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露露
摘要:多文本閱讀是指教師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單位內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進行多篇相關聯的閱讀文章閱讀,這是一種現代教學中新發(fā)展的拓展閱讀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對中學生的閱讀數量、質量以及閱讀速度進行訓練,關注學生在多種多樣的文章閱讀過程中,對文章的架構以及意義進行理解;通過多文本閱讀,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寫作能力。本文對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進行闡述,提出了一定的建議和意見,旨在為今后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的教學中提供幫助和參考。
關鍵詞:多文本閱讀? 寫作能力? 教學策略
多文本閱讀教學模式摒棄了傳統(tǒng)單篇文章依次閱讀的閱讀習慣,改變了傳統(tǒng)單元式教學模式,建立了新型的閱讀模式;喜閱讀數量從一篇增加到許多篇,并且閱讀內容也從課內拓展到了課外,這種閱讀教學模式不僅僅是一種課堂的新型閱讀模式,更重要的是它不僅僅是將課外與課內的內容進行疊加,而是讓小學生在課內、課外同時閱讀過程中,理解到文章的深層含義。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同時也象征著教師對語文閱讀教學理念的革新,是一種新型的拓展閱讀模式,能夠全面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突出多文本閱讀與寫作的重要性
近些年,隨著電教手段的飛速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被大量引入課堂,甚至變成了課堂的主角。許多老師在閱讀教學中過分重視多媒體的應用,在課堂上一味追求閱讀的形式,忽略了語言訓練的內容。閱讀教學的中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朗讀與閱讀能力的訓練是語文教學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常說“文章不是無情物”,所以“讀得好,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寫作呢?大多數學生從小怕寫作文。
閱讀學生作文,我們會發(fā)現其中的精品是少之又少,新穎的構思、深刻的思想,在作文中嚴重缺席,因此我們“悵然心中煩”。學生的作文多是情感蒼白、無病呻吟,且表現手法單一。
好多語文教師因為沒有好的作文訓練方法,加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依然看不到收效,于是就放棄了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想法。許多學校一周用一節(jié)課進行寫作教學,甚至幾周寫一篇作文,這完全忽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其實,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遠遠沒有那樣困難,作文就是學生生活的反映。學生寫作材料的積累,應該來自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無論是他們生活、學習的積累與體會,還是他們通過閱讀累積的語言材料和生活經驗,都是學生寫作必要的保證。所以,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要留心觀察、勤于思考,同時要廣泛閱讀,勤于積累,在此基礎上多練筆,培養(yǎng)自己良好的寫作習慣,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多時候,教師以為寫作是技術問題,以為解決了寫作方法,學到了寫作技能,學生就能下筆千言、倚馬可待,但事實上,這是舍本求末。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閱讀與寫作這兩個環(huán)節(jié)。
二、體現多文本閱讀與寫作的整體性
多文本閱讀是在所學課文的基礎上,補充2~4組議題相同、形式多樣的文章或文學作品,以略讀、瀏覽的形式,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有效增加其閱讀量。這樣可以實現讓學生自己閱讀,讓學生自己在閱讀中學習寫作。
在學生閱讀量得到增強的基礎上,教師再引領其深刻領會文章的構思、表現手法等,并且隨著閱讀活動的推進,學生在閱讀中會形成新的心得,使學生的閱讀鑒賞能力在此過程中得到提高,進而提升欣賞能力,與此同時,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進而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通過這樣的渠道,可以不斷拓寬學生的視野,拓展其知識面,引發(fā)他們的寫作欲望,逐步豐富他們的寫作素材,使學生領悟基本的寫作手段。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著密切的聯系?!边@段話明確指出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密切關系,指出了學生的閱讀對其寫作的重要作用。在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我們要像養(yǎng)蜂一樣,培養(yǎng)學生博采和精心釀造的素養(yǎng),引導他們在此基礎上釀出香甜美味的蜜來,讓他們不斷發(fā)現寫作的樂趣,從而愛上寫作。
三、實踐多文本閱讀與寫作要措施得當
在課堂上,教師應以課本為依托,以教材內容、結構、寫作方法的特點來組織活動,展開多文本閱讀和寫作教學,即把課堂當作多文本閱讀和寫作教學的主陣地。除此之外,還應注重以下幾點:
(1)營造輕松氛圍,進行讀寫結合訓練。在春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利用班會、黑板報等陣地宣傳其意義,推薦閱讀書目,介紹讀書方法。另外,利用班級書社活動,進行多文本閱讀氛圍的營造,在短時間內掀起一股傳統(tǒng)風俗文化讀書熱潮,并結合這一主題,積極開展寫作實踐。
(2)利用零散時間,進行讀寫結合訓練。鼓勵學生閱讀語文課本和相關文本,積極開展有效的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周可以專門抽出一堂語文課作為多文本閱讀指導課,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讀書習慣,提高學生寫作效率。
(3)開展朗讀活動和寫作訓練。想要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應當做好學生連句造句的訓練。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會碰到許多的連續(xù)造句,而一篇文章的優(yōu)秀與否,其用詞用語都應當正確且清晰。這就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不僅要有擁有清晰的思路,還應當保證邏輯的合理性。所以在保證用詞的基礎上,還應當注重用詞的搭配。
適當的寫作訓練,也是提高中學生寫作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即使學生擁有了豐富的詞匯量和語法應用經驗,也無法在寫作過程中和將這些知識進行靈活運用。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結合優(yōu)秀的范文對學生進行引導,必要時可以讓學生背誦優(yōu)秀的短文,使學生能夠在背誦過程中了解語法的應用,甚至可以在寫作過程中借鑒優(yōu)秀的短語。所以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師在教材準備過程中,應當結合學生水平對教材進行篩選,選擇其中優(yōu)秀且符合學生水平的閱讀材料,使學生能夠在閱讀過程中真正理解文章的意思,而不是通過課后教師的再次輔導和解讀。
要實行“多文本閱讀”,我們一定要備好課,精簡課堂學習內容,要學會舍棄,留出充分的時間進行相關文本的閱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數量和閱讀速度,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帶著任務和興趣去閱讀,從而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養(yǎng)成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清.連續(xù)文本閱讀與中學語文教學(J.中學語文,2012.(1).
(2)[1]林阿某,論小學語文”泛讀——精讀”閱讀教學模式的建構[J],小學閱讀指南(中),2011(12):77-77.
(3)梁麗梅,王思童,論”受讀一精讀一深讀”的任務驅動型教學策略[J],讀寫月報:語文教育版,2017(1):23-25
(4)李開忠,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