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晶
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目標之一。新時代,教師應當關注如何在快樂教育理念下開展教學活動,助力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高效提升。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從導入、積累、仿寫和讀寫結合四個角度出發(fā),探究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助力學生打牢寫作基礎的有效方案,促進學生包括寫作素養(yǎng)在內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學科素養(yǎng)是在長期的學習和訓練中形成的。在小學階段,為了讓語文課堂發(fā)揮更大作用,教師應當關注該階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成長特點,結合豐富有趣的內容呈現(xiàn)多姿多彩的語文課堂。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從基礎知識、基礎技能以及學生的學情出發(fā),借助快樂教育理念為學生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寫作課堂,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一、快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都忽視了寫作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這成為學生在寫作課上心不在焉、容易發(fā)呆的原因之一。因為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自制力差,課間嬉戲玩鬧的他們聽到上課鈴聲后雖然能迅速回到座位上,但往往不能及時調整學習狀態(tài)。當教師開始授課時,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導致課堂專注度不夠。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無疑不能保證寫作教學的高質高效完成。相反,教師如果能在課堂之初組織開展輕松有趣的導入活動,就能快速吸引學生,幫助他們迅速把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應當重視課堂導入,充分發(fā)揮這一環(huán)節(jié)吸引學生興趣、調整學生狀態(tài)、鋪墊后續(xù)課堂教學的作用。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我的植物朋友”這一寫作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創(chuàng)設特定的教學情境進行快樂導入,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態(tài)。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公園的圖片,并告訴學生:“同學們,春天到了,百花盛開。我們的好朋友小明周末和媽媽去了公園,并且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位新朋友吧!”聽到這樣的講述,學生自然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多媒體上,在好奇心的驅使下跟隨教師一起思考。這時,教師就可以請學生閱讀教材12頁“桃花”的記錄卡,引出寫作主題:寫一寫我們的植物朋友。
二、快樂積累——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時,素材的選用是影響習作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小學生在面對寫作題目時存在“無從下筆”“無物可寫”的問題。這導致他們在寫作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收集寫作素材,或直接編造素材完成寫作,導致習作缺少真情實感或者內容虛假。為了幫助學生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重視培養(yǎng)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觀察、思考和積累的好習慣。那么,面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怎么做呢?筆者認為,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同樣需要快樂教育理念的指導。因為小學生雖然思維比較活躍,對生活中的許多事物保持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他們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這些事物能成為今后的寫作素材,觀察后往往沒有記錄或進一步的思考。因此,在優(yōu)化小學寫作課堂時,教師可以借助快樂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意識。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推薦一個好地方”的寫作活動中,大多數(shù)學生會選擇“公園”“游樂場”等教材中提到的“好地方”,內容千篇一律。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快樂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素材可以來自于生活中許多其他瞬間。首先,教師可以展示自己拍攝的美景,可以是日暮時的小巷,可以是小區(qū)里的花草樹木,還可以是書店里的一個小小角落。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后,教師可以開始引導:“同學們,對生活的城市的各大景點都比較熟悉,你們能看出圖片中的地方是哪里嗎?”學生紛紛搖頭,教師可以繼續(xù)引導:“其實,這就是老師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美景?!玫胤健灰欢ㄊ侵包c,只要留心觀察和思考,我們就能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許多值得記錄和寫作的‘地方’,對不對?”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積累寫作素材的多種途徑,也能理解寫作的意義和發(fā)現(xiàn)寫作的樂趣。
三、快樂仿寫——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技巧
在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過程中,仿寫是重要的教學活動之一。在仿寫過程中,學生需要理解和分析原文,還要結合自己的學習所得和生活經(jīng)驗選擇素材,組織語言。如此一來,學生能理解原文中作者運用的寫作方法,把握其中的表達技巧,也能在理解后進行及時的訓練,從而讓學生在“內化—外現(xiàn)”的過程中充分掌握這部分寫作知識。在快樂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可以對仿寫活動進行適當優(yōu)化,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助力學生提高寫作能力和寫作素養(yǎng)。
例如,在二年級下冊《我是一只小蟲子》的學習中,學生能在生動有趣的語言中了解到作者想象中的小蟲子的生活。教學結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同學們,小蟲子的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如果你也能變成一種動物,你想變成什么呢?到那時候,你的生活又會是什么樣的呢?想一想,再仿照課文結構試著寫一寫吧!”仿寫活動結束,教師可以組織“想象中的生活”表演活動,邀請學生上臺朗讀自己的仿寫文章,并試著表演自己寫作的內容。在這一有趣的活動的幫助下,學生能發(fā)現(xiàn)語言文字的魅力,也能提高寫作的積極性。
四、快樂閱讀——助力學生讀寫結合
在語言文字的應用過程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關注讀寫結合理念的實踐,重視在閱讀教學中融入寫作教學,在寫作教學中助力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在讀寫結合活動中,教師同樣可以從快樂教育理念出發(fā)開展多樣的、有趣的教學活動,助力學生閱讀素養(yǎng)、寫作素養(yǎng)在內的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
例如,在五年級下冊《摔跤》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講解文中的動作、語言、心理描寫句時強調這些描寫方法在刻畫人物時的重要作用:“同學們,通過學習,大家是不是都認識了‘小嘎子’?試想一下,如果作者沒有對‘小嘎子’的動作、語言和心理進行這么生動的描寫,我們還能看到這么鮮活的形象嗎?”如此一來,學生就能在閱讀課文時理解人物描寫的重要性,也能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有意識地進行細膩的人物描寫,加深對這些描寫方法的認識,提升應用這些描寫方法的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為了促進寫作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教師可以從快樂教育理念出發(fā)設計教學活動。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寫作課堂的教學效率;在寫作素材的積累上,教師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示例培養(yǎng)學生的素材積累意識,幫助學生打好寫作基礎;在寫作技巧的學習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有趣的仿寫活動中學習和練習上;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從讀寫結合的角度出發(fā),促進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讀寫結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