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
摘要:對污水處理廠而言,主要工作任務便是處理污水、處理污泥,以免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受到污水或者是污泥的污染。但是,從污水處理廠的實際發(fā)展狀況上來看,由于污泥處理技術尚未革新或者是污泥處理技術選用不當,直接導致了污泥處理效果不佳,讓大量的污泥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了不良影響?;诖?,本文主要探究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的運用方法,希望能夠為大家?guī)硪恍﹨⒖肌?/p>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理技術
最近幾年,國民經濟的飛速發(fā)展,讓污水產生量隨之加劇,而污水屬于污水處理后的副產物,其中含有大量難以降解的物質,還存有寄生蟲、病原微生物等,處理不當的污泥不僅會散發(fā)臭氣,同時也會影響到周圍環(huán)境。如果污水處理廠未能對污泥展開有效的處理,污泥將會對水體、土壤、動植物等造成更大的危害。對此,污水處理廠要做好污泥處置工作,合理運用各種污泥處理技術。
一、污泥所存在的危害
污水處理過后會留下大量的污泥,不僅產量十分大,同時污泥的成分也比較復雜。由于污泥中富含大量的有機物,且極易出現腐臭,不僅在有害物質含量上較多,同時污泥的含水率也十分高,影響到環(huán)境與生活。另外,污泥也并不是一無是處,其中也富含營養(yǎng)元素,能夠當作肥料使用,但是如果沒有高效處置污泥,把污泥隨便堆放,此時將會對周遭環(huán)境及生活的居民造成影響,其危害是比較巨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污泥對水環(huán)境的危害
伴隨著我國污泥處理技術的高速發(fā)展,也隨之研發(fā)出各種各樣的新型污水處理技術,但是在具體運用上還存在一定的限制?,F如今,污水處理廠常用的污水處理技術為變形工藝或者是活性污泥法,但是上述技術的運用會生成大量的污泥,所以污泥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需做好污泥處理功能做。并且,污水處理廠所要處置的污水類型較多,不僅在水質上比較復雜,同時這也導致了污泥的成分變得難以研究,需要對其展開有效、科學的處置工作。如果隨便的堆放污泥,此時污泥中存在的有毒物質,便會隨之降水進入到地表水、地下水當中,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還容易經過食物鏈等形式,把有毒有害物質傳送到人類或者是動植物身上。
(二)污泥對土壤環(huán)境的危害
上文提及,污泥在成分構成上十分復雜,富含P、N、K、Ca等有機物,此類有機物可以作為營養(yǎng)物質對土壤性質進行調節(jié),讓土壤的肥力有所提高。另外,上述有機物還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讓農民朋友種植過程中化肥用量有所減少,節(jié)約整體的生產成本。但是,污泥中也含有一些有害的物質,如一些重金屬元素。如果污泥的量超過了土壤自身能夠完成凈化的量,此時便會對土壤環(huán)境造成不良影響,使得土壤發(fā)生板結,或者是土壤上種植的農作物發(fā)生減產。對此,在使用污泥當作肥料時,要查看污泥中各類物質的含量是否合理,不能夠隨意的運用。
(三)污泥對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
因部分污泥容易腐化,所以極易產生臭味。并且,隨意堆放污泥,也會影響到大氣環(huán)境,讓污水處理廠周圍居民的空氣質量大大降低,甚至還會威脅到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國頒發(fā)的《環(huán)境空氣質量標準》、《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污水處理廠中應設置污泥處理設施,并同時配有綠化帶,以此保障周遭環(huán)境不會受到不良影響。
二、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技術的運用
(一)土地利用技術
在進行污泥處理時,最好的方法便是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例如,東北地區(qū)的污泥特點為有機質含量較高、腐殖質豐富,且含有大量的磷、氮。對此,污泥處理時采用堆肥或者是利用的方法最佳。但是,把城市污泥進行土地利用處理,其容易發(fā)生二次污染。對此,污泥處理人員要嚴格管控污泥中含有的重金屬離子,做好有關的源頭控制工作,如預防應急處理工業(yè)有害廢水,不讓工業(yè)肥水流入城市排水管網當中。此外,采用污泥酶消化或者是堆肥的方式,能夠加速污泥中有毒物質的沉淀速度,讓其毒性大大降低。最后,可把污泥放到一些不敏感的農田中,但需要注意一點,不要讓有害物質和重金屬不斷累積到土壤中,以此抑制了植物的發(fā)育。總之,在處理城市污泥時,采用土地利用方法比較可行,不但會讓化肥的整體用量減少,同時也會節(jié)約各種污染源處理的成本支出。
(二)衛(wèi)生填埋技術
目前,衛(wèi)生填埋技術可謂是當下在發(fā)展上趨于成熟的技術,不僅前期工作中投入的資金少,同時起效速度也十分快。但是,因為土地資源比較匱乏,所以當下難以尋找到合適的垃圾填埋場。如果沒有選擇到合適的場所作為垃圾填埋場,此時隨意進行垃圾填埋,那么也會影響到周圍的環(huán)境。對此,在今后填埋處理工作中,污水處理廠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嘗試著建立垃圾填埋場。
(三)污泥焚燒處理技術
現如今,污泥處理過程中采用污泥焚燒技術,能夠起到較好的技術效果。污泥焚燒技術的運用,會讓污泥的容量有所減少,讓后續(xù)的污泥處理工作順利實施。污泥焚燒涵蓋了垃圾混合焚燒和單獨焚燒。垃圾焚燒能夠單一完成焚燒爐的運用,也可采用工業(yè)焚燒爐完成相關工作。目前國家建立使用的方法有工業(yè)窯爐焚燒污泥,能節(jié)約污泥處理工作投入資金。當完成了污泥焚燒處置以后,污泥體積便能夠減少85-95%,且污泥中的有害物質也會減少,將剩下的殘渣用到鋪路、制作磚塊當中,達成污泥的再次運用。但是,在處理污泥時,因為容易導致空氣污染性的形成,此時若處理不當,會導致二次污染的發(fā)生,所以此種方式的運用受到了限制。
(四)污泥消化處理技術
污泥消化的構成主要為好氧消化處理和厭氧消化處理。在污泥處理階段好氧消化技術運用占比率為2.81%,一般被運用到中、小型污水處理廠中。而厭氧消化技術的運用,通常用于大型的污水處理廠當中,是一種較為常見的污泥處置工藝。厭氧消化技術的運用原理為,處于厭氧條件下,通過微生物的作用把污泥中的有機物變?yōu)榇嬖趦r值的沼氣,此階段污泥的含水量通常在94-97%。該技術的運用,會節(jié)約污泥有機物含量隨之減少,讓碳排放量有所降低,且把污泥中的臭味消除,殺滅污泥中的寄生蟲、病原菌,使得污泥的脫水性能顯著增高,最終實現對產物的再次運用。但因為此種技術工藝在投資上需要消耗大量資金,且有著周期運行時間長的特點。最后,由于污泥里面含有一定量的有機物,所以形成的沼氣有安全隱患,要嘗試著處置消化形成的廢渣。污泥好氧氣發(fā)酵技術的運用原理為,好氧條件下,污泥處理時會產生大量熱能,通過反應產生高溫,進而把里面的寄生蟲和病原微生物殺滅。污泥通過了好氧消化過后,此時有機物能夠變換成腐殖質,且在穩(wěn)定性上值得信任,進而實現污泥處理的資源化、無害化。在污泥處理階段嘗試運用了膨脹劑、調理劑,會讓污泥的結構被優(yōu)化,使其含水量大大降低,從而達成更進一步的腐殖化,更好運用污泥資源。上述技術的運用可達成污泥的減量化、資源化目標,且處置階段不需要添加碳源,能夠用于植物種植當中。但是因為此種技術需要消耗的時間長,且運行階段會生成臭氣,因此要做好對此方面內容的處理。
結束語:
總而言之,污水處理廠在實際展開污泥處理工作中,應重視起污泥處理技術的合理運用,通過技術的運用減少污泥的危害,保護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提升污泥的利用率。另外,污水處理廠還要綜合污泥類型及條件環(huán)境,比較各種技術的適用性,從中選擇出最為合適的技術,改善污泥的性質,使得污泥中的毒性有所降低,提升污泥處理的效率及質量。
參考文獻:
[1] 郭倩倩.淺談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評估[J].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2017,(020):13.
[2] 徐琦.淺析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發(fā)展方向[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3):664-666.
[3] 黃韻,楊小浩.淺析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發(fā)展方向[J].資源節(jié)約與環(huán)保,2014,(2):127.
[4] 李展洪.淺談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的發(fā)展趨勢[J].建材與裝飾,2019,(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