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辰
(陜西格瑞環(huán)境治理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00)
高速公路是連接不同區(qū)域的經濟脈絡,作為國家重要的基礎設施,高速公路的建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qū)社會經濟水平發(fā)展的標準之一。然而,隨著高速公路的大力建設,周邊的原始景觀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改變,生境破壞嚴重。合理地對高速公路進行綠化設計不僅能提升一定的景觀效益,還有一定的生態(tài)修復功能。中國國土幅員遼闊,考慮到地形、氣候、土壤、植被等原因,在不同區(qū)域用地高速公路的建設方案不同,其景觀綠化設計方法也多種多樣。本文針對廣西地區(qū)的高速公路,基于地域特色對其景觀綠化設計方法及其施工要點進行探究。
除了高速公路綠化的一般設計要點,基于地域特色對廣西地區(qū)高速公路景觀綠化進行研究必須要考慮到廣西的地域特征。下面從地形地質、氣候降水以及人文資源三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廣西位于我國西南部云貴高原的東南邊緣、兩廣丘陵西部,總體呈現“高山圍攏,丘陵起伏,盆地居中”的地形特征,最高海拔2100 多米,山體呈北高南低走向。山地約占廣西土地總面積的39.7%,故廣西多山,山地丘陵眾多,地形復雜。除此之外,廣西地表構成成分主要是碳酸鈣質巖,容易受到外界侵蝕。由于受地形、地貌與地質的影響,廣西地區(qū)地表容易發(fā)生水土流失,土壤相對貧瘠。因此,在高速公路景觀綠化的設計中要考慮到水土流失現象和土壤貧瘠對綠化植物的影響。
廣西大部分區(qū)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南側少部分區(qū)域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濕潤,日照時間充裕,溫度較高,霜少無雪,降水總體而言較為豐沛。又因其受季風氣候影響,全年降水量差別較大,夏季降水量較多,屬于豐水季;冬季降水量較少,屬于枯水季??傮w而言,廣西地區(qū)氣候差異較大,干旱、暴雨、臺風等惡劣天氣時有發(fā)生。因此,在考慮綠化植物的選種與布置時要考慮到該地區(qū)的氣候特征,因地制宜地進行植物布置。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內人口以壯族居多,同時也有漢族、苗族、仫佬族等民族,各民族文化和風土人情相互交融。同時,廣西境內地質公園、風景名勝眾多。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自然山水景觀,結合亞熱帶植物園以及各民族風土人情所建設的生態(tài)公園數目繁多。所以在高速公路綠化設計時要考慮到各民族的文化差異與喜好,同時高速公路沿線景觀要與周邊的自然景觀形成統一的景觀風貌。
圖1 中央分隔帶綠化示意圖
高速公路綠化要遵守的一般性原則有:安全性原則、美觀性原則、生態(tài)性原則以及可持續(xù)性原則。其中,安全性原則是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最重要的指導性原則。在任何情況下保證來往車輛的行車安全,確保道路交通的正常運行。美觀性原則是指在保證車輛安全行駛的基礎上,充分考慮駕駛者的視覺和心理感受,營造不同形式、色彩的植物景觀使得車輛駕駛員在長途駕駛過程中保持心情愉悅。生態(tài)性原則是指在對高速公路綠化景觀進行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植物本身的生態(tài)功能,為周邊自然環(huán)境帶來一定的修復。一方面利用植物根系的固土能力對高速公路的邊坡進行加固,提高土壤的抗沖刷能力;另一方面植物能有效阻擋風塵,同時降低車輛噪音對高速公路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可持續(xù)性原則,顧名思義就是指提升高速公路綠化整體的可持續(xù)性。除了采用抗性較強能自然生長的本土植物,還要考慮綠化施工技術對道路的影響,方便未來的養(yǎng)護與管理。
因廣西高速公路綠化設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上述四項設計原則,還應該遵循以下原則:突出路域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當地的民族文化。在保證交通功能的基礎上,注重與周邊環(huán)境的協調,體現環(huán)境生態(tài)的和諧與自然,營造生態(tài)與文化并重的高速公路景觀。景觀綠化設計盡量保護原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條件,通過對邊坡、隧道、互通等重要區(qū)域的自然式綠化和景觀刻畫,營造舒適、和諧、自然的公路路域環(huán)境,將公路融入到自然環(huán)境中,形成與周邊良好的景觀過渡,體現公路與自然友好共存、和諧相處的相互關系,讓司機與乘客以公路為紐帶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帶給人們的曠野之美,營造舒適、愉悅的行車視覺景觀。
高速公路綠化景觀設計的基本內容一般分為中央分隔帶綠化設計、路側綠化設計、互通式立交綠化設計以及服務區(qū)綠化設計。在結合有關規(guī)范的同時,與廣西的地理環(huán)境及人文環(huán)境緊密結合。綠化植物的選擇要牢牢把握“適地適樹”的選種要點。
中央分隔帶的作用主要是引導司機視線,阻礙相反方向車輛眩光。其設計應該服從高速公路綠化的一般性原則,也就是安全性原則、美觀性原則、生態(tài)性原則以及可持續(xù)性原則。綠化主要選用生長緩慢、抗污染、抗貧瘠、抗病蟲害、抗風的鄉(xiāng)土植物,并從氣候、土壤適應性、防眩效果和色彩上整體考慮景觀設計。植物配置上一般多用灌木輔以小喬木以及地被組成植物群落,景觀效果較好。植物色彩不得過于艷麗,防止因過分奪目導致司機注意力分散?;诖耍梢圆捎秒p行交替種植紅絨球和塔柏的形式,以200m 為組距,每組內紅絨球種植長度為100m,塔柏種植長度為100m,下層撒播馬尼拉草的方式進行綠化。除了塔柏和紅絨球之外,還可以采用垂葉榕作為防眩植物間植紅葉石楠等進行綠化。
路側綠化設計主要在保證邊坡穩(wěn)定、減少水土流失的基礎上綠化、美化,使之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及景觀性。要求盡快恢復地表植被的覆蓋率,保證高速公路周邊生態(tài)。一般分為填方路側綠化設計和挖方路側綠化設計。路側綠化的設計要點在于植物的選擇要有針對性,耐貧瘠、固土能力強、生長周期快的樹種較為適合。針對廣西高速公路填方路側綠化可采用如下方式種植:邊坡高度H≤4m 的邊坡段,坡面距離土路肩外水平2.0m 處種植常綠灌木雙莢槐A,株距2.5m,護坡道種植常綠喬木馬占相思,株距5m;在填方邊坡高度H>4m 的拱形骨架段,路側靠近護肩第一排拱形骨架中間處種植常綠灌木雙莢槐A,株距2.3m(每個骨架內種植1 株);護坡道種植常綠喬木馬占相思,株距4.6m。挖方路側綠化設計可以采用圬工與植物防護相結合的方法,除去圬工防護外,綠化在坡面、坡塹頂或平臺均采取灌木栽植;在擋墻或護面墻路段考慮攀援植物綠色覆蓋,上邊坡內噴播植草、混播植草、噴射有機基材、生態(tài)袋植草等。
互通式立交的植物設計應該起到一定的安全效能作用,能夠有效引導車流。其中在合流部分的三角區(qū)應保證視線通暢,只能種植低矮灌木或分叉點較高的喬木。除安全效能以外,互通景觀設計要融入周邊自然環(huán)境。景觀設計要起到綠化、美化互通橋梁的作用,應以植物造景為主,綠化風格力爭使互通區(qū)內的景觀更加親近自然。除此之外,還要體現廣西各城市的風格特征,突出本地的文化內涵,增加區(qū)域識別性。在植物設計中要選擇幾種不同的本地喬木,搭配形態(tài)特征統一的灌木形成樹群。風格要統一,韻律要有變化,形成具有不同特征的統一風格景觀風貌。常采用的植物有:秋楓、紅絨球、海桐、臺灣相思、黃素梅、鳳凰木、塔柏、小葉榕、大花紫薇等。
圖2 填方路側綠化剖面示意圖
服務區(qū)的景觀設計以襯托建筑物為主,在充分考慮司乘人員在服務區(qū)內的各種生活需求之外,也要為其提供一個能夠體現地區(qū)特色的生態(tài)性景觀休息區(qū)域。故其綠化主要考慮采用當地較有特色的樹種,如南寧可以采用大紅花和扁桃等具有城市特色的植物顯示地域特點。利用榕樹、桂花等庭蔭樹種,搭配涼亭可以為司乘人員提供一個休憩的場所。
景觀綠化施工技術要點主要分為原場地地形的評估、苗木的選擇與運輸、定點放線和種植以及栽后的養(yǎng)護與管理。原場地地形要順應地形和周圍環(huán)境,整成龜背形、斜坡形等,綠化地要平整??刂圃?.5%-3%的坡度、坡向道路,同時清除碎石及雜草雜物。在保證足夠坡度的前提下特別強調平整、順坡,防止地面凹凸不平而漬水,以至影響綠化景觀。苗木的胸徑、冠幅、高度以及所帶土球大小都要嚴格按照施工標準去選取,按設計規(guī)格選苗,花灌木盡量選用容器苗,地苗盡量用假植苗,應保證移植根系完好,帶好土球,包裝結實牢靠,可以選擇廣西當地的苗圃地和培育基地的苗木,在運輸前應先進行疏枝摘葉,對樹冠進行修剪。在防線時,按施工平面圖所標具體尺寸定點放線;如為不規(guī)則造型,應用方格網法及圖中比例尺寸定點放線。要求定點放線準確,符合設計要求。種植應采用掛線作業(yè),做到“高低一線,左右一線”。自然種植的花草樹木應自然種植,高低錯落有致,技術要做到規(guī)范統一。對密植花木,應小心樹冠之間的連接、錯落和裸土的覆蓋,顯示群植的最佳綠化效果。最后在養(yǎng)護和管理過程中應遵循科學合理化、系統化的管理模式,在澆水、排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方面盡可能提高機械化、智能化的比例,不斷降低綠化養(yǎng)護勞動強度,同時多采用鄉(xiāng)土樹種,不僅能夠提升廣西高速公路地域性特色,還可以減少綠化植物的后期養(yǎng)護成本。
總體而言,廣西高速公路景觀綠化設計與施工是一項復雜且重要的工作,它能為廣西高速公路周邊自然環(huán)境帶來一定的修補,也能為高速公路的景觀風貌帶來一定的提升。應依照安全性原則、美觀性原則、生態(tài)性原則和可持續(xù)性的原則去設計,同時要滿足突出路域山清水秀的自然風光和當地民族文化的要求?;诘赜蛐蕴厣木坝^綠化設計首先要分析地域的特殊性,再去進行設計和營造。綠化所采用的植物一定要從“適地適樹”的方面去考慮,多采用鄉(xiāng)土樹種以降低后期養(yǎng)護成本和增強地域性特色。最后在施工方面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執(zhí)行,考慮高速公路行車安全與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