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娟
菏澤市立醫(yī)院輸液室,山東菏澤 274031
冠心病并高血壓在臨床上是一種常見慢性心腦血管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主要以中老年為好發(fā)群體。該疾病若得不到有效治療,可隨著病情發(fā)展,不僅會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會危害其生命安全[1]。近些年,由于我國社會快速發(fā)展,人們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發(fā)生明顯改變,因社會老齡化日益加重,導致冠心病合并高血壓發(fā)病率明顯呈逐年上升趨勢,可影響人們身心健康[2]。目前,臨床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主要以藥物方式治療,雖能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有大量研究[3]指出,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治療時接受有效護理,能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升其治療效果。該研究對2019 年1月—2020 年2 月該院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該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方便選擇該院收治的120 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排除標準:資料不完整者,肝腎功能障礙者,精神心理障礙疾病者。按隨機數(shù)表分為兩組。對照組60例,男 31 例,女 29 例;年齡 48~75 歲,平均年齡(62.62±5.14)歲;病程 2~13 年,平均病程(6.48±2.41)年。研究組60 例,男 33 例,女 27 例; 年齡 49~74 歲,平均年齡(61.33±5.95)歲;病程 3~12 年,平均病程(6.36±2.51)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使用常規(guī)護理,給予藥物指導、監(jiān)測血壓、環(huán)境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在此基礎上進行健康教育,措施如下:日常生活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清淡飲食,主要以低脂、低膽固醇、低鹽飲食為主,多進食富含鈣、鎂、鉀等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糾正其不良習慣,戒煙戒酒,加強運動,增強自身機體免疫力;血壓健康教育:護理人員主動講解高血壓相關知識,如高血壓誘發(fā)因素、治療及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對疾病的認識,并教會患者正確掌握測量高血壓方法以及預防方法;此外,受環(huán)境、天氣、情緒、晝夜變化等外界因素影響可引起高血壓,護理人員需將上述情況告知患者,并囑咐其若血壓發(fā)生變化需及時做好準備,保持心態(tài)平穩(wěn);冠心病健康教育:護理人員需向患者講解冠心病相關知識,告知其冠心病危害性,確?;颊吣苤匾曉摷膊。?由于多數(shù)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受疾病影響,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因此,護理人員需將冠心病發(fā)病機制、治療方式、注意事項告知患者,提高其對疾病認識,減輕心理負擔,進而緩解自身不良情緒;同時,根據(jù)患者自身狀況為其制訂科學合理運動方案。
根據(jù)自我護理能力量表評估,共4 個維度,自我護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識水平、自護責任感,條目共43 個,每條目 0~5 分,總分 0~172 分,分值越高則自護能力越強;采用生活質量表(WHOQOL-100)評價,共4個維度,包括物質生活、生理領域、社會領域、心理領域,滿分100 分,分高質量越佳;用該院自制調查表調查兩組滿意度,護理技能、護理質量、護理態(tài)度等,滿分100 分,分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4-6]。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滿意例數(shù))/60×100.00%。
該次研究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 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 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后自我概念(28.66±1.99)分、自我護理技能(33.23±1.08)分、自護責任感(26.33±1.17)分、健康知識水平(36.24±1.94)分等自護能力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自護能力比較[(±s),分]
組別 時間 自我概念 自護責任感 自我護理技能健康知識水平對照組(n=60)研究組(n=60)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t 值護理后P 值護理后20.68±2.54 24.19±1.35 20.18±2.16 28.66±1.99 14.399<0.05 19.73±2.56 22.05±1.43 19.66±2.59 26.33±1.17 17.943<0.05 20.60±3.16 29.14±1.10 20.66±2.34 33.23±1.08 20.551<0.05 23.57±2.66 31.31±1.19 24.15±2.04 36.24±1.94 16.779<0.05
護理后,研究組社會領域、物質生活、心理領域等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分]
組別 時間 社會領域 物質生活 心理領域 生理領域對照組(n=60)研究組(n=60)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t 值護理后P 值護理后55.84±5.19 68.23±2.04 55.72±5.66 78.87±3.99 18.392<0.05 43.57±5.19 69.05±2.66 43.28±5.04 79.66±3.73 17.939<0.05 53.58±5.18 66.27±2.33 53.71±5.56 80.56±3.04 28.899<0.05 42.57±5.99 68.24±2.66 42.18±5.04 79.26±3.17 20.628<0.05
研究組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比較[n(%)]
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是常見慢性疾病,兩種疾病能相互影響,屬于互為因果關系。若高血壓患者血壓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可引起冠狀動脈狹窄,導致粥樣硬化形成引發(fā)冠心病[7]。冠心病則會促使冠狀動脈狹窄,提升血壓水平,加重病情。若患者得不到有效治療,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還會危害其安全[8]。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發(fā)展,人們飲食及生活習慣發(fā)生變化,加上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重,導致該疾病發(fā)病率明顯上升[9]。目前,臨床多采用藥物方式治療該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有研究表示,同時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實施有效護理,可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改善其生活質量[10]。為探討健康教育對冠心病并高血壓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及自護能力分析,此研究針該院收治120 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臨床資料給予分析。
該研究顯示: 護理后,研究組自我概念 (28.66±1.99)分、自我護理技能(33.23±1.08)分、自護責任感(26.33±1.17)分、健康知識水平(36.24±1.94)分等自護能力比對照組高(P<0.05);研究組社會領域、物質生活、心理領域及生理領域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滿意度91.67%比對照組78.33%高(P<0.05),結果與馬曉燕 [11]臨床研究結果 [觀察組滿意度96.0%比對照組74.0%高(P<0.05)]相符合,表明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有效提高生活質量,提升其臨床滿意度。分析原因考慮為:護理人員對患者多實施常規(guī)護理,雖然該護理模式具有一定效果,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由于該疾病需長期服用藥物,而部分患者對所患疾病了解不深,且受教育程度存在差異,因此在臨床治療中,患者臨床依從性及配合度較低,降低其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需對患者加強健康教育[12]。在該研究中,護理人員對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對所患疾病知識,能使其充分了解疾病誘發(fā)因素及治療方法,及時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不良行為; 另外,健康教育可以提升患者臨床依從性和配合度,能改善飲食結構,使其血壓、血脂及血糖水平處于正常值,進而緩解病情,降低復發(fā)可能性,從而起到預防疾病、控制疾病作用;此外,給予高血壓、冠心病、日常生活等方面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自護能力,有效提升其生活質量,大大縮短其住院時間,有效控制血壓、血脂等指標;同時,加強健康教育可幫助患者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促使其機體處于健康狀態(tài)[13]。受外部環(huán)境與樣本例數(shù)等因素,關于兩組心理狀態(tài),有待臨床研究分析補充。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應用于冠心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中,不僅能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及生活質量,還能提升其臨床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