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茂之
在戰(zhàn)勝新冠肺炎病毒反彈的捷報聲中,在奪取脫貧攻堅全國勝利的歡呼浪潮里,在送走玉鼠迎來金牛的浩蕩春風之際,我們又迎來了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8周年紀念日。
58度寒來暑往,這一光輝題詞由橫空出世、振聾發(fā)聵,到穿云破霧、激濁揚清,再到光芒萬丈、惠益大地,以不可辯駁的事實證明:雷鋒是崇高的楷模,是中國的驕傲。領袖關于向雷鋒學習的號召,是引領人民、敦促社會走進崇高、擁有崇高、建設崇高國家的燈塔和高帆。
1963年3月5日的新華社、《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3月2日出版的《中國青年》均發(fā)表了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隨即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了學習雷鋒的高潮。在相當長的時段里,“人人學雷鋒,爭先做好事”蔚然成風,“熱愛祖國,服務人民”達成共識,老祖宗渴求的“夜不閉戶、路無拾遺”的景象遍布中國。后來,在市場經濟大潮逐漸形成的過程中,西方反華勢力的反動思維趁虛而入、掀風聚浪。形成了一種“恥言理想、蔑視道德、拒斥傳統(tǒng)、躲避崇高、不要規(guī)則、怎么都行”的社會思潮,把“為人民服務”扭曲成“為人民幣服務”,把“集體主義”演變?yōu)椤凹w謀利”,把“無私奉獻”丑化為“無利不干”,等等。一時間“雷鋒叔叔不見了”,或者是發(fā)出“雷鋒三月來四月走,誰給雷鋒安戶口?”的呼聲。顯然,這些現(xiàn)象違背了老一輩革命家的意愿,違背了共產黨人的宗旨,也違背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背叛了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精神。
毛主席當時的秘書林克曾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毛主席題詞后說,學習雷鋒,不單是學習他哪一方面的優(yōu)點,也不是學習他做的哪一兩件好事,而是學習他長期一貫的做好事、不做壞事,學習他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雷鋒要講實效,不要搞形式主義。不但群眾學、干部學,領導也要學。這樣,才能形成好的風氣?!?/p>
在題詞后三年,毛主席又一次號召“學習白求恩、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皩W習白求恩”,無疑是毛主席在紀念白求恩一文中,號召人民要學習白求恩“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即一個崇高的人。這里,把雷鋒和白求恩放在一起,也就是明確指出,雷鋒和白求恩都是崇高的人,他們都具有崇高的精神和行為以及崇高的影響力。
崇高,是一切美好的總稱,又引領、敦促一切成長為美好;崇高,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恒魅力,任何霧障和陰霾是阻擋不住的。
前文說到的“雷鋒叔叔不見了”的怪象,固然很嚴重,但也只是局部性、表面性的現(xiàn)象,而實際上黨中央、國務院推動落實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風吹浪打未動搖;真正的共產黨人、正直的炎黃子孫,追求崇高未停步。一些學習雷鋒甚至用雷鋒冠名的團隊,仍然活躍在某個地域和行業(yè)里;一些領導未讓浮云遮望眼,只緣雷鋒崇高情。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號召全省黨員、干部“牢固樹立五種崇高情感”,其中第二種就是“要學習雷鋒同志的幸福感。他雖然只活了22歲,但他說:‘什么是幸福?為人民服務就是最大的幸福。”此外,還有鄧小平的情懷感,孔凡森的境界感,鄭培民的責任感,錢學森的光榮感。在每種情感前面都冠以了崇高二字,讓人民加深了對崇高的理解。
崇高,顧名思義是崇敬高尚。辭海里解釋為:一是雄偉、高大;二是美學名詞,即通常說的“壯美”。一種美的對象,具有形象上或精神上的偉大的特點,令人驚心動魄、向往神馳,是為崇高。雷鋒的崇高,就表現(xiàn)在他的精神和行為上。
《西漢書·楊震傳》中說:“崇高之位,憂重責深矣;”雷鋒雖然從未在重要的權位上,但他時刻想到“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隨時準備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保護我們偉大的祖國”,這不是憂重責深之崇高嗎?古羅馬美學家朗吉努斯說:“崇高就是偉大心靈的回聲”,雷鋒“把有限的生命投身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這不是偉大心靈的展示嗎?東方學者秋鶴認為“崇高是優(yōu)秀人格的體現(xiàn)”,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并且做了好事不留名,這不是優(yōu)秀的人格嗎?
世界公認的崇高典范周恩來總理,繼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后,題寫了“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這既是對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的解讀,又是具象化了雷鋒精神,而這每一條不都是崇高嗎?
被國家有關部門批準、正式注冊的北京走進崇高研究院,在建院初期就把雷鋒列為崇高的典型,同時把崇高的內涵和外延歸納為:“崇高,真純的情感,偉大的精神,高尚的行為,神圣的使命,無私的奉獻,無形的規(guī)范,人類共同崇尚的美德,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既體現(xiàn)在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上,又滲透到平凡實際的生活里,更凸顯在天塌地陷的災難中;一旦占有主導地位,就會釋放出撼人心魄之光華,形成催人奮進乃至排山倒海之威力,鍛鑄真、善、美之輝煌?!币源藢φ绽卒h短暫而光輝的一生,不是與崇高內涵均對應、外延足證明嗎?單從“人類共同崇尚的美德”來看,美國西點軍校掛上雷鋒像、開辦雷鋒課不也是有力的證明嗎?至于崇高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動力”,已為58年學雷鋒的歷史所證明,凡學雷鋒形成高潮時,社會風氣則明顯好轉、社會文明則明顯進步;反之,則明顯倒退,社會便急切尋找、呼喚雷鋒。
為更深入廣泛而強力地推動弘揚雷鋒精神一樣的崇高,該院還創(chuàng)造并實施了哲學新理念“走進崇高”;“走進崇高,就是趨步進入真善美之境界,彰顯自身崇高,履行職責崇高,學習他人崇高,弘揚社會崇高,研究崇高之道,鼓蕩崇高之風。用崇高規(guī)范自身,以實現(xiàn)人格優(yōu)秀、社會和諧、祖國強盛、人類美好?!?/p>
對照毛主席“向雷鋒同志學習”的題詞與雷鋒精神,不難看出毛主席就是號召我們走進崇高,擁有崇高。而雷鋒在他步入軍營、步入社會的征程里,始終是走進崇高并擁有了崇高。因此,我們不能不說他是崇高的楷模。
尤令人欣喜的是:雷鋒矯正了一些人對崇高的誤解和偏見。說什么“崇高高不可攀”“崇高虛無縹緲”“崇高太高,不是一般人可為”等。緬懷雷鋒的一生,縱觀學雷鋒的隊伍,誰又能覺得雷鋒是在云中霧中呢?正如雷鋒在我們身邊、在我們中間一樣,崇高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我們心里。只要你認真學習雷鋒,你就能成為郭明義一樣的現(xiàn)代雷鋒;只要你走進崇高,你就會擁有崇高。無數(shù)學雷鋒的實踐已經證明:如“人皆可堯舜”一樣也“人皆可雷鋒”,同樣,也皆能擁有崇高。雷鋒是崇高的楷模,而又是走進崇高的典型和先鋒。
研究、推廣雷鋒精神的專家、《雷鋒》雜志總編輯陶克將軍深諳此道,他在崇高研究院十年院慶時,特別送了一幅精致的雷鋒畫像作為賀禮。
綜上所述,無論是領袖的號召,還是圣賢的高論或是社會的輿論,更有雷鋒的實踐和社會的影響都足以證明:雷鋒的思想是崇高的思想,雷鋒的精神是崇高的精神,雷鋒的行為是崇高的行為。雷鋒短暫的一生就是對崇高形象生動的解讀,雷鋒就是崇高的楷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雷鋒是一個時代的楷模,雷鋒精神是永恒的?!薄拔覀兗纫獙W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xiàn)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夏一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