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依依
摘 要:教師要鍛煉幼兒從簡單到復雜的技能,給予幼兒適當鼓勵和肯定,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為幼兒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要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在比賽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在科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在家園合作中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關鍵詞:幼兒;獨立自理能力;自信心;全面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21;G612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12-0064-02
當前,幼兒自理能力較差,一些父母包辦了他們生活中的一切,甚至上初中了還為他們整理書包,送他們上車等。而現(xiàn)代社會生活需要人們具備自己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能力,否則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因此,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合作、協(xié)同教育,讓幼兒在幼兒園和家庭中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好習慣,促進其獨立性的發(fā)展。
一、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能力的意義
首先,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幼兒不管在生活還是學習中總是本著“我要自己做”的原則。這就鍛煉了幼兒動手操作和生活自理的能力,在操作中其思維能力和判斷能力也能得到不斷的發(fā)展。其次,具有獨立性的幼兒喜歡嘗試,也會遭遇失敗。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幼兒能培養(yǎng)不斷堅持、不怕困難的品質,理性對待失敗和成功。再次,具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幼兒往往會發(fā)展屬于自己的個性。幼兒在探索和思考中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有利于發(fā)展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因此,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不僅能促進其各方面的全面發(fā)展,更能為其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培養(yǎng)幼兒獨立自主能力的對策
1.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方式,在游戲中幼兒會處于最舒適、最真實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抓住幼兒愛游戲的天性,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引導幼兒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并對幼兒一點一滴的進步及時進行表揚。
例如,有一次幼兒園新進了一個軟編織積木的玩具,教師按照說明書編制出了一個球體,隨后在玩玩具的過程中大部分幼兒都在想辦法編出一個球。有的幼兒問教師:“老師,這個球是怎么編的?”教師笑了笑說:“你自己嘗試一下?!边€有的幼兒說:“我嘗試了,編不出來。”于是,教師就把編好的球模型給他們看,讓他們對照著編。在這期間,有幾個幼兒一直在向教師尋求幫助,還有一個幼兒一直問教師編得對不對。這時,教師會以“你編得很好,我相信你一定能編出來”來激勵幼兒,并讓幼兒觀察比較自己編的球和模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引導其發(fā)現(xiàn)模型球都是由五條棱組成,是弧形的。20分鐘過后,有兩個幼兒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編出了球。而這兩名幼兒的成功也激發(fā)了其他幼兒的潛力,進而相繼編出了球。之后的編制游戲,雖然沒有了球模型的比照,但是向教師求助的幼兒卻越來越少,這充分說明游戲對幼兒有巨大的吸引力,能夠很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增強他們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進而提高他們動手操作、獨立思考的能力。
2.在比賽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不論在日常生活還是教學活動中,幼兒對比賽的興趣都會樂此不疲。盡管每天都會進行同一種比賽,但幼兒為了得到教師的表揚和肯定,會拿出百分百的認真對待每一次比賽。
例如,午飯時“看誰吃得最快”,午睡起來時“第一個疊好被子穿好衣服的可以第一個挑玩具”,打掃衛(wèi)生時“第一個擦好自己小板凳的可以幫助老師擦柜子”等小比賽,使幼兒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自信心得到增強;輸了的幼兒會有一些不服氣,努力讓自己在下次的比賽中取勝。因此,不管是輸還是贏,幼兒都會朝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并在努力的同時一天天進步。教師會發(fā)現(xiàn),幼兒會互相模仿進行一些小比賽,如在午飯時,一桌幼兒會自己組織看誰先吃完的比賽,贏了的幼兒會把吃干凈的碗很自豪地放在桌子上,并露出勝利的笑容;輸了的幼兒會一直加快速度吃飯,吃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贏了的幼兒他也吃完了。因此,比賽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相比教師一遍又一遍地重復和提醒更有效果。在比賽中,教師要及時對幼兒的表現(xiàn)提出表揚。當幼兒得到教師的認可和表揚,他們會感到自豪,并努力做得更好。這樣,通過比賽的方式,幼兒增強了自信心和獨立性。
3.在科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3歲~6歲的幼兒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喜歡問為什么,缺乏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動手能力。教師作為幼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要適時引導幼兒,當幼兒發(fā)出“我不會”的求救信號時,應鼓勵幼兒自己動手去操作,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獲得知識。對于幼兒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啟發(fā)他們開動腦筋,讓他們通過自己的獨立探索來獲得答案。
例如,最近幼兒園開發(fā)了一個科學實驗室的項目,教師沒有以上課的形式來傳授知識,而是讓每桌的兩名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然后總結經(jīng)驗。如在教學電系列內容時,教師給每桌幼兒發(fā)放不同的材料,讓幼兒自己去擺弄這些材料,會發(fā)現(xiàn)有些幼兒往往能找出許多讓小燈泡發(fā)光的方法。而教師如果讓幼兒按照說明書上的電路圖來擺弄,只會束縛幼兒的思想,難以鍛煉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幼兒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撃?,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幼兒在活動中思考,在動手操作和探索中尋找答案,進而不斷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4.在家園合作中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
幼兒的獨立能力僅僅靠教師一方面的鍛煉是不夠的,如果父母在家里一味溺愛,事事包辦,其獨立性就不可能得到發(fā)展,而且會讓教師的努力“竹籃打水一場空”。家長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的疑惑,為什么孩子在幼兒園里很聽話,一到家里就變樣了。而每次放假回來,孩子都會把在家里的習慣帶到幼兒園來,這也是教師所苦惱的。所以,教師和家長要密切配合,通過家園合作,讓幼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久而久之,幼兒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其獨立性就會不斷提高。無論在家里還是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都應讓幼兒從小事做起,從簡單到復雜,一步步地培養(yǎng)其獨立性。
例如,有一名幼兒在家里只要有什么不如意就會哭,早上不想起床哭,吃飯的時候沒人喂也哭,而只要她一哭,一大家的人都圍著她轉。如果沒人理她或者受到父母的批評,她會哭得更厲害,相信這種情況在很多家庭都出現(xiàn)過。面對孩子的這種依賴行為,成人一定要對孩子說“不”,并向孩子說明原因,堅持幾次孩子就不會哭鬧了。因此,教師和家長只有減少或杜絕包辦代替,鍛煉幼兒從簡單到復雜的生活自理能力,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能力,才能讓幼兒擺脫依賴心理,促進幼兒不斷成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是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的平臺,家庭更是培養(yǎng)幼兒獨立性的重要場所。所以,要想讓幼兒自立,就必須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幼兒園,教師要做幼兒的榜樣;在家里,家長也要做他們的榜樣。教師要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在比賽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在科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在家園合作中共同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教師和家長要共同努力,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自主能力,這既能為幼兒進入小學做好準備,又能為幼兒成長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吳燕.淺談中班幼兒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閱讀,2012(15).
[2]余惠群.探索小班幼兒生活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06).
[3]王飛.在科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探究能力[J].早期教育,2017(11).
[4]邢曉燕.重新審視幼兒“聽話”與幼兒“獨立性”的發(fā)展[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5]楊敬霞.怎樣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
[6]蔣赟.我的“自然角養(yǎng)護計劃”——談大班幼兒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好家長,20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