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盤東
桃,在我國歷史悠久,不僅是自古就有的常見的水果,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被賦予了深厚的內(nèi)蘊,極具象征意義。比如,桃象征祥瑞:桃樹的誕生在我國的神話傳說中極具神秘的傳奇色彩,一般有兩種說法,其一,桃樹是北斗七星之一玉衡星幻化而成;其二,夸父逐日時的手杖在太陽的映射下化作一片桃林,結滿碩果。所以,桃木凝聚了神力,可以去兇辟邪,這也是時至今日民間仍然盛行的桃符、桃木劍等存在的依據(jù)。桃象征長壽:壽桃的寓意廣為人知的是作為仙家的水果常出現(xiàn)在神話故事中,無論是宋·仲殊的“競折蟠桃獻壽,雨露罩,春下仙瀛”,還是宋· 盧炳的“戲彩捧觴真樂事,蟠桃獻壽千春?!碧以谖覈怨疟阌靡再R歲祈壽,以“壽桃”為譽。其實桃可做延年益壽之意是有醫(yī)學依據(jù)的,《太清方》曰:“三月三日采桃花,酒浸服之,除百病,好顏色?!碧蚁笳髦禾斓牡絹恚簾o論是“浪漫春花紅在先”,還是 “桃花春色暖先開”,更有白居易的 “人間四月芳非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盛贊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桃象征情意: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中借桃花表達了友情,崔護的 “今日去年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借桃花表愛情,直至今日,希望能走“桃花運”仍是萬千待愛的人的美麗期盼。桃象征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這點不僅是上述去兇辟邪的引申寓意,陶淵明一篇《桃花源記》將桃花源的自由、無憂、愉悅帶進了讀者的心中,成為世代人們向往的生活的象征。桃象征學生,常用來歌頌老師:狄仁杰學生眾多,常向武則天舉薦人才,武則天贊其“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北挥涊d在《資治通鑒·唐紀·武后久視元年》中,為后人引用歌頌老師教書育人者眾。綜上所述,桃的美好寓意之多、祥瑞象征意義之廣,以桃為題材的“壽桃套壺”,自是凝聚了上述的美好與祥瑞,帶著這份期切的心意,以紫砂藝術的永恒之姿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桃是紫砂作品中常見的題材,作為同題材的作品,“壽桃套壺”深入挖掘桃及桃花、桃樹的本質(zhì),在遵循客觀塑造的形真的基礎上,多維度的藝術提煉設計造型,規(guī)避了同質(zhì)化現(xiàn)象,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泥料的擇用上。“壽桃套壺”選用了原礦紫泥,不同于常見的色彩絢麗的紫砂桃壺,壽桃套壺通體一色,素樸尋常。紫泥是紫砂泥中最為人所識的泥,給人的感覺是材質(zhì)常見,古拙質(zhì)樸,其泥質(zhì)特點在于易于成型,燒制后成紅潤之色,易于養(yǎng)護,在長期使用后日久彌新,愈發(fā)光亮,聞龍在《茶牋》有云:“摩掌寶愛,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nèi)如碧云,成為奇物”。在泥質(zhì)的選用上,處處與桃樹本質(zhì)的特點契合,即常見、易活,不開花時質(zhì)樸平淡,開花之后獻壽千春。其次,造型的設計上:壽桃壺以桃為題材,以桃身作壺身,以桃樹枝干做壺把,以桃葉貼飾壺身,以桃子形制為壺鈕,在以桃為題材的眾多紫砂壺作品造型中其獨特之處為以下三點:其一,桃瓣的呈現(xiàn)。常見的壽桃壺為了形體的圓潤飽滿基本舍棄了桃瓣,或是基于現(xiàn)實生活中縱向處理,此處的壺身一條下凹的曲線自壺把下端胥出延伸至壺嘴上方,既尊重桃子本身的生理結構再現(xiàn)了桃瓣,又以藝術視角進行了提煉與設計,更加的逼真,并且提升了美感。其二,壺把的設計。不同于常規(guī)的壺把,此處的壺把似唐羽壺壺把尾端的高高卷起,瞬間有了動態(tài)美感,壺把的上端與壺身的空隙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唐羽壺靈感源自觴,桃常做獻壽喜宴之用,此處獨具匠心,以巧妙的設計呈現(xiàn)“捧觴樂事,獻壽千春”的人間喜樂。其三,“壽桃套壺”一壺兩杯的設計,在使用功能方面,滿足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在審美活動方面,杯子造型與壺一致,統(tǒng)一的造型呈現(xiàn),具有和諧均衡之美,并且是一組完整成熟的紫砂套壺;在意蘊情感上,一方面桃花枝繁葉茂,引申到家庭的人丁興旺,大壺小杯如同大人小孩,子孫繞膝,天倫之樂。另一方面呼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如同師者與學生,學生以師為樣。前者泥料的選擇輔助了后者造型更加豐滿的呈現(xiàn),二者相輔相成,共同塑造了形真,營造了意切。
總結,常見的素材,但是以不同的角度切入,不同的造型設計,都可以塑造全新的形象?!皦厶姨讐亍?雖以常見的桃為題材,但是在泥料、造型等方面極盡巧思秒想,以全新的造型設計規(guī)避了同質(zhì)化現(xiàn)象,以觴入壺,以形造境,為人們送去這份期切美好祥瑞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