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榮
人格是人的心理特性,而進食行為是我們最為基本的生理需求。那么人格與美食之間是否存在一些交叉、重疊的“軌跡”呢?
九型人格,被斯坦福大學(xué)設(shè)立為選修課,九型人格所描述的每種人格都有自己的特點,對外界反應(yīng)的回應(yīng)方式不盡相同。
第一種被稱為完美型人格,堅持凡事都要有規(guī)則。擁有該類人格的人對待每件事都力求完美,高度自律,很少為了自己而放棄責(zé)任。這類人看起來比較死板,不太懂得變通,心理學(xué)稱之為一號人格。這類人多喜歡吃一些肉類和高脂肪的食品。
第二種是助人型人格,即二號人格,最大的特點就是善解人意、熱心助人。他們與人相處時會積極主動考慮他人的處境,會對陷入困境的人施以援手,他們在戀愛中容易失去自己,這樣的人很受歡迎,卻也比較容易被忽視。這類人的飲食習(xí)慣較為清淡。
第三種是成就型人格,顧名思義,就是有較強的事業(yè)心,他們往往對成就有很高的追求,成就感是他們一生的追求。他們看起來不好相處,實際上內(nèi)心脆弱,害怕受傷,但強烈的成就欲望并不允許他們展現(xiàn)出脆弱的一面,于是自信成了他們的標(biāo)簽。這類人喜歡酸味的美食。
第四種是浪漫主義人格,最大的特點是感情豐富,容易情緒化。這類人的內(nèi)心世界豐富多彩且充滿幻想,注重個性,追求與眾不同。也許是過于自我,他們本身不注重功利,最大的渴望便是他人的了解,但很可惜,他們最大的苦惱就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們。這類人喜歡吃口味較重的零食,對煮、燉的食物也情有獨鐘。
第五種,我們可以稱之為觀察者,他們喜歡探求未知事物,對知識有著狂熱的追求。這種人善于隱藏自己的情感,對待事情沉著冷靜,但若真的遇到事情,反而會退縮,由此得了“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的標(biāo)簽。這類人的口味偏咸。
第六種是疑惑型人格,我們可以稱之為質(zhì)問者。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多疑,內(nèi)心充滿不安。他們也時常懷疑自己,渴望得到別人對自己的肯定支持。這類人喜歡低卡路里和低蛋白的食物,比較鐘情于水果。
第七種是活躍型人格,又可以稱之為享樂主義者,他們樂觀好動,不喜歡束縛。一定程度上而言,他們屬于未來導(dǎo)向者,能夠根據(jù)變化的因素不斷調(diào)整自己。他們做事更注重過程帶來的愉悅感而不是結(jié)果帶來的成就感,“好玩”才是他們的原則。有時候,他們會比較自我,不太在意他人的感受。這類人在主食的選擇上“獨寵”大米,善于自娛自樂。
第八種是領(lǐng)袖型人格,即支配型人格。他們往往比較獨斷,對于任何人、任何事都直截了當(dāng),喜歡對自己身邊的事物享有支配的感覺,他們天生專斷,不考慮別人的感受,也不會在乎別人不喜歡自己,他們認(rèn)定的事情很難改變,對于他們來說,掌控某些東西的感覺遠(yuǎn)勝一切。這類人偏愛肉食,精力旺盛。
第九種是和平型人格,他們是和平使者,尤其害怕沖突,對待別人總是能忍則忍,凡事從不強求。面對身邊的沖突,他們善于幫助雙方“化干戈為玉帛”,但他們不喜歡做任何決斷,不喜歡得罪人,熱衷于做和事佬。在人際關(guān)系中,他們比較被動,相信一切事情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對于這種隨遇而安的性格,面食是最好的美食伴侶。
九種人格各有不同,所傾心的美食也各有差異,你喜歡哪一類食物,又是哪一種人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