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家春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深化下,道德法治教育也逐漸受到關注與重視,為了讓學生能夠實現(xiàn)德智體美的全方位發(fā)展,素質教育已經(jīng)成為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重要性也不斷被提及。體驗式教學就是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通過一系列體驗式的教學活動,增加學生對知識感知與理解,進而掌握相應的知識。在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運用體驗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起較好的道德品質素養(yǎng),并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為日后的發(fā)展與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 體驗式教學? 意義? 運用
【中圖分類號】G63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4-0033-02
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道德與法治教育已經(jīng)成為初中教育教學活動開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道德法治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根據(jù)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發(fā)展自我,還可以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與法律意識,讓學生能夠借助法律的力量保護自己,并通過較好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為社會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初中道德法治的教學開展中,教師可以通過體驗式教學,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真實的生活經(jīng)歷,通過不同的形式進行教學知識構建,激發(fā)學生的共情,通過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發(fā)揮體驗教學的效果,提升課堂效率,進而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好基礎。
一、體驗式教學運用于初中道德的法治課程開展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
體驗式教學的開展改變了傳統(tǒng)的說教式、灌輸式的教育教學模式,學生對于道德法治課程的了解僅僅停留于字面意義,無法真正深切的感知并理解相關內容。通過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課程體驗活動,將道德法治內容與體驗活動充分地聯(lián)系起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符合初中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年齡特點,在體驗式教學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完善的三觀,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通過體驗式教學中分組競賽、情景模擬、小組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綜合素質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1]。
(二)奠定并夯實學生道德法治知識基礎
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材知識中會存在很多的專業(yè)術語,運用傳統(tǒng)的講解方式讓學生理解相應的術語知識,不僅會讓學生產生枯燥厭煩的心理,更是無法讓學生將相應的道德法治知識學以致用。通過體驗式教學,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加強對于生活中社會現(xiàn)象的觀察,讓學生主動的參與進教學活動,然后根據(jù)生活中的實際事件情景,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相關事件的講解與討論。從而引發(fā)事件之中以及事件背后的相應道德觀念以及法治思想,讓學生通過討論分析總結出相關的知識理論。通過體驗式的教學,不僅可以增強學生課堂的參與性,還可以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從而奠定并夯實好學生的道德法治基礎。
(三)有效的安撫學生思想情緒
初中學生處于青少年階段的叛逆期,因此很容易因為道德法治思想意識的缺乏,受到不良行為的影響,無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出很多出格、不理性的行為。道德法治課程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成熟的重要課程,也是一個人人性的標準與框架,因此教師通過體驗式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構建好思想的內部框架,讓學生明確的了解到什么樣的事情能做,怎樣的事情在道德法治的范圍之外是不可做的,進而幫助學生實現(xiàn)知行合一,并通過體驗教學,為學生的思想道德以及法治理念,提供了非常多的依據(jù)與素材,讓學生能夠把握好自身的言行舉止,同時讓教師能夠更好地走近學生,糾正學生的逆反心理,通過正確的方法與觀念,幫助學生控制好情緒,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中的運用
(一)情景模擬激發(fā)興趣
興趣作為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就要引導學生通過興趣產生對于知識的好奇,進而發(fā)揮主觀能動性進行知識的學習與探究。因此教師在進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中,就要根據(jù)不同課程的學習要求以及教學目標,根據(jù)教材內容的知識側重點以及不同的具體情況,來看靈活的創(chuàng)建教學情景,在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興趣以及學生的道德法治知識情況,來保證教學情景的趣味性,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相關案例以及知識的好奇心,吸引學生積極的參與進教學活動之中,其次教師還要保證情景創(chuàng)設的學習性與啟發(fā)意義,讓學生在情景中增加個人的思考,提升對于知識的理解,同時通過一些帶有啟發(fā)意義的問題,引發(fā)學生的探討與思考,深化道德法治的教育。通過體驗式教學開展初中道德法治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日常生活、喜歡關注的時事熱點、性格特點以及學習生活的實際情況等多方面,通過體驗教學活動以及教學知識,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自主學習,并在體驗式教學中加強信息技術的運用,通過媒體技術以及電子科技,將視頻、動畫等形式的場景進行展示,更加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場景中的道德法治觀念。
(二)角色扮演體會感知
初中階段正是學生三觀與是非判斷能力塑造的重要時期,因此初中道德法治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語言教學對學生感知與體會相應的道德法治知識來說較為淺薄,缺乏較為深刻的說服力。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道德法治課程上進行角色扮演,通過親身的體驗來感知不同角色身上的道德法治觀念,通過親身的體驗與感知,進而思考并分析具體的事件與問題,加深學生對于道德法治知識的理解與認知,從而提升自身的是非判斷能力,并完善自己的三觀。通過角色扮演,不僅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還可以提升課堂的活躍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角色扮演或對不同角色道德法治觀念的點評,提升學生對于正確道德法治理念的認識,從而提升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四課《遵守社會規(guī)則》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安排不同的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在公交車上的場景,有人尊老愛幼給人讓座,有人大聲打電話吵到旁邊的小朋友,有人覺得被讓座理所當然,有人被讓座后不斷道謝,通過不同人物角色的扮演,感受到不被尊重的感受,讓學生通過角色分析正確的道德品質,明白在社會生活中一定要尊重他人,以禮待人。通過角色扮演,加深學生對于正確道德理念的認知與理解。
(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素質教育以及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教學要求下,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一再被提及,并得到了廣泛的重視。在這樣的背景下,初中道德法治的體驗式教學,可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教師做好引導作用,以學生的自身切實體會以及學生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探究發(fā)現(xiàn)正確的道德法治觀念,并讓學生通過掌握的道德法治知識來進行相關問題的發(fā)現(xiàn)以及解決。但是學生個人在進行相關知識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會由于知識儲備以及知識理解等方面的影響,難免會存在一定的思想局限性。因此教師可以分組進行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情況下,通過不同思維想法之間的交流與碰撞,加深對于思想道德以及法治意識的理解,并通過小組討論加深對于相關知識的記憶,結合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引導小組運用掌握的知識進行實際的相關問題解決,促進學生將學到的道德法治知識內化,進而真正的運用于實際生活中[2]。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八課《探問生命》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分組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讓學生通過教師設置的問題,進行相關答案的尋找,如生命是否可以永恒,生命是否相同或者相似,你想如何對待自己的生命,同時結合歷史上中國抗戰(zhàn)時期的生命案例以及舍己為人的相關案例,讓同學在小組合作討論中感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在珍惜生命的同時敬畏生命,謹慎的對待生命以及生命關系,從而走向道德法治的人生之路。小組合作中學生可以與同學加強思想的交流與思維的碰撞,增加學生看待不同問題的角度,討論中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與記憶,提升教學質量。
(四)辯論競賽加深理解
初中道德法治教學中運用體驗式教學的方法,可以讓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設置不同的辯題,并將班級學生分組,立意相反的辯題分別為正反方,雙方進行道德法治知識的辯論。在辯論競賽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把控好辯論的時間,同時要根據(jù)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課程開展之前自行搜索相關知識內容,來充實自身的辯題,自行進行相關知識的探究,加深知識的記憶與理解。教師也可以在后期對于知識的回顧復習中,讓學生通過相關知識進行辯論競賽,對以往學習到的道德法治知識進行鞏固,提升學習質量。例如在進行八年級上冊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在課程開始之前,進行辯題的擬定,當有人侵犯你的權益時該不該通過法律維權,正方為需要,反方為不需要,教師作為反方來進行辯論,學生均為正方,或者分組別進行正反方確定,讓學生自己進行知識的探究,在探究中了解到法律的不可違背性,如何預防犯罪,了解法律特性,知道法律的制定就是為了維護人民的利益。通過相關辯題內容的搜集查找以及課堂上正反方之間的辯論,加深學生對于法律知識的了解,同時加深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并將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識在辯論中得到深化。
三、結束語
在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積極地通過情景模擬,結合信息技術來開展體驗式教學,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小組合作學習以及辯論競賽等形式進行體驗式教學,提升學生對于道德法治知識的理解與感受,加強記憶與運用,從而提升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修養(yǎng)以及法律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桂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實踐研究[J].才智,2020(17):167.
[2]盧新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體驗式教學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2019(2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