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間有一個周莊”,周莊小橋流水、白墻灰瓦的模樣,便總是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我一直期待前往,去真正體驗“有一種生活叫周莊”。2021新年之始,夢想實現(xiàn)了——告別不平凡的2020年,我著一襲漢服,走進這座美麗的水鄉(xiāng)。
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周莊,古稱澤國,現(xiàn)屬于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地處江南水鄉(xiāng)腹地。周莊四面環(huán)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保存完好的江南古鎮(zhèn)風(fēng)貌,使其享譽海內(nèi)外。三分是水,二分是橋,剩下的是街道,踏著清一色的石板路,穿行在小巷里,清風(fēng)明月、疏影暗香,恍惚間,便穿越回了古時的江南。
在周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一摸春牛頭,福氣自來投;二摸春牛腰,錢財就上腰;三摸春牛尾,福壽不見尾?!?/p>
新年第一天早上,我們準備在周莊走街串巷,感受水鄉(xiāng)風(fēng)情。遠遠地我們就看到古牌樓前聚集了許多人,原來,我們正好碰上周莊一年一度的開莊活動,水鄉(xiāng)“最炫年俗風(fēng)”將在這里上演,跳加官、接福運、金龍飛騰、巡游走巷……
為了祈求新的一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周莊古鎮(zhèn)在新年的第一天,都會舉行“開莊大典”?!按埼瑾{跳加官,鳴鑼開莊接福運”,“莊主”身著彩袍,率府里丫鬟、家丁大步邁向古牌樓。鑼鼓聲聲、鞭炮齊鳴,莊主敬獻貢品,點燭焚香,借著良辰吉時,為新年的首批游客祈福納祥,送上最誠摯的美好祝福。
古牌樓前,一頭在陽光下熠熠發(fā)光的金牛,最吸引人的眼球。據(jù)說,一定要摸一摸這頭金牛。因為在周莊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一摸春牛頭,福氣自來投;二摸春牛腰,錢財就上腰;三摸春牛尾,福壽不見尾?!蔽液团笥褌兌技娂娚锨?,摸了摸這頭金牛,為牛年祈福、討好運。
開莊儀式之后,莊主邀游客一起入莊巡游,沿途的傳統(tǒng)表演應(yīng)接不暇,打蓮廂、挑花籃、蕩湖船……引得游人紛紛駐足喝彩。要是2月來周莊,從大年初一古牌樓下打春牛,到初五迎財神,再到元宵賞花燈,濃濃的年味將貫穿整個春節(jié)。
來到周莊,有一個人不得不提,那就是江南首富沈萬三,而“江南民居之最”——沈廳,便是游周莊最不容錯過的民居宅院。沈萬三當年擁有的財富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民間還傳說他有個聚寶盆,里面的財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許多來到沈廳的人,都希望能沾沾福氣、財氣。
沈廳是周莊規(guī)模最大的一所七進民宅,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沈廳共由三部分組成,前部是水墻門和河埠,專供??看?、洗滌衣物之用;中部是墻門樓、茶廳、正廳,是接送賓客,辦理婚喪大事和議事的地方;后部是大堂樓、小堂樓和后廳屋,為生活起居之處。整座住宅占地兩千多平方米,大小房屋共有一百多間,前后樓屋之間均由走廊連接,形成一個環(huán)通的,甚至可以在里面騎馬的走馬樓,堪稱江南民居一絕。
我們走在處處都令人嘖嘖稱奇的沈廳里,仿佛能看到當年沈家人富足的生活場景。當我們穿過走馬樓,來到第七進的餐廳時,看見廳內(nèi)擺放著幾桌酒菜,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萬三家宴八大碗。所謂“無蹄不成宴”,最中間的那道菜,就是宴席中必不可少的萬三蹄。萬三家宴八大碗除了萬三蹄,還有三味圓、飄香炸金磚、紅燒鱔筒、田螺塞肉、紅燒桂魚、油卜塞肉、農(nóng)家鰻鯉菜。
品嘗一桌地道的萬三家宴八大碗,是我們此行最期待的體驗之一。沈廳酒家歷史悠久,前身是沈廳大業(yè)堂,現(xiàn)在是周莊最富有水鄉(xiāng)特色、地方風(fēng)格的菜館。沈廳酒家制作的萬三蹄,是我在周莊吃到最為美味的,“肥而不膩,酥而不爛”,令人回味無窮。其他菜肴也都各具特色:和草雞一起烹飪的三味圓,皮薄餡嫩,味道鮮美;飄香炸金磚是形似金磚的油炸豆腐,酥脆可口;田螺塞肉更是鮮香獨特……
在沈廳酒家大快朵頤后,我們繼續(xù)游走在青石板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小鎮(zhèn)仿佛又重現(xiàn)了當年的盛況。
此刻,古老的雙橋不再是禁錮在逸飛筆下的油畫,更像是一幅靈動的夜色圖卷,星星點點的燈火,隨著微波閃爍,舟影也跟著搖曳。橋下櫓聲咿呀,岸上穿行在街頭巷尾的行人,逐漸消失了蹤影……
月上南湖,槳聲燈影。不得不承認,周莊的美都藏在夜里。白天,周莊似乎和其他古鎮(zhèn)相差無幾。但是隨著夜幕降臨,周莊便如仙女揭開了神秘的面紗,顯得格外動人。
周莊人枕河而居,以船為馬,在過去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一只小船。大戶人家在與河相鄰的一側(cè),往往都開有水墻門,水門之下就是碼頭。因此,“槳聲燈影,船游周莊”,應(yīng)該是“最周莊”的體驗。
入夜時,我披上披風(fēng),坐上阿婆的手搖船穿行在水巷。在微波蕩漾的小河上,飽覽水鄉(xiāng)夢幻般的夜景。古橋、水巷、老宅、燈影、星光……月色與水波溫柔纏綿,船在水中晃晃悠悠,我們一邊品著茶、嘗著糕點,一邊聽阿婆唱著小曲兒。夜色慢慢變得深沉,靜謐的西灣上停泊著游船和漁船,此刻,古老的雙橋不再是禁錮在逸飛筆下的油畫,更像是一幅靈動的夜色圖卷,星星點點的燈火,隨著微波閃爍,舟影也跟著搖曳。橋下櫓聲咿呀,岸上穿行在街頭巷尾的行人,逐漸消失了蹤影……
乘船夜游后,我們走進清風(fēng)明月·周莊梨園聽夜戲。周莊人愛聽戲,據(jù)說沈萬三和他的親家顧阿瑛,都是著名的昆曲票友。在戲樓里,我們欣賞著“百戲之祖”——昆曲,唱詞典雅華麗的《浣紗記》和曲調(diào)幽雅婉轉(zhuǎn)的《牡丹亭》片段,是這里最叫座的曲目。夜色伴昆曲,我們沉浸在戲里,不覺時光悄然而過,江南的柔情也都藏在了這似水流年里。
離開戲樓,夜已深,我們穿行在寂靜的古鎮(zhèn)中,耳畔隱約還有潺潺的水流聲。轉(zhuǎn)過一個街角,我們誤入了花巷雨巷,眼前粉黛紛飛,光影閃爍。
這是古鎮(zhèn)打造的燈光秀區(qū),以花巷和雨巷為主題,從福洪橋一直延續(xù)到貞豐橋。只見墻面投影出一扇窗臺,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的樹影映在緊閉的窗戶上,一陣陣飄落的花瓣隨風(fēng)飛舞。燭光倒映著一位姑娘,她緩緩走近,輕輕地推開窗戶,一只可愛的貓咪正在酣睡,姑娘捧起一本書,一人一貓,在隨風(fēng)飄飛的花瓣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寧靜、美好。再轉(zhuǎn)角,似乎還能遇見撐著油紙傘的丁香姑娘。
穿行在這片光影之中,虛幻的光影裝置和古鎮(zhèn)的舊船木椅,虛實完美結(jié)合,展現(xiàn)出周莊的無窮魅力。
光影之間,游客還可以通過手機進行互動——掃描二維碼上傳祝福語,祝福語會在花的瀑布中落下,化作花燈,在花的流水中飄蕩,再流入七彩海洋,與整個環(huán)境融為一體。人在花中走,景從人中生。在這迷幻的夜色中,此刻的花巷雨巷猶如另一個時空,我們在這里歡笑、起舞、任裙擺飛揚……
江南的梅花糕素來不用合成色素和香料,紫薯的紫、南瓜的黃、菠菜的綠……這些都是天然的色素,將其倒入面粉,揉捻出的糕點,滿是溫柔的自然氣息。
此行,除了尋夢江南水鄉(xiāng)生活,我們還想尋找傳統(tǒng)中國年的記憶。于是驅(qū)車去了香村·祁莊,離周莊僅十幾分鐘車程。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民宿以不同年代為主題,為游客打造了穿梭在時空中的“家”。我們?nèi)胱〉?號民宿,是90年代風(fēng)格,院子里還有我們小時候見過的機井。
香村籬笆旁的竹竿上,已經(jīng)掛上了一排排“腌貨”,那是用傳統(tǒng)方法腌制的咸香,是每年冬天最有深意的味道,是一份沐浴著陽光與風(fēng)、凝聚了時間與人情的年味。
來到香村,我們?nèi)サ酱謇镏谱鱾鹘y(tǒng)糕點的手工作坊。蘇式糕點是中國傳統(tǒng)糕點主要幫式之一,江南人自古便愛吃糕點,寓意節(jié)節(jié)“糕”升,幸福美滿。我雖不是江南人,卻從小對糕點情有獨鐘。而現(xiàn)在,能吃到傳統(tǒng)手工制作的糕點,實屬難得。
我們到達糕點坊的時候,阿婆正在忙活著,蒸鍋里冒著熱氣,各色的植物“染料”,令人賞心悅目。阿婆說,江南的梅花糕素來不用合成色素和香料,紫薯的紫、南瓜的黃、菠菜的綠……這些都是天然的色素,將其倒入面粉,揉捻出的糕點,滿是溫柔的自然氣息。
更加難能可貴的是,阿婆做的桂花糕是用高壓鍋蒸出來的,傳統(tǒng)、繁復(fù)的手工充滿了溫度。跟著阿婆一起學(xué)做蘇式傳統(tǒng)糕點,純粹的米香、天然的色彩、新鮮的口感,我在這寒冬里,就這樣被這手作溫暖著。
吃過糕點,我們回到民宿里,換上特地準備的大紅襖,相視一笑。我們好像都是第一次穿大紅襖過新年,竟然覺得有一種兒時過年穿新衣的幸福感。剪紙、貼窗花,我們將房間裝飾得溫馨又喜慶,充滿了過年的氣氛。接下來就是我們最熱衷的活動——拍照,相機里定格的笑容,驅(qū)散了冬季的寒冷,歡聲笑語間,洋溢著新年的快樂。
過年怎能少得了年夜飯呢?我們團聚在村里的禾風(fēng)里餐廳,它是“稻田里生長出來的餐廳”,食材皆取自于田間地頭。下午我們一行人去了村里的菜地,采了些應(yīng)季的青菜,晚上新鮮的青菜就端上了餐桌,這個季節(jié)的青菜甜得剛剛好。當然,萬三蹄、土雞面筋湯、紅燒澄湖大魚頭、油爆河蝦,這些美味佳肴更是一樣也不少。我們圍坐在圓桌上,你一言我一語,聊得熱火朝天,而說得最多的,還是童年的趣事、傳統(tǒng)新年的記憶。
入夜后,我們在院子的空地上放起了鞭炮、點燃了煙花?!氨衤曋幸粴q除”,我們用手中的“仙女棒”劃出2021的字樣,迎接新的一年。熱熱鬧鬧的爆竹聲、繽紛璀璨的煙火,霎時間,我們就像回到了兒時,在院子里追逐嬉鬧,熱愛著現(xiàn)在的生活,充滿了對未來的期盼。
當年三毛來到周莊,她說:“終于找到了幾十年來盼望的那個魂牽夢繞的地方。我要來周莊吃阿婆茶,吃大閘蟹,要在故里的大街小巷看個夠?!边@又何嘗不是我魂牽夢繞的地方,而我這個過客,又豈能將它的韻味品夠。
拿相機的尤
新浪微博簽約自媒體,水陸空“三棲”攝影師,知名旅行博主,馬蜂窩認證優(yōu)質(zhì)創(chuàng)作者,攜程簽約旅行家,PADI潛水員,AIDA自由潛水員。一個努力讓雙足行在地上,讓心靈行在天上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