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勝群
人之所以是高級動物,其中之一,就是人的生活非常有情趣,比如“開涮”。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開涮”一詞:戲弄人,開玩笑。
生活中,親友之間,同事之間,影視劇中,文學(xué)作品里,幾乎處處都可見“開涮”。
當然,“開涮”要有分寸,尤其是熟悉的人之間,過分了,容易引起“被戲弄”的人不高興。
但拿歷史人物“開涮”,則不必顧忌太多。于是,有的歷史人物,就難免成為“開涮”的對象。比如宋康王。
宋康王(?―公元前286年),戰(zhàn)國時期宋國最后一任國君,外表“面有神光”,而且還有力氣,“能屈伸鐵鉤”。在位期間,對外窮兵黷武,對內(nèi)嚴酷暴虐,周圍諸侯稱之“桀宋”。內(nèi)外樹敵的黑暗統(tǒng)治,終于導(dǎo)致內(nèi)亂,公元前286年,齊國舉兵滅宋。宋康王出亡,死在魏國的溫邑(今河南溫縣)。
史書中,有關(guān)宋康王的記載不多,有的還存在真假有無的疑問。而有的記載,純粹是在拿宋康王“開涮”,把他當成了政治笑柄。
戰(zhàn)國末期呂不韋組織門客撰寫的《呂氏春秋》,是這樣“開涮”宋康王的:齊國攻打宋國,宋康王便派人去偵察情況。偵察人員回來如實報告說:“齊國的軍隊打進來了,老百姓都嚇壞了。”聽到這一情報,那些整天圍著宋康王歌舞升平溜須拍馬的大臣,馬上對宋康王說:“我堂堂大宋天下無敵,小小齊國哪里敢來冒犯?這個情報,是膽小鬼捏造的!”于是,“宋王因怒詘殺之”——把偵察員殺了。第二個偵察員急急忙忙回來,也如實報告齊國的軍隊逼近,也惹惱了宋康王,掉了腦袋。
說真話掉腦袋,誰還敢說真話?所以,第三位偵察員明明看到齊國的軍隊快要兵臨城下了,卻向宋康王報告說:“殊不知齊寇之所在,國人甚安?!薄獕焊蜎]有什么齊國軍隊,老百姓都安居樂業(yè)呢!此話正中下懷,宋康王一高興,賞了第三位偵察員很多金子。該人拿到金子,急忙逃到別的國家,過上了吃喝不愁的好日子。宋康王呢?一看齊國軍隊排山倒海般殺來,“王自投車上馳而走”——自己坐上馬車逃跑了。
繼呂不韋之后,明朝的劉基寫了一部《郁離子》,其中一段,也拿宋康王“開涮”:“宋王偃惡楚威王,好言楚之非,旦日視朝,必詆楚以為笑。”——宋康王十分厭惡楚威王,非常喜歡聽大家說楚國一團糟的壞話。于是,不僅宋康王周圍的人以詆毀楚國爭寵,連到宋國旅游的外國人,也都知道宋康王的喜好,“于是,行旅之自楚適宋者, 必構(gòu)楚短以為容”——入鄉(xiāng)隨俗,也說楚國一團糟的壞話。你看,連外國人都知道楚國一團糟,宋國一派大好。宋康王一興奮,下令向楚國開戰(zhàn)!
大夫華犨一看,這不是以卵擊石嗎?趕忙勸阻:“論實力,十個宋國,也抵不上一個楚國,可不能開戰(zhàn)呀!”怎么,長敵人志氣,滅自己威風(fēng)?宋康王大怒,要懲治華犨這個吃里爬外的賣國賊——“王怒, 華犨出奔齊。明年,宋復(fù)伐楚,楚人伐敗之,遂滅宋?!比A犨出逃,楚宋開戰(zhàn),宋亡。
其實,歷史上的宋康王,“嘗東敗齊,南敗楚,西敗魏,又滅滕”,也曾稱霸一方,不至于昏庸到連殺偵察員的地步。但“開涮”既然是“戲弄”,便可以夸大其事?!把嗌窖┗ù笕缦保?夸大如同放大,讓人們看得更清晰,更鮮明,更深刻——因為你是“桀宋”之君,喜歡被人吹捧,聽不得真話,容不得不同意見,這一點,千真萬確,一點兒也沒冤枉你。
呂不韋是秦國丞相,既有政治頭腦,又有經(jīng)商心機。散盡家財幫助在趙國為人質(zhì)的嬴異人,后來,異人繼位為秦莊襄王。《呂氏春秋》吸取百家之長,形成一套完整的國家治理學(xué)說。而劉基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明朝的開國元勛,所作的《郁離子》,是一部為后世立言的名作。兩位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著書立說,絕非是簡單地拿宋康王“開涮”,而是在說明治國理念——要近賢人,遠小人;要允許別人說真話,自己也要聽真話。
“開涮”有益,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