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麗文
內(nèi)容摘要:渡邊淳一的小說《失樂園》以人性為基底,從欲望、情愛、仇恨、本性等角度出發(fā)對人的本質(zhì)進行了更深層次且赤裸的剖析。愛情持續(xù)時間的短暫、婚姻的束縛與人們對激情需求的的長期性之間的矛盾,無論是在二十世紀還是現(xiàn)代都是人們感到困惑和無法擺脫的問題。在作者眼中婚外情同對愛情自以為是的挽留都是享受愛情的無奈和可悲之舉。愛情悲劇下的倫理觀念是否科學,愛情倫理是否符合人性與社會的發(fā)展這些都是當代人們值得深思的問題。
關(guān)鍵詞:《失樂園》 傳統(tǒng)婚姻 愛情倫理 悲劇
傳記小說《失樂園》是在日本家喻戶曉并獲得“紫綬褒章獎”的文學大師渡邊淳一的代表作,小說發(fā)表于1997年2月,是以作者的感情經(jīng)歷為原型,講述了一對因無愛的婚姻而相互吸引的中年男女,逐漸沉溺于激情蕩漾的性愛生活而無法自拔,但迫于傳統(tǒng)觀念以及社會言論壓力的影響而無法光明正大在一起,最終選擇在情愛巔峰之時迎接死亡的愛情故事。人們普遍認為小說中主人公的愛情是骯臟的是違背世俗道德的。然而在我看來,這段感情并沒有大家說的那么不堪,反之它更為純粹和美好,但也正因如此,它同時也是令人感到哀傷的。[1]
由于是根據(jù)作者的親身體會而創(chuàng)作的小說,《失樂園》較為真實的反應了日本二十世紀中后期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當時人們對于愛情的理解與詮釋。書中的“久木”與“凜子”分別代表了社會上兩個不被大眾認可的角色“出軌男”和“第三者”,兩者的愛情則更是遭到了傳統(tǒng)觀念的強烈壓制。本文將重點分析日本二十世紀因傳統(tǒng)婚姻觀而導致的愛情悲劇。
一.他人對“背叛傳統(tǒng)婚姻”的態(tài)度
周邊人對于“婚外戀”的態(tài)度是造成這一悲劇的主要原因。世人的眼光和言論給“久木”和“凜子”造成了不小的壓力。書中對凜子母親以及九木妻子、同事等人的行為言語描寫突出體現(xiàn)了這一點。
凜子的母親:在婚外情被發(fā)現(xiàn)后,凜子依然毫無悔過的堅持要和丈夫離婚和久木廝守,甚至為了離婚主動向外界宣布出軌之事。凜母知道后暴跳如雷,并痛罵她“我怎么會養(yǎng)出如此淫亂的女兒?!辈⑿紡拇撕退龜嘟^母女關(guān)系。對于凜子的母親而言,女兒出軌是家庭的奇恥大辱,況且女兒還是他人家庭的破壞者,這就更加罪不可赦了。她無法面對女兒對于婚姻的兒戲,也更加無法承認自己教育的失敗。父親的去世和母親的怒火讓凜子有種眾叛親離的感覺,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選擇是否正確。
久木的妻子:在得知丈夫出軌后,一向軟弱的文枝逐漸變得堅強起來,并且在深思熟慮之后主動提出了離婚,女兒知佳也主動提出站在母親這一邊。作為妻子,她并沒有像多數(shù)妻子一樣大哭大鬧而是選擇默默承受。她深知丈夫出軌是一件多么丟人的事,這不僅影響其風評,更徹底否定了她作為女人的魅力,心已留不住,所以降低事件的影響是她現(xiàn)在唯一所能做的。這看似是無力的行為,但正是這種無言的反抗給了久木前所未有的壓力。
久木的同事: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在凜子的沖動下,九木的同事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在這種帶有敏感色彩的問題上,多數(shù)人選擇了敬而遠之。回到工作單位的久木發(fā)覺同事們開始有意的疏遠他,并且看他的目光也充滿了鄙夷與唾棄,仿佛他是一個沾有病毒的異類。這種不和諧深深加重了他的抑郁,讓他無所適從。
人是社會性動物,不可能群離所居。同事的疏遠、親人的遠離、人們的唾棄使“九木”和“凜子”感到越發(fā)的孤獨和失意。[2]
二.“傳統(tǒng)婚姻”與“純粹愛情”的沖突
規(guī)矩在日本是一個很受推崇的準則,規(guī)矩就像神的旨意一樣,一旦你破壞了就會受到來自外界或自身的懲罰,從而促使大家步調(diào)一致。但很多時候個人的思想意志和社會意志是有所出入的,當面對沖突時是選擇順從還是反抗是一個重要的抉擇。這就是情與理的沖突。
在當下這個追求快節(jié)奏真性情的時代,婚外戀的頻發(fā)已經(jīng)在逐步威脅家庭的穩(wěn)固,人們越來越不關(guān)注家的意義,而是注重欲望的滿足,因此《失樂園》也應運而生?;橥鈶偾榈某霈F(xiàn)勢必會造成情感與道德的沖突,這是不可避免的,這也是《失樂園》想要表達的意義所在。在《失樂園》中丈夫、妻子、情人三者有著極其微妙的關(guān)系,雖然九木能在凜子身上找到久違的激情與快感,但性欲結(jié)束后對家庭的愧疚、和對妻子的虧欠會瞬間充斥內(nèi)心。
每個人都渴望能擁有一段純粹的不含有任何雜質(zhì)的愛情,九木和凜子也不例外。但都有家室的九木和凜字的愛情自然是與社會道德所相違背的,他們的行為是公然對倫理道德做出挑戰(zhàn)。很多次,久木在激情過后都在想要不就算了吧,再這樣下去會被社會所拋棄的,會徹底陷入無法挽回的境遇的。凜子在母親因為發(fā)現(xiàn)自己出軌從而與自己斷絕關(guān)系后也一度陷入悔恨之中,她經(jīng)常在激情過后喃喃自語到“我們回下地獄的”、“我討厭現(xiàn)在自己不能控制自己,迷失在情欲中”,而且在做愛時還會讓九木鞭打她,以減輕自己的罪惡感。以上的種種行為能不難看出情與里在他們內(nèi)心的糾結(jié),他們無法擺脫理的控制,只能在情欲中釋放和折磨自己。[3]
生活得壓力和平淡使更多的人們開始追求刺激與緊張。渡邊淳一把這一現(xiàn)象放到愛情中后發(fā)現(xiàn),婚姻是人們尋找純粹愛情、限制人性自由的一把枷鎖。它不是一天就會形成的,但同時它也不是輕易就可以擺脫的。在婚姻生活中,想要時刻追隨自己的內(nèi)心就要時刻做好背負沉重代價的準備。
三.“情”與“理”的抉擇
小說中對于主人公心理狀態(tài)的細膩描寫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婚外情帶給了二人一種新的生活體驗,但同時也讓二人陷入了兩難的選擇:要么拋棄現(xiàn)在所擁有的一切、背叛社會、背叛親人選擇與情人雙宿雙飛;要么選擇屈從于傳統(tǒng)婚姻的枷鎖下,放棄對純粹愛情的追求,繼續(xù)在無愛無性的家庭中麻木的生活。一邊是跟隨自己心意、違背世俗道德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的美好理想,一邊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殘酷現(xiàn)實。這種道德問題的選擇,雖說不會像法律問題一樣受到強制性的懲罰,但當選擇結(jié)果與社會道德觀念不相同時,便會受到輿論的譴責與排斥。[4]
閱讀第三節(jié)《落日下》中凜子與九木關(guān)于情愛的對話,我們可以從字里行間感受到真愛的存在,渡邊在描寫時極力倡導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是對感情將就的過完一生。真正的婚姻應該是與愛情相統(tǒng)一的,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愛情往往與家庭矛盾相沖突的。
渡邊淳一所描寫的是在一個節(jié)奏快情感淡的日本社會環(huán)境下的故事,人們每天被金錢所控制,完全忽視了家庭幸福的重要性。每天都在為了他人眼中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斗,時間久了,也就疲憊了。人們決定慢下腳步,認真思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久木和凜子就是這一類人的典型,他們不甘于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自相遇并決定相愛起,他們就離普通人的生活越來越遠了。性愛是久木和凜子找到的新的生活支點,雖然這使他們眾叛親離,但是只有他們自己知道這激情中的樂趣。
四.情愛之歸宿——情死
小說的開篇就開始為結(jié)局的死亡做鋪墊了,凜子從認識九木的那一刻起就下定決心要投身于這場必死無疑的愛情中去了。每次高潮過后凜子都會有意無意的跟九木談起死亡的話題,平靜而絕決。雖然九木不經(jīng)常想這類問題,擔當凜子提起時他也會積極回應并作出義無反顧的樣子。也許在兩個人的激情背后也有一絲悔恨和愧疚吧。
《半夏》中雨中的九木凝望著滑動的雨刷和凜子有這樣一段對話“我咱們和殺人犯也差不多?!薄皻⒘苏l?”“沒殺人,但是使很多人痛苦啊,比如你的夫人、女兒及其周圍的人……”這樣的內(nèi)疚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兩人的激情過后,外界的壓力讓兩人實在無法安心的接受真愛,傳統(tǒng)婚姻的枷鎖時時刻刻牽絆著兩人的步伐。面對社會的指責和家人的悲傷他們感到絕望與痛苦,但是熾熱的愛情又不舍得讓他們放手,愛情的絕決和內(nèi)心的掙扎最終把兩個人推向了死亡的結(jié)局。
“這就是咱們的單程票啊?!弊呦蛩劳龅穆眯袉纬唐本蛪蛄?。“咱們?nèi)ビ螛穲@啦!”這是小說最后的兩句話?!妒穲@》給了我們一場相當殘酷的關(guān)于愛情的思考,傳統(tǒng)的婚姻真的能帶來幸福嗎?我們是否應該摒棄世俗的眼光大膽追求更為純粹的愛情呢?渡邊淳一對于九木和凜子最后的安排把他們的愛情推向了深淵,也把他們的愛情推向了巔峰。殉情是九木和凜子無奈的選擇,也是渡邊淳一無奈的選擇。雖然渡邊淳一的內(nèi)心對于二人的愛情是報有同情和尊重的,但社會的道德枷鎖卻在不是不覺中捆綁著他的價值取向。這樣的結(jié)局在洗禮人們精神世界的同時也在警示人們愛情的圣神不可侵犯。
參考文獻
[1]渡邊淳一.失樂園[M].竺家榮譯.北京:人民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05
[2]孫亞平.在幸福的頂點走向死亡—解讀渡邊淳一的《失樂園》.[J]安徽文學,2016(6)
[3]崔春鵬.人性的殘缺和完滿—試論渡邊淳一《失樂園》.[J]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4(2)
[4]丁燕.重尋生命的價值—讀渡邊淳一的《失樂園》.[J]文教資料,2005(10)
(作者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