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
對于口腹之欲的追求,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由來已久?!渡袝ず榉丁匪岢龅闹螄鞍苏崩锞桶选笆场狈旁诘谝晃?。早在夏商之前,隨著農(nóng)業(yè)的產(chǎn)生和陶器的發(fā)明,我們先祖?zhèn)円呀?jīng)普及了煮食方法。到了商代時期,中國人率先掌握用水蒸氣將食物煮熟的方法,這就是“蒸”。
而到了周朝,除了食品的豐富外,還制定繁雜的禮儀以區(qū)別貴族和普通老百姓吃飯的不同?!抖Y記》里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憋嬍呈且磺卸Y儀的基礎(chǔ)。吃什么,怎么吃這一切都在禮記說得明明白白的。
那么,在等級森嚴社會,秦朝老百姓吃什么呢?
一、秦朝老百姓的主食與副食
秦朝普通老百姓大多數(shù)是吃不上肉的,被稱為食蔬者。
正所謂“六月食郁,七月享葵,八月剝棗,九月叔苴,十月獲稻”,由此可平民的日常食物中有葵、菽、棗、瓜、苴等瓜果蔬菜。這些都是老百姓的副食。
副食之外的主食又是什么呢?秦在關(guān)中平原地區(qū),主要產(chǎn)粟(小米)與麥。
老百姓吃的食物稱為“粒食”,即將整粒谷物置于炊器中蒸煮后食用。小米還好些,菽(大豆)也是直接煮成豆飯吃。秦人只能簡單加工小麥,使用杵臼對小麥籽粒進行加工,這樣無法完全將小麥籽粒碾磨成面粉,也無法徹底解決小麥種皮難以炊煮的問題,麥飯也就無法擺脫“粗糙”難以下咽的惡名。但是,由于麥子的畝產(chǎn)量高于粟,秦人為了獲得更多的糧食,開始大面積種植麥子。
少部分普通百姓是可以吃到肉的,主要是雞肉、豬肉、狗肉,牛是保護動物,只有天子才能吃,而羊?qū)儆谫F族階層。其中狗肉大行其道,當(dāng)時秦末劉邦每日飲酒都用狗肉當(dāng)下酒菜,他的連襟樊噲更是殺狗出身。由此可見,秦朝狗肉在下層社會的盛行。
而秦人通常每日只吃兩頓飯,謂朝食(時間10點至11點)與夕食(下午3點到5點)。當(dāng)時干重體力活的勞役,包括修長城的人每日早飯半斗,晚飯是1/3之斗。有時麥飯、豆飯不等,估計很多人是吃不飽的。
由此可見,秦人老百姓的生活是很苦的。到漢代才有所改變,普通老百姓在一兩餐前,早上加上一頓寒食填填肚子,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吃的早點。
二、秦朝的貴族吃什么
1.沒有統(tǒng)一六國時,秦朝貴族的主食
在《國語》里把飲食等級說得很清楚:“天子舉以大牢(牛、羊、豕),祀以會;永無諸侯國舉以特牛,祀以太牢;卿舉以少牢(羊、豕),禮以特牛?!鼻貙儆谥T侯國,那么他就應(yīng)該享用諸侯飲食,平常之日為特牲(一牛),三俎(豕、魚、臘)、二簋(黍、稷),并祭以肺。這樣的伙食標(biāo)準已經(jīng)很不錯了,像周天子需要九鼎配八簋,算是最高規(guī)格的了。
我們可以看到,秦國的貴族們,肉魚都有了,基本都是牛羊肉,生活很幸福了。主食是脫殼的小米飯,也被稱為“膏粱”飯,膏粱子弟也就富家子弟的代名詞。
2.統(tǒng)一后秦國的貴族吃什么?
在秦國丞相呂不韋《呂氏春秋·本味》里就記載這樣一句話“天子成則至味具”,只有成為天子后,才能品嘗到天下的美味。那在秦國丞相呂不韋眼里什么是美味呢。肉類有猩猩的嘴唇、獾熊的腳掌、鹿的尾巴等;魚中有洞庭湖的鳊魚、東海的鱺魚、南方的朱鱉等;青菜中有陽華山的蕓菜、云夢澤的芹菜、太湖的菁菜等;調(diào)料中有陽樸的生姜、招搖的桂皮、越駱國的香菌等;糧食中有玄山的禾谷、不周山的小米、南海的黑黍等;水果有云夢澤的橘子、沙棠樹的果實等。
成為天子后,天下美味都可以弄到跟前盡情享受。天子能享受到,那么秦朝的貴族也會跟著沾光的,要不然作為秦朝的丞相,沒有吃過這些美味,怎么好意思記錄下來呢。
秦朝做的肉食基本上以炮、烤、煎為主,炮就是把乳豬殺死掏出內(nèi)臟,用棗填滿豬腹,再用蘆葦纏裹起來,外面涂帶草的泥巴,放在火里燒烤。熟了剝?nèi)ツ喟?,再用稻米粉調(diào)成糊狀,涂在豬身上,然后投入鍋中煎炸,先秦所用的油主要是動物脂肪,炸透后,再放到鼎里慢慢煮,三天三夜不斷火,最后將小豬取出,切割蘸醬吃。燒烤、煎與現(xiàn)代無異,只是沒有辣椒和孜然,缺少了那種美妙的味道。
秦朝貴族吃飯還需要配三羹,指太羹、和羹、铏羹。太羹是無滋味的肉汁,準備淋在主食上用的;铏羔主要是菜和肉汁構(gòu)成的羹湯,主要用來喝;加鹽和梅就變成和羹了,這主要是吃肉蘸醬用的。羹在秦朝飲食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因為炮、煎等食物大多淡而無味,沒有湯汁,非佐餐下飯的佳品,故一般貴族吃飯不能沒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