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敏 張軍
【摘要】本文通過梳理財務管理課程與課程思政教育的邏輯關系,探析了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以教材改革為基礎、教師團隊為中介、師生互動為核心、考核結果為評價標準、反饋和糾錯機制為保障的財務管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并為如何實現該教學體系設計了相應的實施路徑,以求為國內高校提供借鑒。
【關鍵詞】財務管理? 課程思政? 教學體系
【基金項目】2021年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研究課題面上項目“雙一流”建設背景下研究生課程思政建設作用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0MSA13);2021年度西南石油大學“課程思政”專項建設項目課程思政“教學名師”;2020年西南石油大學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建設項目“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F230-4;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0-0041-02
一、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綜合國力不斷提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當下我國青年肩負的重任,而大學生是青年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堅力量。一個合格的大學生,除了擁有過硬的專業(yè)技能以外,較高的思想素質也是其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2020年教育部印發(fā)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立德樹人成效是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
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財務管理課程教育體系,是全國高校相關專業(yè)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的新方向,也是必然趨勢。課程思政的引入有助于相關專業(yè)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yǎng)其社會責任感,有助于學生未來在工作崗位上堅守道德底線和職業(yè)操守,這也是新時代培養(yǎng)高素質財務從業(yè)人員的應有之義。
二、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
(一)教材內容對思政教育的重視程度不高
多數財務管理教材均未包含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雖然部分章節(jié)有所涉獵,但難以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如傳統教材中“財務管理的目標與利益相關者的要求”這一節(jié)內容著重討論了財務管理“實現股東財富最大化”的基本目標,以及公司應當如何處理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關系等問題,雖然包含了企業(yè)應當承擔社會責任的相關內容,但只是寥寥數句,難以達到激發(fā)學生深入思考、為學生提供正確價值導向的作用,當前更沒有一本財務管理教材將課程思政內容貫穿全書。由此可見,當前的財務管理教材還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擺在重要位置。課程思政內容與專業(yè)知識相比地位較低,這導致了教師和學生對其重視程度不高。
(二)專業(yè)教師的參與意愿不強
專業(yè)課教師對于將財務管理與課程思政相結合的參與意愿不強,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專業(yè)課教師自身原因,高校中財務管理課程的任課教師主要畢業(yè)于會計學、財務管理或工商管理等相關專業(yè),并沒有深入學習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關內容,而除了科研以外,其本質工作就是向學生傳授財務管理課程的理論知識,為學生解答疑惑,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專門的老師和專門的課程負責,故其參與意愿不高;其二是財務管理傳統教學模式的原因,過去幾十年,我國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模式都是以傳授專業(yè)理論知識為主,并以相關案例加深學生理解為輔,缺乏對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導。
(三)缺乏成功的建設經驗
根據調查可知,目前我國高校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完成度并不高,成功實現將財務管理課程與課程思政內容有機結合、形成協同發(fā)展的高校更為稀缺,可供借鑒的建設經驗十分不足。但是大部分研究均未結合實際的改革案例,缺乏相關事實證據,其說服力略顯不足。
三、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體系設計
(一)以教材改革為基礎
財務管理教材是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直接材料,也是老師進行備課、授課的基本資料,將課程思政與財務管理課程相結合的首要步驟就是進行財務管理教材改革。
通過在各章開篇處引入與本章內容相關聯的思政案例,并在案例結束處提出相應的問題,可以引發(fā)學生對職業(yè)道德的思考,也可以提升學生對將要學習的理論知識的興趣。緊接著在問題下方插入“思政點睛”內容,基于開篇的案例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思想引導,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認識。在文章結尾處,也可引入相關的思政案例,并設計相應的問題,引發(fā)學生課后思考,從而形成課程思政與教材理論知識緊密結合的“課前—課中—課后”閉環(huán)。
(二)以教師團隊為中介
教師是知識文化的傳遞者,在書本知識與學生之間發(fā)揮著“橋梁”的作用。在財務管理課程思政教育建設過程中,教師團隊是該體系的關鍵。專業(yè)教師是面向學生教授財務管理知識的主體,但是需要由思政教師定期對專業(yè)教師進行培訓,提升專業(yè)課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與專業(yè)課教師一起設計思政案例講解方案,以較為簡單的語言幫助學生理解案例背后的思想政治理論。輔導員的作用在于課后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引導,將課程思政的理念貫徹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以師生互動為核心
高校采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傳統的面授式教學和新形式的網絡教學,過度注重面授式教學會出現滿堂課“填鴨式”教育的情況,學生參與度較低,且缺乏熱情,學習效果也不好。任何一門課程要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都需要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在財務管理課程思政教學體系下,通過課堂互動,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對于思政案例的思考,也可以及時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此外,師生互動還可以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全體學生的自覺參與意識,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但是,師生互動并不僅僅被限制在課堂上,課后師生之間也可以開展廣泛互動。
(四)以考核結果為評價標準
考試作為一門課程教學效果的基本檢驗工具,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優(yōu)點。教師可以在試卷中加入一個分值較低的有關課程思政的開放性問題,根據學生答題情況來評價學生對于財務管理課程思政知識的理解程度,同時也可以檢驗教學效果好壞。此外,將思政問題融入財務管理試卷也可以增強學生對該知識的重視程度。其次,對于教學評價,一般可在學期末通過在線匿名調查問卷或教務系統評教的方式展開,評教的內容以財務管理課程教學情況為主,以課程思政教學情況為輔,通過收集、分析、歸納學生評教數據,可以深入了解學生對于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將課程思政融入財務管理課程以及對授課教師教學水平的看法。
(五)以反饋糾錯機制為保障
由于高校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剛剛起步,即使高校擁有少量可以借鑒的課程思政建設經驗,在推進階段也難免出現各種新問題,如果在此時暫停課程思政建設,又會承擔較高的試錯成本,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實時反饋和糾錯的機制,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新問題。
實時反饋機制的參與者主要是學生和教師團隊,在課程思政推進的初期,以周為單位進行反饋;中期可適當延長反饋周期,可以月為單位進行反饋;后期則以學期為單位進行反饋。實時反饋機制的運行原理為:由班委向學生收集反饋意見,整理后提交給教師團隊,教師團隊再根據意見的合理性充分探討之后,通過班委間接反饋給提出意見的學生。
四、財務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實現路徑
(一)深化教學大綱改革
課程教學大綱是規(guī)定課程內容、體系、范圍和教學要求的基本綱要,是實施教育思想和教學計劃的基本保證,是進行多種媒體教學、教材建設和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依據,也是指導學生學習,制定考核說明和評分標準的指導性文件。
財務管理教學大綱的一般結構由“教學目的與要求”“教學內容簡介”“重點難點與關鍵”“課堂討論題與思考題”四大核心內容構成。要達到財務管理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必須對傳統的教學大綱做出變革,以適應新課程體系的要求。
(二)打造課程思政案例
在具體課程教學實施中,要充分挖掘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思政元素,緊密圍繞教學目標,打造一系列優(yōu)質、生動、典型的思政案例,將法律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感融入到財務管理課程的教學任務中,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程思政內容的思考,發(fā)揮良好的導向作用。
在授課過程中,案例最好緊跟時事熱點,要與所講授的專業(yè)知識緊密結合。例如在講授“企業(yè)資本結構”相關知識時,可以引入“恒大地產陷入債務危機”的案例,讓學生充分討論自己作為公司的財務人員或管理層,在面臨這一系列問題時是選擇首先利用內部消息,保證自己的利益;還是堅持職業(yè)道德,積極尋找破局之道,幫助公司脫離困境,以保證公眾利益為主。通過案例討論,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充分交流融合,從而加深學生對職業(yè)道德、社會責任的認知。對于反響較好的案例,還可以作為新的開篇或結尾案例,編入下一個版本的教材中。
(三)在實踐中深化思政知識應用
學生在課堂中學到的財務管理課程思政知識還需要通過實踐得到進一步加強。在課堂中學到的理論知識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從而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但是,認識是通過實踐獲得的,而正確的認識又可以指導實踐,幫助學生獲取新的認識。將課程思政知識貫穿于財務管理實驗、財務管理課程綜合實訓中,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職業(yè)道德和社會責任的理解,形成新的感悟。
參考文獻:
[1]胡培業(yè),雷云.加強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有效進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0):63-65.
[2]韋詩業(yè),李素芬.新時代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機制構建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20):36-39.
[3]許珂.財務管理專業(yè)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10):120-122.
作者簡介:
龐敏(1982年-),女,山東德州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高校教育管理、財務管理研究工作。
張軍(1999年-),男,四川成都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財務與會計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