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立源,黃蘇金,陳桂余,楊婧涓,蘭曉燕,尹瀟, 胡付娟,朱碧姝,楊雪,朱榮華
云南保山市中心血站檢驗科,云南保山 678000
我國是HBV 的高流行地區(qū)約占總傳染病總數(shù)的1/3,我國的 HBV 人群感染率(HBsAg 陽性率 7.18%)。HBsAg 為HBV 感染的最主要指標,是采供血機構保障血液安全必檢項目之一,盡管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檢測方法、檢測技術均有所提高,減低了因輸血傳播疾病的風險,但輸血傳播乙肝病毒(HBV)的風險仍然是血液安全面臨的巨大挑戰(zhàn)。目前檢測HBsAg 的主要方法是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簡便、快速、特異、成本低、且靈敏度較高。特別適用于大批量獻血者篩查及健康體檢。由于窗口期的世界性難題,該站采用兩個廠家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試劑進行兩遍檢測,酶免檢測無反應性標本,再進行1 遍核酸檢測。對弱反應性標本設置灰區(qū),灰區(qū)范圍為(0.5≤S/CO<1)?;覅^(qū)的設置一直是采供血機構檢測實驗室討論的熱點問題,既要保障血液安全,又不能讓無辜的獻血者淘汰,避免血液的浪費。該中心血站2016 年1 月—2017年6 月以無償獻血者標本27 214 份為樣本,對灰區(qū)的設置進行相關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該中心血站對無償獻血者標本27 214 份,酶免采用HBsAg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A 和B 兩個廠家,該實驗室兩試劑均設有灰區(qū),0.5≤S/CO<1,雙試劑有反應性,則報告有反應性;單試劑有反應性,雙孔復查,復查只要其中一孔有反應性,則報告有反應性,兩孔均為無反應性,則報告無反應性。報告為反應性標本。所有檢驗標本均同時進行HBV-DNA 檢測,委托第三方血站采用諾華檢測系統(tǒng)進行檢測。
HBsAg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A 試劑,HBsAg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劑盒B 試劑。
S/CO≥1 判定為陽性,0.5≤S/CO<1 判定為可疑(灰區(qū)),S/CO<0.5 判定為陰性。HBV-DNA 檢測有反應性為補充實驗的確證標準。
全自動酶免分析系統(tǒng)一體機(Uranus AE150)。EVO-150 全自動加樣儀,F(xiàn)AME16/20 全自動酶標儀。
采用SPSS 17.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
共檢測27 214 份血液標本,結果見表1。
表1 ELISA 法檢測乙肝表面抗原和核酸檢測情況
兩試劑ROC 曲線下面積結果見表2。
表2 A、B 試劑在不同臨界值下ROC 曲線下面積
臨界值 (Cut off)S/CO 為 0.5、0.8、0.9、1.0、1.6 時,越接近左上角的曲線,方法學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越好,試劑A 優(yōu)于試劑B。臨界值的確定,最接近左上角的切點值(Cut off)是最佳分界值,敏感性與特異性之和最大。所該實驗室臨界值(Cut off)S/CO 為 0.9 最佳分界值。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直接證據(jù)是檢測其病原標志HBsAg 。HBsAg 作為必檢項目之一,常用ELISA方法,該方法以Cut off 值作為判定陰性或陽性結果的分界線標準,受方法學的限制,出現(xiàn)一些接近臨界值結果,通常把這一段結果定為“灰區(qū)”,為了防止弱陽性標本漏檢,確保輸血安全,防止HBV 感染,很多實驗設立了“灰區(qū)”。血液篩查實驗室是否應設置灰區(qū)、如何設置灰區(qū)還存在一定爭議[1]。
核酸檢測方法是目前血液篩查已經比較成熟的檢測方法,可檢出血液中較低水平的HBV 病毒,且對于HBV 病毒的隱匿性感染、 病毒亞型和病毒變異也能檢出[2-3]。這樣的檢測數(shù)據(jù),反映ELISA 檢測灰區(qū)標本和單試劑有反應性標本的絕大部分獻血者不是正真的HBV 病毒感染者, 該血站對ELISA 方法檢測的“灰區(qū)”試驗結果報告為“有反應性”,并對有反應性”血液作報廢處理,對相應的獻血員作永久屏蔽。這種做法對輸血安全確實有積極作用,但造成血液資源的浪費[4-5]。
從ROC 曲線下的面積評價試劑敏感性和特異性,臨界值在 0.5、0.8、0.9 時,A、B 試劑 ROC 曲線下面積相同,A 試劑面積為0.845,B 試劑面積為0.837,說明該實驗室準確性較好。臨界值S/CO 為1 時,A、B試劑ROC 曲線下面積有所改變。ROC 曲線能兼顧到被評估方法在所有臨界值的靈敏度和特異性,曲線下面積(AUC)就越大,表示該方法的靈敏度和特異度就越高,準確性就越高,診斷價值就越大[6]。該實驗室通過比較臨界值 S/CO 為 0.5、0.8、0.9、1.0、1.6,5 個臨界值ROC 曲線下面積,可知臨界值 S/CO 為0.9 時,該實驗室檢測結果靈敏度和特異度就最高,準確性就最高,診斷價值就最大。
Youden 指數(shù) (Youden 指數(shù)=靈敏度+特異度-1)是用來評價檢篩試驗真實性的指標,試劑A 和試劑B最佳臨界值(Cut off)為(S/CO 值)0.9,作為檢測結果判定值。該實驗室以為(S/CO 值)0.5 作為檢測結果判定值,低于最佳臨界值(Cut off)為(S/CO 值)0.9。試劑A 和試劑 B 廠商推薦的臨界值為(S/CO 值)1.0,高于最佳臨界值0.9。通過對該實驗室A、B 兩試劑的比較,試劑A 在敏感性和特異性方面均優(yōu)于試劑B,敏感性和特異性是診斷方法學評價的重要指標,二者相互矛盾又相互聯(lián)系。該實驗室采用兩種檢測試劑,在選擇試劑檢測策略時,兩種試劑最好互補。通過該實驗室檢測數(shù)據(jù)的分析研究,該實驗室最佳臨界值(Cut off)為應設置(S/CO 值)0.9,這樣即保障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又可減少血液不必要的浪費和防止獻血者的流失。雖然全國血站實行核酸檢測,但各實驗室檢測能力參差不齊[7-8]。隨著檢測技術的提高,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灰區(qū)的設置,進行核酸檢測和確證試驗后,尋找適合該實驗室的最佳臨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