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程 呂亞南 鄧享強 梁淑芬 高 新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康復治療中心,廣西南寧 530021
腰痛是最常見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通常會導致患者無法正常工作、學習,甚至會導致高度殘疾,給社會帶來巨大的負擔[1]。流行病學調查研究顯示有70%~85%的人群會在其一生中的某個時候經(jīng)歷腰背痛[2]。10%~17%的成年人至少每年發(fā)作一次,對生活及工作活動能力產生顯著的影響,其患病率在過去10 年中增長超過100%,且隨人口老齡化急劇增加[3]。腰痛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期[4]。90%的急性腰痛會緩解,而10%的會發(fā)展為慢性腰痛[5]。慢性腰痛常見原因為肌筋膜疼痛綜合征[6]。腰背部肌筋膜炎是一種非特異性炎癥,主要發(fā)生在腰背部肌肉的白色纖維組織中,主要表現(xiàn)為腰部,甚至臀部酸脹痛,嚴重者可出現(xiàn)下肢放射痛[7]。針刀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已取得較好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從超聲引導角度下探索針刀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與普通針刺效果的比較,旨在評估其效果和安全性?,F(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以下簡稱“我院”)康復治療中心門診收治的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經(jīng)過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初篩,滿足標準者有60 例,均愿意配合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各30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骨傷科病證診斷標準》[8]制訂診斷標準:①可有慢性勞損病史,或外傷后未經(jīng)及時治療護理,或未行規(guī)范化治療,或外受風寒等病史;②天氣變化時會出現(xiàn)腰背部酸脹不適、板滯,陰雨天疼痛會加重;③??稍谘巢坑|摸到痛性結節(jié)、壓痛點,X 線檢查常為陰性。
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年齡31~69 歲;③病程1~36 個月;④能夠全程完成該實驗,并且能完成1 個月內的隨訪。
①6 個月內進行過針刀微創(chuàng)及神經(jīng)根阻滯治療;②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③腫瘤,凝血功能障礙;④局部皮膚有破潰;⑤體質虛弱,對麻醉藥物過敏,對針刀排斥,伴有恐懼;⑥懷孕、哺乳期婦女或伴有嚴重的更年期綜合征。
1.5.1 超聲引導治療法 治療組采用Sonosite 13-6 MHz彩色超聲診斷儀,Sonosite 13-6 MHz 線陣超聲探頭(探頭頻率為13~6 mHz),TM-100 醫(yī)用超聲耦合劑?;颊咴陂T診無菌治療室進行常規(guī)無菌消毒準備,將其取俯臥位,醫(yī)師位于患者的健側,超聲儀于醫(yī)師的正前方。通過觸診,在患者背部找到腰背部肌筋膜炎的筋結點,用記號筆標上記號,探頭對準筋結點,分別掃查筋結點的長軸(縱軸)圖像和斷面(橫切)圖像,并在長軸上記錄筋結點的形態(tài)、深度,并與健側比較。檢查完畢,將涂有耦合劑的高頻探頭包裹在無菌手套里面,在之前的靶點進行掃查,確定好位置,尤其要確定胸腔、腹腔臟器位置,將超聲探頭置于筋結點長軸上,用5 mL 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2 mL 和生理鹽水2 mL,在超聲引導下進入筋結點,將其部分注入肌筋膜內。麻醉后,使用3 號漢章針刀,沿穿刺針路線,刺入肌筋膜層,在超聲可視下由近端向遠端,沿著肌筋膜層長軸對肌筋膜層進行松解,同時觀察筋結點是否被切開,手下是否有切割筋結點突破感,經(jīng)多次切割,手下無嵌頓,可出針刀,即松解成功。術后用無菌創(chuàng)可貼覆蓋針口,囑咐患者7 d 內不能劇烈運動,術后1 d,除去創(chuàng)可貼。每周做1 次針刀治療為1 個療程,共做3 周,即3 個療程。
1.5.2 普通針刺 對照組行俯臥位,選擇G6805-Ⅱ型多用治療儀、華佗牌24 號1.5 寸不銹鋼毫針。選擇相應筋結點、條索狀物壓痛明顯處、阿是穴,常規(guī)消毒,采用夾持進針方法,迅速刺入皮下筋膜層,行平補平瀉法,邊進針邊調氣,體會針感,直至患者有酸脹感為止,針刺不留針。每次治療0.5 h,每周連續(xù)做6 次為1 個療程,休息1 d,共做3 個療程。
①采用簡化McGill 量表[9]評價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簡化McGill 量表由視覺模擬評分(VAS)、疼痛分級指數(shù)(PRI)、現(xiàn)有疼痛強度(PPI)3 部分構成。VAS 為1 條10 cm 的直線,兩端分別代表無痛、劇痛,劃定某一線段長度即表示疼痛程度;PRI 含11 個感覺性詞與4 個情緒性詞,程度分為無、輕、中、重度,分別以0、1、2、3 分表示;PPI 分為無痛、輕度不適、不適、難受、可怕的疼痛、極為痛苦6 級,分別以0、l、2、3、4、5 分表示。這三部分評分均為分數(shù)越高疼痛越重。②身體損害指數(shù)評定量表(PII)[10]包括腰前屈、腰后伸、腰側屈、單腿直腿抬高、脊柱觸痛、雙側主動直腿抬高、仰臥起坐及總分,陽性記為1 分,陰性記為0 分,共7 分,得分越高,表示身體損害越重。簡化McGill 量表和PII 評分在治療前后各評價1 次。③臨床療效評定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中醫(yī)骨傷科病證診斷標準》[8]擬訂,腰背部疼痛消失,局部無壓痛,活動自如為治愈;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局部無明顯不適感,肢體活動基本正常為顯效;腰背部疼痛較前減輕,局部有輕度壓痛,肢體活動受限為有效;腰背部疼痛無變化,活動受限為無效。
采用SPSS 22.0 對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VAS、PRI 評分、PPI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治療后兩組VAS、PRI評分、PP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2。
兩組治療前PI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兩組治療后PI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3。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簡化McGill 量表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簡化McGill 量表評分比較(分,)
注:VAS:視覺模擬評分;PRI:疼痛分級指數(shù);PPI:現(xiàn)有疼痛強度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II 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治療前后PII 評分比較(分,)
注:PII:身體損害指數(shù)評定量表
治療組臨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4。
表4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腰背部肌筋膜炎屬于中醫(yī)學“筋病”范疇。筋病是為筋失柔軟,不能自如轉舒,關節(jié)僵硬疼痛,影響肢體活動,其主要病機為氣血瘀滯、經(jīng)絡不通及氣血不能涵養(yǎng)于筋,如《素問·舉痛論》中“痛而閉不通矣”,指出由于風、寒、濕、傷、瘀等各種致病因素阻滯經(jīng)絡,導致氣血不通而引起疼痛不適等癥狀。而中醫(yī)經(jīng)筋理論向來重視沿某經(jīng)筋循行線上全面診查筋結病灶點,對“束狀”“條索狀”“顆粒狀結節(jié)”“細線狀結節(jié)”等筋結病灶點采用先“解結”后調脈之法,常有立桿見影效果,并有調通臟腑氣血陰陽平衡的功能[11-12]?,F(xiàn)代醫(yī)學認為,腰背部肌筋膜炎是無菌性炎癥疾病,是原發(fā)于肌肉、肌腱、筋膜等結締組織且以疼痛為特征的一組癥候群[13],以肌筋膜觸發(fā)點(MTrPs)為主要臨床特征,MTrPs 可以單獨發(fā)病,也可以與其他疾病共同發(fā)病[14],其在中醫(yī)學上又屬于“痹癥”范疇,通??梢杂|摸到壓痛點上有明顯的硬結、條索狀物[15]。MTrPs 與經(jīng)筋理論中的筋結點有不謀而和之處。該病臨床上較多采用推拿、拔罐、針灸、針刀等保守治療方法[16-18],但這些治療通常還是以經(jīng)驗為主,非直視下操作。未進入激痛靶點的針刺可能會引起酸痛,提高針刺準確性有利于改善治療后引起的酸痛和預防血腫發(fā)生[19]?,F(xiàn)已有研究證實,超聲影像技術能夠將肌纖維繃緊的激痛點、筋結點及鄰近軟組織直觀、真實地顯現(xiàn)出來[20]。傳統(tǒng)醫(yī)學通常通過綜合療法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如針刺聯(lián)合火罐、針刺聯(lián)合電磁波治療儀照射、針刺配合藥物、針刺加推拿、針刺配合蠟療等,均收到較為滿意的效果[21-23]。
本研究采用簡化McGill 量表和PII 評分對兩組治療前后進行評價。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簡化McGill量表(VAS、PRI、PPI)和PII 評分都明顯低于治療前,且治療組各項評分低于與對照組(P <0.05),提示兩種治療方法均能改善不良情緒、減輕疼痛程度、恢復腰腿部功能,從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兩組臨床療效比較,在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的效果更顯著?,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在臨床上,傳統(tǒng)針刀治療筋結點,存在治療位置不精準、剝離過多或不夠,可能會對正常組織造成不必要的損傷[24]。而可視化超聲除了能動態(tài)觀察術中松解情況,還可精確提供軟組織病變的定位和定性判斷,能夠精準到達病變位置,避免對正常組織造成損傷,從而避免松解不徹底和松解過度[25]。超聲還具有安全無輻射、對人體無損傷、隨訪復查簡便、便于攜帶等優(yōu)點。隨著醫(yī)學事業(yè)的不斷向前邁進,超聲在康復、疼痛、運動醫(yī)學等領域的優(yōu)勢逐漸顯現(xiàn),未來將會大有作為。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針刀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與普通針刺比較,具有療效好、見效快、精準、安全、診斷等優(yōu)點,本研究為超聲引導下治療腰背部肌筋膜炎提供臨床依據(jù),認為其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