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瀛,白錫添,杜安靜
(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廣東 深圳 518038)
5G有非獨立組網(Non-Stand Alone,NSA)和獨立組網(Stand Alone,SA)兩種組網方式[1]。5G NSA網絡語音主要采用VoLTE的解決方案,由4G LTE網絡承載。5G SA網絡的語音解決方案主要有VoNR(Voice over NR)和EPS FB(EPS Fallback)兩種。VoNR是由5G網絡(無線網+核心網)和IMS系統(tǒng)承載語音業(yè)務。EPS Fallback主要指從NR回落到4G LTE通過VoLTE的方式實現(xiàn)語音業(yè)務[2]。在當前5G SA階段,主要采用EPS Fallback方式。在EPS Fallback通話結束后,為保障用戶感知,終端需要快速返回5G NR,即快速回落(Fast Return,F(xiàn)R)。5G SA組網與NSA組網的語音業(yè)務差異明顯,信令承載在NR側,信令面(接入、切換和掉話)優(yōu)化分析需基于NR網絡,無法繼承NSA網絡LTE信令面優(yōu)化,因而需要全新的信令面分析方法來應對語音體驗的挑戰(zhàn)。5G SA路測優(yōu)化中,語音業(yè)務相關的指標主要有EPS FB和FR的成功率與時延等。本文結合實際網絡優(yōu)化經驗,詳細剖析5G SA語音端到端信令流程,總結出5G SA語音端到端的信令分析與優(yōu)化方法。
當5G網絡還沒有部署VoNR時(即NR還無法提供語音業(yè)務承載時),語音業(yè)務采用回落的方式,即EPS FB的方式承載到LTE[3]。EPS FB按照執(zhí)行方式分為基于重定向和基于切換兩種方式。同時,F(xiàn)ast Return也分為基于重定向和基于切換兩種方式。EPS FB和Fast Return業(yè)務判決流程分別如圖1所示。
圖1 EPS FB與Fast Return的業(yè)務流程
EPS FB和FR的業(yè)務流程主要通過制定對應的策略實現(xiàn)。制定策略時需要綜合考慮語音業(yè)務建立時延和數(shù)據業(yè)務中斷時延等因素。
深圳移動5G SA語音策略如下:
(1)EPS FB回落LTE頻點只配置錨點FDD 1800和室分的E/F頻點,同時通過優(yōu)先級+連接態(tài)頻率偏置的設置,確保只有在室內區(qū)域回落到室分的E頻段;
(2)FR策略基于最佳性能考慮,F(xiàn)R返回策略選擇“切換”模式,由于NR4.9主要用于熱點,覆蓋不連續(xù),F(xiàn)ast Return只返回到2.6 GHz覆蓋層。
5G SA語音路測優(yōu)化時如果發(fā)現(xiàn)EPS FB問題,則進入路測信令分析過程。該過程主要是根據路測信令對比EPS FB正常流程進行分析,從而確認導致EPS FB失敗的場景和原因,并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4]。基于切換的EPS FB信令流程如圖2所示。
EPS FB的具體分析信令過程和對應的分析與優(yōu)化方法如下。
步驟1:當UE發(fā)起EPS FB呼叫時,主叫UE發(fā)送ESR后,NR側核實是否成功建立RRC。若未成功,則確認當前NR覆蓋情況。如果覆蓋正常且RRC建立失敗或無響應,則依據NR隨機接入失敗的定位方法分析NR側問題。
步驟2:檢查主叫NR gNodeB側是否發(fā)送測量控制,若未下發(fā)B1測控,則:
(1)檢查對應小區(qū)的移動性開關和EPS FB開關是否開啟;
(2)核查該站點4G鄰區(qū)是否添加;
(3)檢查外部鄰區(qū)頻點的優(yōu)先級是否為推薦的優(yōu)先級策略。
步驟3:UE是否上報B1測量報告,若未上報,則:
(1)檢查小區(qū)的B1測量報告上報的判決周期設置是否正常;
(2)查詢EPS FB門限配置是否合理,避免周邊無符合條件的LTE小區(qū);
(3)檢查對應LTE小區(qū)是否存在弱覆蓋或者小區(qū)故障。
步驟4:檢查NR側是否觸發(fā)NR至LTE的切換或者重定向,若未觸發(fā),則:
圖2 基于切換的EPS FB流程
(1)檢查此小區(qū)是否配置正確的鄰區(qū);
(2)檢查LTE的鄰區(qū)是否存在PCI沖突;
(3)在gNodeB進行信令跟蹤,檢查是否5GC核心網導致的切換命令未下發(fā);
(4)如果所有的鄰區(qū)切換準備都失敗,則根據頻點優(yōu)先級盲重定向至LTE小區(qū)。
步驟5:檢查主叫UE是否在LTE發(fā)起RRC接入,并且成功建立RRC。若未成功,則從LTE側分析RRC接入失敗的具體原因。LTE側的分析方法已較成熟,此處不再贅述。
步驟6:檢查主叫UE是否發(fā)起并完成TAU流程,UE若收到TAU Reject消息,則需要在核心網MME側進行信令跟蹤,判斷TAU Reject的原因。
步驟7:檢查被叫UE是否收到Paging消息,若未收到,則分析此時被叫UE是否有其他流程。如果被叫沒有其他流程但仍舊未收到Paging消息,則需要跟蹤核心網AMF和gNodeB側的信令來定位問題。
步驟8:檢查主叫UE是否成功收到Update/180 ring消息,若未收到,則基于IMS側返回的錯誤碼判斷失敗原因。比如,返回錯誤代碼487,表示IMS側存在異常。
5G SA語音路測優(yōu)化時如果發(fā)現(xiàn)FR問題,則進入路測信令分析過程。該過程主要是根據路測信令對比FR正常流程進行分析,從而確認導致FR失敗的場景和原因,并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基于切換方式的Fast Return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基于切換方式的Fast Return流程
Fast Return的具體分析信令過程和對應的分析與優(yōu)化方法如下。
步驟1:當EPS FB呼叫結束后,檢查主叫LTE側是否發(fā)送B1測量控制。若未下發(fā),則:
(1)檢查對應LTE小區(qū)的移動性開關和Fast Return開關是否打開;
(2)核查站點的5G鄰區(qū)是否添加;
(3)檢查5G鄰區(qū)的異頻頻點和外部鄰區(qū)頻點的優(yōu)先級是否正確配置;
(4)檢查UE的切換策略,即對于存在的QCI,有無設置為必須切換且沒有不能切換的承載。
步驟2:檢查UE是否上報B1測量報告,若未上報,則:
(1)查詢EPS FB門限配置是否合理,避免周邊無符合條件的5G小區(qū);
(2)檢查周邊NR小區(qū)是否弱覆蓋或者小區(qū)故障;
(3)排查UE是否存在問題。
步驟3:檢查LTE側是否觸發(fā)LTE至NR的切換或者重定向流程,若沒有觸發(fā),則:
(1)檢查小區(qū)是否配置外部鄰區(qū);
(2)檢查小區(qū)是否配置鄰區(qū)關系;
(3)檢查NR的鄰區(qū)是否存在PCI沖突;
(4)在eNodeB側進行信令跟蹤,排查是否為5GC核心網導致的切換命令未下發(fā)。
步驟4:檢查主叫UE是否在NR發(fā)起RRC接入,并且成功建立RRC。若未成功,分析此時NR側的覆蓋、干擾以及容量等情況,按常規(guī)流程分析NR側的RRC接入問題。
步驟5:檢查主叫UE是否發(fā)起注冊更新流程和注冊更新消息是否完成。UE若收到注冊更新失敗消息,則需要在核心網AMF側進行信令跟蹤,判斷更新失敗的原因。
5G SA語音EPS FB流程復雜,涉及終端、4G基站、5G基站、4G核心網、5G核心網以及IMS域等。EPS FB接入時延分析主要基于終端側信令流程分為多個不同階段。信令包含SIP消息和L3信令部分。EPS FB接入時延分段及各段的典型值如圖4所示,分為T1~T7共7個階段,總典型值為4 s左右。
圖4 EPS FB時延流程分段
針對呼叫建立時延問題,采用流程分段來分析。
(1)T1段(起呼),從主叫起呼到B1測量控制下發(fā)。
主要信令過程包括:
①NR側RRC Request到NR側Invite,主要為UE在idle狀態(tài)下發(fā)起業(yè)務,先進行RRC建鏈過程。它主要核查是否存在空口覆蓋或者干擾等原因導致空口丟包等。
②SIP消息Invite到SIP消息100 Trying。該過程在P_CSCF收到主叫的invite消息后,先給UE發(fā)送100 Trying,然后再與PCF交互。
③SIP消息100 Trying到B1測量控制下發(fā)RRCReconfiguration。主叫側收到100 Trying后,網絡側P_CSCF(SBC)向5GC、gNodeB請求專有承載的建立。gNodeB根據配置,拒絕QCI=1的建立并觸發(fā)EPS FB的流程。此時gNodeB向UE發(fā)送B1測量控制消息,若該過程時延較大,主要在P_CSCF(SBC)、SMF、AMF以及gNodeB上進行抓包分析,重點關注SMF與AMF處理流程。
(2)T2段(測量),從B1測量控制下發(fā)RRCReconfiguration到B1測量上報Measurement Report。如果此段時延比較大,主要原因為UE內部對外部信號測量機制導致,包括終端原因、無線覆蓋弱以及異頻頻點配置不合理等[5]。
(3)T3段(切換判決),從B1測量上報MeasurementReport到切換命令MobilityFromNRCommand。該段時延主要涉及gNodeB收到B1測量報告后選擇切換目標小區(qū),通過AMF、N26接口、MME以及eNodeB預留切換資源,且可通過單用戶抓包分析定位處理過程中時延較長的點。
(4)T4段(回落),從收到切換命令Mobility FromNRCommand到發(fā)送TAU請求。
①切換命令到切換完成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主要是切換執(zhí)行階段。如果時延較長,主要考慮空口因素導致的時延增加,如覆蓋陡降等場景。
②切換完成到TAU Request,此段主要為UE在LTE側入網過程中接入、UE能力查詢階段。此過程要考慮空口的覆蓋、干擾影響的時延,還需要考慮無線與核心網交互之間是否帶來額外時延。
(5)T5段(TAU),從TAU Request到TAU Complete。若此段時延較大,主要在于核心網側,可在5GC核心網的AMF、SMF網元跟蹤數(shù)據包進行分析。
(6)T6段(被叫建立),從TAU Complete到183 Session Progress。若此段時延較大,主要為被叫側引入,可以查看被叫側UE是處于Idle狀態(tài)還是處于Connect狀態(tài),以及被叫P_CSCF與PCF之間的交互時延等。
(7)T7段(振鈴),從183 Session Progress到180 Ring。它主要為主被叫媒體面編解碼協(xié)商的過程與SIP信令面的交互。此段弱時延較大,要關注主被叫UE和主被叫P_CSCF(SBC)對編解碼處理的時延,以及排查主被叫空口是否由于覆蓋、干擾、切換等因素導致時延變大。
在深圳移動SA語音性能攻堅優(yōu)化中,應用SA端到端信令面分析與優(yōu)化的方法,識別出4個維度12類問題,并從語音策略、端到端流程和基礎網絡(鄰區(qū)、NR/FDD1800質差)3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提升,使得SA語音整體指標達成目標。
經過11輪測試優(yōu)化,SA語音信令端到端優(yōu)化效果如下:
(1)EPS FB接通率從81%提升到99.69%,解決的典型問題包括:
①因5G至4G重定向TAU拒絕導致EPS FB失敗,MME完成升級后已解決;
②修補全網5G至4G鄰區(qū)1萬余條,解決了200多個由于鄰區(qū)漏配、PCI混淆以及鄰區(qū)一致性等問題導致的EPS FB失敗問題;
③通過RF調整優(yōu)化FDD1800質差問題點200多個,提升EPS FB回落成功率;
④因5GC、DNS數(shù)據不全導致語音建立失敗,定位核心網問題約10多個。
(2)EPS FB時延達標率從96.46%提升年到98.45%,典型經驗與優(yōu)化措施包括:
①EPS FB由切換模式改為盲重定向模式,時延提升約250 ms,并全網推廣;
②鄰區(qū)乒乓切換優(yōu)化,即全網優(yōu)化乒乓切換問題點150多個,減少切換時延約1 s;
③通過RF調整優(yōu)化回落至FDD1800質差小區(qū)的問題點200多個,降低回落時延;
④升級網絡版本解決流程沖突導致的EPS FB時延大。
(3)Fast Return返回時延從7 s減少到1.3 s,解決的典型問題包括:
①2.6 GHz與4.9 GHz多頻組網問題,通過調整策略讓FR不再返回4.9 GHz,降低FR時延;
②NR質差問題,通過RF優(yōu)化解決NR質差和弱覆蓋問題約200多個,降低了FR時延。
深圳示范網格SA語音指標11輪優(yōu)化指標提升過程情況如圖5所示。
圖5 深圳示范網格SA語音11輪優(yōu)化指標提升情況
語音業(yè)務是5G SA網絡的基本業(yè)務之一。在SA網絡商用之前,通過遍歷測試充分發(fā)現(xiàn)并解決網絡問題是網絡優(yōu)化的主要手段,有效保障語音“打得通,聽得清,不掉話”體驗,是5G SA語音網絡建設的里程碑。本文介紹了SA語音EPS FB和Fast Return的業(yè)務流程與策略,結合實際網絡優(yōu)化經驗,剖析了EPS FB和Fast Return的端到端信令流程。針對信令過程中的各種失敗問題和時延問題,詳細分析可能的原因和優(yōu)化措施,提出了一套5G SA語音分析與優(yōu)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