合這個階段學生的理解水平和在物理方面學習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學內容沒有邏輯性,甚至很多問題和教材無關。對于這種問題只有少部分學生能夠理解,大部分學生都沒有辦法掌握,長此以往,班級學生在物理方面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班級所有學生在物理方面的學習。
2. 預習、自主學習提升探究欲望
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興趣點對于學生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只要學生對某一事物感興趣,就會提起主動性,并將全部的注意力投入到感興趣的事物中。若教師想提升學生在物理方面的自主探究性,首先就要讓學生引起探究欲望。當前初中階段物理教材中的學習內容多為十分有趣的,并且難度適中,主要以自然界探究與日常生活現(xiàn)象探究為主,為此教師就要避免在物理方面的實際教學中進行純理論教學。
例如:在進行小孔成像方面的教學時,以往教師會先開始實驗,在提起學生興趣點后,再趁熱打鐵,進行理論知識學習,雖然這種教學手段會幫助學生提升在物理方面學習的綜合質量,但這種方式還是有所局限,無法進行深一層的教學擴展。為此教師應該在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后,要引導學生提出“為什么”,同時在學生生提出“為什么”之后,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從而總結出物理原理。而不是直接灌輸原理,此時學生一定可以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實現(xiàn)自主探究。
3. 正確認識與定位
科學探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教師通過設計實驗探究活動,使理念得以具體落實。這就要求老師對物理探究課的認識要正確、定位要準確,比如有些老師認為物理探究活動必須要做實驗,只有課堂上有實驗了那才是物理探究課;整堂課沒做實驗就不能稱其為探究課;或者將探究課流于課桌的“合座”。凡是公開課,課室里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座位的擺法,四到六張桌子拼到一起,學生圍桌而坐或者必須到實驗室才能完成,而教師的教法并沒有改變,甚至于有些學生趁機私下講話,做小動作。這實際上將物理探究課流于形式,并不是我們想要的探究課。
4. 明確、細化探究目標
一堂成功的物理探究課,有師生雙邊活動,能夠將知識、操作技能以及學生的思維訓練有機地融合起來,因此必須關注探究目標的落實,將目標細化、具體化,使之具有更強的操作性,便于在教學過程中實施,并隨時反饋。例如:在《電路圖》一節(jié)中,筆者制定了第一課時的如下目標:a. 用一根導線、一節(jié)干電池、一個開關、接亮小燈泡。b. 畫一畫實物圖、電路圖。c. 知道短路是怎么樣一回事?顯然這樣的目標更具體、易操作,便于開展有效的探究。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液體的壓強》一節(jié)中,一位老師的探究目標:a. 會用壓強計測出液體內部不同深度的壓強,并得出規(guī)律。b. 舉出三個生活中液體壓強的實例。另一位老師的探究目標:a. 培養(yǎng)學生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b. 知道液體壓強的特點。不難看出,前者的目標更具體,更符合新課程理念,教學中更易落實,探究效果會更好。
5. 既要動手,更要動腦
現(xiàn)在的物理探究課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調動學生的智力參與。聽了一些新課程理念下的公開課,課堂上都是熱熱鬧鬧,教師滿堂放課件,學生滿堂合作、討論,其實效果到底如何呢?學生到底有沒有動腦筋?思維訓練是否得到發(fā)展?學生只要動手操作了是否就意味著他主動參與了?比如在講授人教版九年級《歐姆定律》的課堂中,要學生探究電流、電壓、電阻三者之間的關系,學生都很投入,積極做實驗,課堂氣氛也異?;钴S。課后問一位學生:你覺得這節(jié)課有趣嗎?學生回答:有趣。再問:你學懂了嗎?學生說:學懂了,實驗中我的小燈泡比他們的都亮。顯然這節(jié)課的目標根本沒有達成。
物理探究活動強調動手之前先動腦、動口,只有在充分討論、思考的基礎上動手,才能使探究更加有效。因此探究活動必須重視實驗前的思考、交流、討論,使學生明了探究的目標是做什么?我準備怎樣做?為什么這樣做?別人有什么想法我可以參考、借鑒?例如:在《電路圖》一節(jié)學習串、并聯(lián)電路時,學生用一根導線、一節(jié)干電池、一個開關,接亮燈泡后,我又發(fā)給學生一根導線、一個小燈泡,問:你能給剛才的電路上再加一個小燈泡嗎?學生經(jīng)過思考很快動手組成了一個串聯(lián)電路。接下來我又發(fā)給學生一個導線,問:你能在剛才的電路上再加一根導線,改裝成一個新的電路嗎?這里我給學生留給足夠的時間思考,并努力營造愉悅的氣氛,鼓勵學生多想辦法,通過努力學生自行組裝了一個并聯(lián)電路,這是學生懷著巨大熱情、付出許多努力創(chuàng)造出來的成果,在此過程中他們不僅收獲了知識,還體驗了成功。
6. 把握好物理探究的開放度
物理課堂探究畢竟不同于科學家探究,它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而有的探究歷時比較長。把握好探究的開放度還應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問題進行探究,其他問題可作為后續(xù)活動展開,例如: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學生提出了這樣一些假設:長度、質量、粗細、密度、材料、軟硬……如果在課堂上將這些假設一一探究,顯然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教師只探究自己感興趣的,就會挫傷一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好的做法是引導學生抓住主要問題進行探究,其他問題可以通過第二課堂,給學生提供實驗器材,指導他們來研究,這樣就將探究活動從課堂有效的延伸到了課外。
7. 靈活處理物理探究活動計劃
前面筆者提到過要提前預設物理探究計劃,將目標細化,減少盲目性,這樣的物理探究才有針對性,才更加有效。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時物理探究過程的目標又是在不斷發(fā)生變化、不斷生長的。這就要求教師根據(jù)情況做出動態(tài)變化。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用》時,我要求學生課前準備了一堆大小、輕重不同的物體,先猜想它們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再做實驗觀察,結果學生發(fā)現(xiàn)經(jīng)驗和事實產(chǎn)生了矛盾。我適時設疑:是否大的、重的沉?小的、輕的?。繉W生再動手做一做,似乎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本來課前預設的目標就到這里,可是現(xiàn)實情況學生的探究熱情異常高漲。我適時做出調整,引導學生將準備好的材料分成兩組,一組大小相同,輕重不同;另一組輕重相同,大小不同,學生繼續(xù)實驗……這一過程中學生每一環(huán)節(jié)的探究目標層層推進,思維逐漸深入,收獲也是最大的。
8. 不必過分追求物理探究過程的完整性
物理探究是一種多側面、多形式的活動,不是每一節(jié)課都可以完成探究的全過程,有些探究活動只包含了探究的部分要素和特征。這就要求教師要合理處理教材,根據(jù)具體情況側重探究的某一環(huán)節(jié)。
物理探究作為課改的一個亮點,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模式,更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便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如果能真正掌握好,將它落到實處,將會全面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葉飛.初中物理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性探究[J].新智慧,2020(15):85.
[2] 何練.生本理念下初中物理自主探究課堂的構建[J].科普童話,20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