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煥
【摘要】課程思政是一種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課程承載思政,思政融于課程,讓學生在專業(yè)課程的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從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本文嘗試從課程思政在外貿函電教學中融入的必要性出發(fā),分析課程思政與專業(yè)教學融合改革的迫切性;然后,從教師、課程和教法三個維度,對課程思政的融入路徑進行了探索;最后以中職學校國際商務專業(yè)《外貿函電》課程教學為例,分析如何深入挖掘專業(yè)課程中隱性的思政元素。
【關鍵詞】課程思政? 外貿函電? 融入路徑
【中圖分類號】G7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27-0024-02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和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我國需要一批具有優(yōu)秀品德、業(yè)務能力精并能用英語熟練開展跨國商務活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有課程都要發(fā)揮立德樹人的作用,所有專業(yè)教師都要承擔育人的職責,所有課堂都要成為育人的渠道。本文在探討課程思政在外貿函電教學中融入的必要性和路徑的基礎上,以我校國際商務專業(yè)《外貿函電》課程教學為例,分析如何深入挖掘專業(yè)課程中隱性的思政元素,以期實現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一、課程思政在外貿函電教學中融入的必要性
首先,從業(yè)者是國家形象的縮影。我校國際商務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yè)素養(yǎng),能輔助開展跨國商務活動的初級人才。我校國際商務專業(yè)是三二分段中高職銜接專業(yè),他們在高職畢業(yè)后極大可能從事外貿工作。學生在從事外貿工作時,因買賣雙方位于不同的國家,雙方溝通的主要方式是通過電子郵件,郵件的質量會直接影響交易的結果。同時,國際商務專業(yè)學生是國際貿易的直接參與者,他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業(yè)代表了國家,這要求從業(yè)者能夠始終站在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立場上思考和處理問題,樹立國家形象。
其次,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三全育人后,教育界紛紛響應,眾多學者和一線教師相繼對課程思政進行研究。在寫本文之前,我曾在知網上以“課程思政”和“商務英語”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有135篇相關的文章。但以“課程思政”和“外貿函電”進行搜索,僅得出兩條記錄,且都是高職方向的。為此,探究如何把思政教育融入中職《外貿函電》課程就顯得很有必要。
最后,分析我校近兩年在國際商務專業(yè)課程中思政教育的開展情況,發(fā)現存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第一,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依然以專業(yè)知識講解為主,極少融入思政元素。第二,教師對思政元素認識不深,導致挖掘不出隱含的思政元素或挖掘不足的情況。第三,有教師嘗試在課前幾分鐘進行思政教學,但該內容與本節(jié)課內容是相互獨立的,聯系性不強,有生搬硬套的感覺,開展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如何以外貿函電課程為載體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將思政教育之“鹽”融入教學實踐,幫助學生更好地吸收,達到育人目的,是現階段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關于課程思政在外貿函電教學中的融入路徑思考
(一)專業(yè)教師推思政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責任人,也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引導者,因此,我們必須改變觀念,清楚認識到思政教育是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課程思政能否取得良好成效,教師自身的政治素養(yǎng)是關鍵。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強國”和“人民日報”等平臺密切關注國內外時政熱點問題,充實自我的同時也可以選取合適的材料分享給學生閱讀,共同提高思政素養(yǎng)。
其次,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隨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把握時機滲透思政教育。學生尊重愛戴教師,教師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從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效果。
最后,學?;蚪萄薪M可以定期開展思政學習活動,通過閱讀分享、小組討論等方式深入探討思政內容,提升思政素養(yǎng),練就火眼金睛,深入挖掘教材中隱含的思政元素。另一方面,采用集體備課的方式,既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也可以在思想碰撞中更加深入地挖掘其中蘊含的德育素材,將其融入課程教學中。
(二)專業(yè)課程融思政
就國際商務專業(yè)而言,課程思政與專業(yè)課程看似兩條平行線,但是在認真探究后發(fā)現,還是能挖掘出很多思政素材。例如,在《外貿函電》和《市場營銷》課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推廣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如,陶瓷、絲綢和中藥制品等,學生在分析產品時,會涉及秦漢時期“絲綢之路”、大唐盛世及“一帶一路”等內容,這都能在潤物無聲中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懷。
(三)巧用教法授思政
將思政教育春風化雨地融入課程,達到積極的育人效果,教學方法是關鍵。思政元素貴在妙用而非多用,應當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把思政融入專業(yè)課程中,而不是生搬硬套,更不能本末倒置。例如,在講授出口認證時,我采用了案例教學法,選取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范圍暴發(fā)后,比亞迪公司與美國加州政府簽訂了一份價值10億美元的口罩出口合同。比亞迪公司準時發(fā)貨后,卻遭遇美方拒絕支付收尾款,原因是口罩品質沒達到美國的標準。引導學生思考:在中美貿易關系日益緊張的情況,中國企業(yè)應如何應對?作為在校生的我們應如何準備?學生經過討論后得出:1.交易磋商時,積極與對方溝通,爭取達成一致意見;反復研究合同,養(yǎng)成嚴謹細致的作風。2.要熟悉國際貿易經濟法律法規(guī),要有法律意識,在遇到糾紛時,學會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此外,我還補充了一點:隨著中美貿易戰(zhàn)的升級,中國將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面對一切。我們應當學好專業(yè)知識,踏實工作,實現夢想,報效祖國,要始終站在民族利益的立場上思考和處理問題。一個好的案例,不僅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理論,還能通過切身的參與增加學生對專業(yè)的認知,提升職業(yè)素養(yǎng),為將來工作打好基礎。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價值引領和民族自豪感。
三、課程思政在《外貿函電》課程中的應用案例
《外貿函電》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實際教學中需要選擇某個產品作為載體便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學習。以《外貿函電》Unit 4 Offer為例,選取當前出口排行第二的產品:自行車(排行第一的是防疫類產品),呈現如何在緊扣專業(yè)課程學習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建立文化自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一)課前預學
1.課前通過學習通平臺給學生推送新聞:2020年外貿出口爆品盤點。閱讀后回答以下幾個問題:(1)自行車出口暴漲的原因。(2)自行車出口需要注意哪些問題?(3)查找與自行車有關的英文表達,包括規(guī)格、價格等。
2.自行預習,并完成小測試
設計意圖:我們要培養(yǎng)能輔助開展跨國商務活動的初級人才,換言之,學生必須具備以下能力:(1)上網搜集整理資料的能力。(2)關心國內外時政要聞,逐步形成全球化視角與思維。
在平臺討論區(qū),學生基本上能說出自行車出口量增長的原因:由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蔓延,人們改變了出行方式??隙▽W生的同時,教師提出《巴黎協定》,引導學生思考自行與環(huán)保的關系。全球人民響應《巴黎協定》號召,倡導低碳出行、綠色出行,以實際行動支持環(huán)保事業(yè)。
(二)課中內化
1.串講課文,學習新知
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重點圍繞報盤信的重點詞匯、信函結構和寫作要點,講解如何設計報盤信的內容和商務信函必須遵循的原則。例如,在講解“reduce to和reduce by”的區(qū)別時,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介詞,詞意卻截然相反。又如對不同的客戶應選擇不同的支付方式。
設計意圖:以reduce舉例是為了提醒學生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要養(yǎng)成嚴謹的工作態(tài)度。在選擇支付方式時,提醒學生要充分考慮對方的信譽,樹立正確的風險意識,確保外匯資金的安全。
2.創(chuàng)設情境,完成任務
情境:假設你收到英國公司的自行車詢盤信,請你以中國公司業(yè)務員的身份做出報盤。學生寫作時,教師巡視課堂,及時發(fā)現學生的閃光點和疑惑點,做到及時解惑。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考查學生英語知識和商務技能的應用能力。在巡視過程中,遇到問題,及時解惑;遇到做得好的,及時表揚,強化學生體驗成功的感受。
3.選取經典,歸納總結
價格是報盤信函的重點內容,可根據學生的報價情況引導其說出做出此報價的原因,最后小結報價的注意事項。
設計意圖:在全球疫情持續(xù)暴發(fā)的情況下,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自行車制造商,能克服一切困難復工復產,這是“中國制造”的強大,也是一個大國的擔當。同時,引導學生淡化“利益至上”的思想,在磋商過程中做出適當的讓步,強化企業(yè)的社會責任感,體現大國風范。
(三)課后提升
以具有中國特色的產品為載體,寫一封報盤信,然后上傳至學習通平臺,同學間互相修改,教師批改。最后學生結合意見進行修改上傳。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更多中國文化,樹立文化自信,推廣中國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反復修改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嚴謹、細致、互助的態(tài)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專業(yè)教師應結合時代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載體、找準切入點,將思政元素融入專業(yè)教學中,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將正確的思想傳導給學生,實現立德樹人的效果。同時,課程思政是一個新的育人理念,是一個優(yōu)化我們課堂教學的契機,也是一個讓我們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的機遇。
參考文獻:
[1]毛靜,李瑞琴.“三全育人”背景下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與實踐方式探索[D].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黨委,2020
[2]吳明芳.高職院校會計專業(yè)課程思政實施路徑探析[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9(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