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顯斌
一
牛漢提著一個紙盒,剛走出他的“古雅齋”,就遇到一輛三輪車沖過來。他左躲右躲,可怎么讓也沒讓開,愣是讓三輪車給刮上了,手中的紙盒落在地上,“嘩”的一聲里面的東西全碎了。
開三輪的是個中年人,忙停了三輪車,連連說對不起,好在人沒事。牛漢瞪了他一眼氣呼呼地說:“人是沒事,可盒子中的東西有事!”
中年人一聽,忙蹲下去打開盒子,里面是一堆碎瓷片子,他長吁一口氣說:“是一個罐子啊,我賠!”
牛漢生氣地說:“是進城的民工吧?”
中年人顯然不滿,望了他一眼,打碎一個瓷罐,怎么就扯到民工身上了?牛漢沒好氣地說,民工什么都不知道,就是好面子。正說著,他的手機響了,打開一看,哼了一聲,將手機遞給那個中年人說:“聽聽,仔細聽聽!”中年人疑惑地接過手機,放在自己的耳邊,只聽那邊一個人說:“怎么樣,牛老板,那件古董送來了嗎?兩萬塊錢我已經準備好了,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啊。”說完,對方傳來哈哈的笑聲。
中年人聽到這些,登時張大了嘴,說不出話來。
牛漢白了他一眼,冷笑一聲:“知道不是你家泡菜壇子了吧?”然后一揮手對那人說道:“算了,走吧,算我倒霉。”
中年人咬咬牙,賭氣一樣說:“我賠,明天送錢來!”說完,他轉身開著三輪車嘟嘟地走了。牛漢嘆口氣,望著遠去的人影搖了搖頭,也轉過身走了。剛走幾步,他的手機再次響了,他打開來一看,仍是先前打電話的那個聲音,大吼著問他:“怎么讓那個家伙走了?”牛漢愣了愣告訴他,那是一個民工,在對方身上榨不出四兩油,放了等于積德行善。對方聽了,很憤怒地罵一聲:“積德行善?我們喝西北風???你……你是豬腦子???”
牛漢哼了一聲,懶得理睬對方,悻悻地關了手機,繼續(xù)向回走去。剛走進小巷,一個戴著墨鏡的人晃悠出來,攔住他的去路,惡狠狠地盯著他,嘴里狠狠罵道:“狗東西,拿著我的工資,挖著我的墻腳,讓你小子認識一下我的手段?!迸h急了,忙轉身對戴墨鏡的道:“馬哥,你想干……干什么?”
馬哥一揮手,幾個人沖上來,扳倒牛漢,拳打腳踢起來。
還好,那幾個人下手顯然不重,沒傷及他的筋骨。他們并不是仁慈下不去手,是怕打壞他,從而斷了他們的財路。牛漢抹去嘴角的血,轉身回去了。
二
第二天天剛亮,牛漢還賴在床上沒起來,外面就響起了“咚咚”的敲門聲。他穿了衣服匆忙去開門,一個人站在外面,正是昨天那個撞了自己的中年人。牛漢沒好氣地望著他道:“干什么啊,不會是真的來還錢的吧?”
中年人點點頭,說,撞了別人的東西不還,良心上好像缺點什么,怎么也難以安寧,所以自己回去后東借西借湊足了這筆錢,就送來了。說著,中年人從衣袋里掏出一沓錢來,里面還有毛票子,細細數了一遍,恰好兩萬塊。
牛漢呆在那兒,望著中年人漸去漸遠的背影,眼圈慢慢紅了。
其實,昨天中年人撞的并不是什么古董,只是一件贗品。
牛漢從某大學考古系畢業(yè)后,來到這座城市,聽說考古界權威王教授招收弟子,他頓時眼睛發(fā)亮。他早就聽說王教授的名字,非常渴望投到他的門下深造。于是,他立馬交了個人檔案。可是檔案交上去后,半年了,一直沒有回音。他的錢用完了,又找不到工作,在求借無門時,一個人找上門來,告訴他,自己希望招聘他做員工,月薪一萬。牛漢一聽,心里一跳,自己的好些同學走出校門尋找工作,月薪僅僅五千左右,自己一下子就一萬,可能嗎?對方點著頭告訴牛漢,如果他不信,他們可以簽訂一個合同。
這個老板,就是馬哥。
去后不久,馬哥讓牛漢開了一個古玩店,每天提著一件自制的瓷器,在街上遇見汽車什么的,故意讓車子刮一下,隨即倒在地上。這樣,車主下車,就會為碎瓷和他討價還價。馬哥則躲在不遠處,馬上給牛漢打電話問貨送來沒有,自己錢已經準備好了。至于錢數,根據車的款型報價,或五萬元,或十萬元。半年來,這樣的生意一直不錯,馬哥也財源滾滾。
中年人走后,他面對那兩萬塊錢的票子,思索再三,當天走出“古雅齋”,走進了公安局。
在公安局,牛漢毫無保留地交代了一切,馬哥的古董盜賣制假集團也因此被警察一網打盡。因為牛漢的積極配合,態(tài)度誠懇,他被拘押了一段時間后就放了出來。在他即將離開拘留所這天,公安局的趙局長走進來,笑著告訴他,外面有人來接他。
牛漢一愣,疑惑地說:“我在這兒沒有熟人啊,誰會來接我?”
趙局長告訴他,出去就知道了。
牛漢提了自己的東西,隨著趙局長走出來,一個人笑呵呵地迎上來,牛漢仔細一看,正是那個撞著自己的中年人。趙局長一笑,對牛漢道:“他來接你,你跟著他走吧?!苯又?,趙局長對中年人豎起大拇指說:“你贏了,這小子是個不錯的小伙子,只不過走錯了一段路,一定能改回來的?!闭f完,趙局長對他們揮揮手走了。
三
中年人看著牛漢還傻呆呆地站在那兒,笑著指指旁邊一輛車招呼他:“肚子餓了吧,走,一起去吃點什么?!迸h肚子也確實餓了,“咕咕”地響著,他又看到中年人沒什么惡意,就跟著上了他的車子。
在飯店里,要來飯菜,牛漢才想起自己要問的問題:“你究竟是干什么的?”中年人笑著拿出一張名片放在他面前。牛漢接過名片,頓時張大了嘴。只見名片上寫著:王哲。他驚訝地問道:“你……你就是王教授?!?/p>
中年人點點頭,笑著告訴他,自己前段時間出國去講學,回來后發(fā)現投檔中有一份牛漢的資料,其中一份關于考古方面的論文,觀點和自己的高度一致。他當即決定,招收牛漢做學生??赏稒n時間已過去半年,牛漢早已不知去向。王教授無奈,只有四處打聽。就在這時,他收到老友趙局長的電話邀請,說最近市面上,經常出現一個年輕人提著名瓷四處亂轉,被車刮倒。他們認為,這很可能是故意的。可這些碎瓷,很多專家研究后卻一致認為是真的,他有些不放心,想專門請王教授去鑒別一下真假。
王教授接完電話,匆匆趕到公安局,拿了瓷器碎片,在放大鏡中細細觀察,然后連連嘆息說可惜。趙局長見了大惑不解,問:“怎么,瓷器是真的?”王教授說:“瓷器是贗品無疑,可能將贗品仿制到如此地步的人實在罕見?!?/p>
趙局長聽了,開起玩笑說:“老朋友,又動了惜才之念?”
王教授抬起頭嘆息道:“才能放在做壞事上固然對社會有害,可如果用在正道上,對考古界卻是一大貢獻啊!”
王教授決定去觀察一下這個制造假瓷的青年,如果可能,最好挽救一下他。
王教授想出一個辦法,決定試探一下。他扮作三輪車夫,這天早晨故意撞落牛漢的盒子,隨后又送錢上門。回來后,他高興地對趙局長說:“等著吧,這小子一定會來自首的。”
趙局長不相信,王教授說:“不信你就等著吧?!?/p>
果然,當天下午牛漢就來了。
聽了王教授的敘說,牛漢眼中含著淚光,他在心里暗暗決定,自己一定要將一技之長發(fā)揮在正道上,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絕不辜負天下所有好心人的期望。
選自《民間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