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榮錦
1
春節(jié)期間,泮塘(今廣州荔灣湖公園、泮塘路、南岸路、中山八路)的仁威廟前大鑼大鼓,醒獅和彩龍舞出一番熱鬧,成為荔灣文化的一個熱點。
舞獅的村民打出了“習成堂顏館”的旗號,十分搶眼。
“習成堂顏館”是什么組織?資料介紹:最初的“習成堂”是“御外侮,衛(wèi)民生”的民間團練組織。它在泮塘村歷史悠久,在荔灣西關一帶的知名度很高,是泮塘鄉(xiāng)代表性最強、村民參與度最高、活動形式最豐富的民間活動組織。早期它由不少拳師主持。辛亥革命推翻滿清政府后,著名拳師顏耀庭前來執(zhí)掌教務,名聲大噪,特命名為“習成堂顏館”。
2
享有“廣東少林寺”美譽的顏館在哪里?這是我非常想知道的一個荔灣文化知識點。
仁威廟里的道士告訴我:“習成堂曾經(jīng)設在我們廟中,但那是清朝末年的事了。武術家們還將廟后的一片田地作為訓練場所(今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學校)。”道士指點說,“后來他們搬了很多地方,現(xiàn)在搬到三官廟舊址那邊了?!?/p>
3
沿著麻石鋪成的小巷往西走,我希望一探聞名已久的顏館。
沒想到這里變成非常有文青氣息的商業(yè)區(qū)。原來近年荔灣區(qū)政府對泮塘地塊進行了升級改造,泮塘村的生活環(huán)境和設施不斷改善。
4
但一些古老的建筑物依然保存,讓人感到這村子古風猶存。
5
一些彩旗在荔灣湖畔陳列,似乎有著一絲武林的氣息。有人說顏館現(xiàn)在搬到泮塘第三生產隊的隊部里。
6
大門緊閉。
我向坐在門外的一位長者請教。
他用有神的眼睛盯著我,說顏館現(xiàn)在關門了。
眼看要“摸門釘”(指吃閉門羹),我急了,說了一通要來顏館探秘的想法。最后還拋出了一句話:“顏祖亮告訴我顏館……”
聽說是顏家后人介紹來參觀的,他馬上站起來,去開門讓我參觀。
顏耀庭是顏館的宗師。顏祖亮是顏耀庭的孫子,也是我的姐夫,仗著這層關系,我終于能一窺顏館之秘。
7
這位78歲的長者叫李聲權,他說在6歲就來到顏館學習武術,整天盼著顏耀庭來指點。他對顏館有著深厚的感情,現(xiàn)在是顏館的看守人。
館內放置著一些練武用的石啞鈴以及表演用的龍頭、獅頭。李聲權指著墻上顏耀庭親撰的訓論介紹說:顏館不是什么人都教的,來學習的人“務于仁義忠孝四字認真講求,方能傳之”。講求習武者既要強身健身,又要有良好的武德。
8、9、10
顏館除練習蔡李佛拳外,也練習醒獅和彩龍。他們的獅隊和龍舟隊在荔灣一帶非常有名氣。為了體現(xiàn)習成堂顏館為傳統(tǒng)文化服務的時代價值,在村民積極倡議和發(fā)動下,每逢重大節(jié)日,都會由村民親自打響鑼鼓,舞起醒獅和彩龍來慶祝,真正做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11
晚清時候,習成堂曾是泮塘的民間自衛(wèi)組織,守護著泮塘的一方水土。
民國初年,習成堂融入了技擊、醒獅等新的文化元素。
李聲權(右1)對筆者(中)說:“顏館至今活力不止,村民們周五晚上學拳,周六學舞獅,風雨不改?!?/p>
12
如今習成堂的拳師仍然遵守宗師顏耀庭的館訓:“蓋技藝者,原為強健身體,資益衛(wèi)生而設?!睂W拳擊,只為鍛煉身體。他們練習時生龍活虎的姿影,已成為荔灣湖畔一道亮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