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八歲的時候,一直覺得自己不可能養(yǎng)花,養(yǎng)也養(yǎng)不活。
那時候還怕貓怕狗。一天深夜,大姨家的波斯貓“吱吱呀呀”地推開我的房門,我一抬頭,漆黑處兩簇綠光直勾勾射進來,嚇得我原地起飛,第二天打了吊水才壓驚。
工作了以后,自己租了房子,也有了辦公室,總覺得屋子里一個人太單調(diào),要有點兒小植物,才有生機。
剛開始挑不開花的養(yǎng),后來膽子大了,房間里橫幾根窗簾桿,上面吊著各種季節(jié)性開花的嬌氣植物,去哪個城市,都先逛花鳥魚市場。
我養(yǎng)植物不是很精心,基本放養(yǎng)。剛開始自己做了很多小標簽,有的5天澆一次,有的7天澆一次,在日歷上標注哪幾盆今天需要喝水了。后來自信了,粗獷式澆水法——啥時候想起來啥時候澆。不知是不是運氣好,不管多難開花的植物,到了我家,都爭奇斗艷,呼啦啦開得一茬又一茬。
唯一要防著的,就是姜小溪——一只小布偶貓。它生平最大的愛好就是坐花盆,眼看著花都要開了,它一走一過,小屁股穩(wěn)穩(wěn)當當往花盆上一坐,這一盆基本就得緩幾天……估計別的花可樂壞了,選美比賽時,還有這種出其不意的“神助攻”。
樓下的一個姐姐,辦公室里的植物郁郁蔥蔥,水里養(yǎng)的竹子能躥得比人還高,鶴望蘭粗壯得像樹,綠籮鋪了一窗臺,就連瘦瘦弱弱的文竹,在她那里,都長得像野生藤蔓一樣,纏了半個屋子。
第一次去她房間,我都驚住了,懷疑是不是她房間緯度不一樣,錯進了熱帶雨林。
問她有什么養(yǎng)植物的秘籍,她說:“也沒有呀!我也很粗心,但是我就總道歉!有時候一周都忘了澆水,就趕緊各種道歉,哎呀,對不起,攤上我這樣粗心的主人,你受委屈了,你自己好好長啊!”
剛開始聽見就和段子似的,時間長了,發(fā)現(xiàn)她確實愛和植物說話。
比如,竹子有新芽兒冒出來,她就會說:“哎呀小可愛,你怎么這么棒呢,有新芽兒了!”
比如,撿到一簇別人扔掉的小根莖,她也試著放水里,看看能不能長出來:“你努努力呀,你看這個小花盆好不好看?你長大了,我就把你移進去,把全屋子陽光最好的地方給你!”
諸如此類,聊得熱熱鬧鬧。
植物們也爭氣,就在這胡言亂語里,瘋狂長高,枝粗葉壯,綠得可人。
它們啊,越長越被夸獎,越夸獎長得越來勁兒。
其實,我也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愛上了大自然的種種,也相信萬物有靈。
生活挺神奇的,沒什么出其不意的大轉(zhuǎn)折,10年以后,你的性子也會有180度的大轉(zhuǎn)彎。
就像我們終于開始喜歡上了小時候看的電視連續(xù)劇里的配角,也終于肯打開懷抱,去愛更多的生命。
人生其實不需要太多的大道理,只需要把一兩句吃透、貫徹,就會成為一個明晰且通透的人。
祝你,在這個春天里更加可愛一點兒。
編輯/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