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寧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小規(guī)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中小企業(yè)寬帶和專線平均資費再降10%,進一步的減稅和降費將進一步減少整個實體經濟和中小企業(yè)的壓力,釋放出整個經濟的活力。而城鎮(zhèn)新增就業(yè)1100萬人以上和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保持在3%左右,既保證了整個就業(yè)和收入的穩(wěn)定增長,同時又讓通貨膨脹不會明顯地超出預期,以此保證我們老百姓手中的票子不會“毛”了,整個居民收入的購買力能保持在一個相對比較穩(wěn)定增長的趨勢。
此外,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又再次提出了關于醫(yī)療、教育、住房等涉及民生的概念,體現出隨著整個中國經濟結構的進一步深化和調整,更多關注民生,更好地為居民提供安全墊,增加居民家庭的消費信心和消費實力,可以說是下一階段乃至整個十四五推動中國經濟進一步可持續(xù)、高質量發(fā)展的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工作。
而關于環(huán)保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北方地區(qū)清潔取暖率達到70%”,表現出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保護和生活質量之間更好地平衡關系。我們看到目前經濟工作中越來越強調青山綠水、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綠色發(fā)展,這些舉措會體現在財政的資源分配和投資側重方面,下一階段整個科技進步的核心領域方面,以及我們整個居民生活的消費習慣方面。
近期有關通脹預期和經濟政策轉向的討論頗多,事實上從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央行年度工作會議,都特別強調了避免經濟政策出現急轉彎,一方面向市場傳遞了政策轉向的信號和趨勢,但同時又強調不會出現急轉彎,或者說不會出現過度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收緊。
在過去十年的量化寬松的過程中,并沒有出現特別明顯的CPI的上升,而這個通貨膨脹其實是過去十年美國或者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央行一直在尋求的一種政策目標或者中介,這本身并不是一個特別可怕的現象,但是它的重要影響可能在于對中長端利率的預期產生很大的影響,而中長端的利率又會對全球的資產價格形成比較大的影響,這也就是為什么近期這段時間市場特別是在資本市場的情緒出現了一個比較大的調整。但這并不意味著短期會在國內出現這么明顯的一個轉向,原因在于第一中國在去年控制疫情的時候并沒有像西方各國投放這么多的流動性和刺激政策,第二中國整個經濟增長恢復的速度和潛力還是比較健康的,所以我認為政策制定者也會是非常微妙在把握平衡,第三這段時間整個股票市場因為國內和國際的情況出現了一定的調整,而這其實仍然是一個相對健康的調整,并不是一個階段性市場的頂端,仍然對今年整體資本市場走勢持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
對于國內通脹預期還有兩個額外的信息,其一是最近出現一個比較明顯的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價格上升,事實上這是和整個全球經濟后疫情時代復蘇有很緊密的關系,這并不是一個特別需要擔心的領域。其二大家可能比較擔心會出現輸入性的通脹,隨著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上升,會推動其他中下游產品的價格上升,這個顧慮確實存在,但是一般這個傳導機制會有一個半年到一年的周期,這種輸入型的通貨膨脹并不會馬上的發(fā)生。因此,從這一點來講,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可能不只是簡單地盯準CPI,可能也會把資產價格當作調控的一部分的目標,那么這可能也會對于整個市場的預期和估值體系的中樞產生更中長期的結構性影響。(摘編自新浪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