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華,韓建芳,劉文花,李華華,王寧寧(通訊作者)
(1 青海省人民醫(yī)院腎內(nèi)科 青海 西寧 810000)
(2 青海省康樂醫(yī)院呼吸心血管科 青海 西寧 810000)
腎性骨病是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又稱為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是由于長期血液透析,導(dǎo)致機體鈣磷代謝紊亂而發(fā),屬于代謝性骨病。血液透析時間越長,腎性骨病的發(fā)病率越高,嚴(yán)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zhì)量,且較難根治[1]。病理研究顯示,甲狀旁腺功能亢進(jìn)所引發(fā)的纖維性骨病是本病主要的發(fā)病機制,以骨重建紊亂、骨營養(yǎng)不良為主,患者可出現(xiàn)明顯骨痛癥狀,長期發(fā)展易發(fā)骨折及骨骼畸形,且患者多伴有iPTH 水平升高,易引起心血管及軟組織鈣化,進(jìn)一步增加骨骼肌酸脹感、皮膚瘙癢等癥狀[2]。臨床可供選擇的治療手段不多,大多通過對癥治療,延緩病情進(jìn)展,延長生存時間。高通量血液透析能夠提升血液凈化效果,有效清除機體內(nèi)潴留的中、大毒性分子,降低iPTH、P3-等水平,達(dá)到糾正腎性骨病營養(yǎng)不良癥狀的目的[3]。本研究進(jìn)一步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療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現(xiàn)匯報如下。
將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療的100 例腎性骨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50 例,男22例,女28例,年齡51~80歲,平均年齡(62.4±8.5)歲;對照組50 例,男21 例,女29 例,年齡52 ~79 歲,平均年齡(62.7±8.2)歲;所有患者均有慢性腎衰竭病史,血液透析治療時間≥3 年,現(xiàn)經(jīng)四肢骨骼X 線及腎功能檢查確診為腎性骨病, 存在明顯的肌肉酸脹、骨骼疼痛、軟組織鈣化等癥狀,甚至出現(xiàn)骨骼畸形;排除凝血功能障礙或有出血傾向、嚴(yán)重感染、嚴(yán)重心腦血管并發(fā)癥等;對比兩組的年齡、性別等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知情同意。
對照組行常規(guī)血液透析治療,采用費森尤斯4008S型透析機,費森尤斯F7 聚砜膜透透析器,面積為1.6m2,選用碳酸氫鹽透析液,低分子肝素鈉抗凝,設(shè)定血流量200 ~25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鈣濃度1.5 mmol/L,4 h/次,3 次/周。觀察組使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療,采用費森尤斯4008S 型透析機,費森尤斯FX60 聚砜膜透析器,面積1.4 m2,超濾系數(shù)46 mL/(h·mmHg),選用碳酸氫鹽透析液,低分子肝素鈉抗凝,設(shè)置血流量300 mL/min,透析液流量800 mL/min,鈣濃度1.5 mmol/L,4h/次,2 次/周[4]。
顯效:治療后骨痛、肌肉及關(guān)節(jié)痛、皮膚瘙癢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治療后骨痛、肌肉及關(guān)節(jié)痛、皮膚瘙癢等癥狀明顯減輕;無效:治療后骨痛、肌肉及關(guān)節(jié)痛、皮膚瘙癢等癥狀無好轉(zhuǎn),甚至加重[5]。
治療前后檢測各項血清因子,包括Ca2+、K+、P3-、iPTH、β2-微球蛋白等,使用奧林巴斯AU400 型血生化分析儀檢測;評估骨痛變化,包括骨痛范圍、骨痛程度、骨痛頻率3 項,每項0 ~3 分,得分越高癥狀越嚴(yán)重。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0%(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觀察組治療后P3-、iPTH、β2-微球蛋白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治療后Ca2+、K+水平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因子水平比較(± s)
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Ca2+(mmol·L-1) K+/(mmol·L-1) P3-/(mmol·L-1)觀察組 50 治療前 2.07±0.15 4.79±0.68 2.88±0.14治療后 2.37±0.18 3.81±0.34 1.92±0.10對照組 50 治療前 2.08±0.16 4.80±0.71 2.87±0.12治療后 2.34±0.19 3.83±0.32 2.62±0.11 t兩組治療前比 0.163 0.147 0.151 P>0.05 >0.05 >0.05 t兩組治療后比 0.201 0.199 3.478 P>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時間 iPTH/(pg·mL-1) β2-微球蛋白/(mg·L-1)觀察組 50 治療前 524.65±176.89 21.04±6.59治療后 307.42±105.71 10.07±3.44對照組 50 治療前 524.78±180.13 21.08±6.72治療后 519.86±176.42 19.23±5.90 t兩組治療前比 0.294 0.223 P>0.05 >0.05 t兩組治療后比 6.249 4.983 P<0.05 <0.05
觀察組治療后骨痛范圍、骨痛程度、骨痛頻率等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骨痛各評分比較(± s,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骨痛各評分比較(± s,分)
組別 例數(shù) 骨痛范圍評分 骨痛程度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2.28±0.31 0.87±0.25 2.11±0.36 0.79±0.24對照組 50 2.31±0.32 1.89±0.30 2.09±0.38 1.58±0.32 t 0.205 3.548 0.189 3.297 P>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shù) 骨痛頻率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0 2.23±0.42 0.83±0.21對照組 50 2.24±0.45 1.70±0.25 t 0.164 3.386 P>0.05 <0.05
腎性骨病是維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見并發(fā)癥之一,機體骨代謝紊亂,骨營養(yǎng)不良,Ca2+、P3-以及活性維生素D 代謝失調(diào),酸堿平衡紊亂,最終引發(fā)骨組織病變。同時,維持性血液透析可繼發(fā)甲狀旁腺功能亢進(jìn),導(dǎo)致血清iPTH 水平升高,而血清P3-升高也會影響甲狀旁腺功能,進(jìn)一步損傷骨骼、造成鈣磷代謝異常,還增加了心血管疾病風(fēng)險[6]。
高通量血液透析是有效的血液凈化手段之一。與常規(guī)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的血液凈化能力更強,具有較強的吸附性,相容性好,機械功能強大,能夠清除大、中、小分子量的毒素,有效避免了毒素在體內(nèi)的蓄積,有助于恢復(fù)骨代謝,預(yù)防并糾正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癥狀[7]。臨床研究證實,P3-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jìn)的發(fā)生發(fā)展中有重要作用,P3-水平升高,可促進(jìn)iPTH 的大量合成和釋放,而iPTH 在體內(nèi)的蓄積是造成骨性疼痛的主要原因[8]。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iPTH,從而快速緩解臨床癥狀。其借助高通量血液透析膜的超濾功能,達(dá)到較好的分子擴(kuò)散性能及水力學(xué)通透性,確保了更多大分子毒素濾出至透析液中,實現(xiàn)對流性及彌漫性清除毒素的效果。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有效率為94.0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8.00%(P<0.05);觀察組治療后P3-、iPTH、β2-微球蛋白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但兩組治療后Ca2+、K+水平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治療后骨痛范圍、骨痛程度、骨痛頻率等的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證明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增強血液凈化效果,對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力強,能有效改善骨代謝,減輕骨痛。
綜上所述,高通量血液透析方式治療腎性骨病的臨床療效確切,能有效清除P3-、iPTH、β2-微球蛋白,糾正骨代謝紊亂,緩解骨痛,值得在臨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