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明,張京玲,張 瑞
(1.國合通用測試評價認證股份公司,北京 101400;2.國合通用(青島)測試評價有限公司,山東 青島 266000)
GH4169合金因在-253℃~650℃溫度范圍內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同時具有良好的抗疲勞、抗輻射、抗氧化、耐腐蝕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焊接性能,成為了航空、航天動力及石油化工中高溫工作構件的首選材料[1]。
GH4169合金組織對熱加工工藝特別敏感,掌握合金中相析出和溶解規(guī)律及組織與工藝、性能的相互關系可為不用應用環(huán)境的產品制定合理的熱處理工藝。本文主要研究不同固溶處理溫度對δ相析出行為的影響。
δ相是穩(wěn)定的共格相,正交晶系結構。δ相析出能夠控制晶界遷移,起阻止晶粒長大的釘扎作用,另外適量的δ相還對提高合金塑性、降低缺口敏感性具有重要作用,但過量的δ相會成為裂紋萌生和發(fā)展的通道,使合金的性能惡化[2]。
GH4169合金的標準熱處理一般分為固溶和沉淀時效兩階段。航空航天材料規(guī)范AMS 5662規(guī)定GH4169合金固溶熱處理方式:加熱至940℃~1010℃范圍內某一溫度,在所選溫度的±14℃下保溫,然后按空冷或更快的速度冷卻。沉淀時效方式為:加熱至718℃±8℃,保溫不少于8h,然后以每小時56℃±8℃的速率冷卻至621℃±8℃,在621℃±8℃下保溫不少于8h后空冷。假如調整在621℃±8℃下的保溫時間,從而使整個時效熱處理時間不少于18h,則可采用以任意速率的爐冷來替代以每小時56℃±8℃的速率冷卻至621℃±8℃。
根據(jù)該合金的特點,本文主要研究在不同的固溶溫度和時間下δ相的析出規(guī)律。
本試驗采用GH4169棒材,其成分含量見表1,試驗前材料的金相組織見圖1,其晶粒度為30%8.0級,70%2.5級,無δ相析出。本試驗采用單級固溶處理和雙級固溶處理制度,其中單級固溶處理制度為:分別在970℃,960℃,950℃,940℃下保溫1h后空冷;雙級固溶處理制度分別為:(a)960℃×1h+870℃×4h;(b)950℃×1h+870℃×4h,均為空冷。
表1 GH4169成分含量(Wt%)
圖1 熱處理前材料組織
觀察單級固溶后試樣的金相結果可見970℃固溶時δ相析出極少,隨著固溶溫度降低,δ相析出量有所增加(見圖2),但總析出量偏少,各溫度下δ相含量均不足1%,且δ相多沿晶界呈顆粒狀析出,940℃固溶時有部分短棒狀δ相析出。固溶處理后試樣晶粒比較均勻,多為等軸狀分布。
圖2 單級固溶處理后δ相形貌SEM和OM組織圖
在固溶溫度960℃,950℃保溫1h空冷后增加二級熱處理工藝870℃保溫4h空冷處理,發(fā)現(xiàn)相較單級熱處理工藝,δ相析出量明顯增多,約3.5%,且δ相呈短棒狀、針狀析出,部分區(qū)域長出表面呈片狀分布。
按照航空航天材料規(guī)范AMS 5662要求,δ相析出量隨規(guī)定固溶溫度下限值940℃升高而減少,970℃固溶時δ相析出極少。
有研究[3]指出,合金中彌散析出的粒狀、短棒狀δ相可阻礙位錯滑移和孿晶變形,沿晶界析出的粒狀δ相對裂紋擴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根據(jù)賈志宏等(3)的研究可知980℃為δ相大量溶解溫度,為得到適量的δ相(相關文件參考[4]最佳析出量為4.8%)及合適形貌的δ相,此批材料應采用規(guī)定溫度的下限值,并適當延長保溫時間,以增加δ相的析出量[5]。
圖3 雙級固溶處理后δ相形貌SEM和OM組織圖
(1)按照航空航天材料規(guī)范AMS 5662要求,GH4169合金固溶熱處理方式為940℃~1010℃,在此范圍內,δ相最佳固溶處理溫度為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