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樂燕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二一醫(yī)院,湖南 長沙 41000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發(fā)病率比較高的一種老年慢性病,該疾病與肺功能損傷有關,患者在發(fā)病期間,呼吸功能、肺功能等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還需要更加重視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進一步促進治療,保證治療效果,幫助患者更快恢復肺功能與呼吸功能。本次研究從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中抽選68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分別采取綜合康復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旨在探究分析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綜合康復護理對改善患者肺功能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1臨床資料 從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中抽選68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4例,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最大年齡88歲,最小年齡62歲,平均年齡(75.63±1.43)歲。對照組34例,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最大年齡87歲,最小年齡63歲,平均年齡(75.58±1.46)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后,結(jié)果顯示,P>0.05,數(shù)據(jù)無統(tǒng)計學意義,可比。
1.2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環(huán)境護理(衛(wèi)生消毒、通風等)、服藥指導、病情監(jiān)測等。實驗組接受綜合康復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心理護理?;颊呷朐汉笞⒁庠u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認真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針對性進行心理疏導,尤其是對于存在抑郁、焦慮的患者,護理人員還需要多給患者講解一些治療成功案例,幫助培養(yǎng)治療信心。2)呼吸功能訓練。選用腹式呼吸訓練、全身性呼吸訓練、縮唇呼吸訓練、膈肌呼吸訓練等方式進行呼吸功能康復訓練,護理人員需要指導患者掌握呼吸技巧,然后每天早中晚各訓練一次,每個訓練重復5次到8次, 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呼吸功能。3)運動訓練。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結(jié)合患者身體狀況選擇相應的運動形式,包括太極拳、散步、慢跑等,堅持每天運動,每次運用量根據(jù)患者體質(zhì)控制在十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4)飲食指導。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保證飲食營養(yǎng)成分合適,多吃新鮮瓜果蔬菜,堅持少食多餐原則,保證患者每日所需營養(yǎng)。
1.3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主要以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作為觀察指標,包括FVC、FEV1、FEV1/FVC。
護理前,兩組FVC、FEV1、FEV1/FVC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實驗組FVC、FEV1、FEV1/FVC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肺功能比較
隨著年齡增長,肺功能慢慢下降,各種慢性病的發(fā)病率也會呈現(xiàn)出上升趨勢,其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常見肺部慢性病之一,該疾病具有反復發(fā)作性,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影響比較大[1]。而由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時間比較長,所以臨床上除了常規(guī)治療之外,選擇科學合理的護理干預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綜合康復護理是一種新型護理干預模式,相較于傳統(tǒng)護理模式而言,綜合康復護理針對患者的心理、生理等多個方面進行有效的干預,同時也更加重視社會支持[2]。將綜合康復護理運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護理當中,能夠很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患者的肺功能也能更快的恢復,臨床應用價值較高。
本次研究選擇68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jié)果顯示,采取綜合康復護理干預的患者護理后肺功能指標得到更好的改善,表明綜合康復護理干預能夠幫助患者更快的恢復肺功能,提高治療效果。該研究結(jié)果與李艷, 鄭蝶梅, 陳紅飛[3]在綜合康復護理措施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肺功能及血氣分析的影響中相關研究結(jié)果相似度高。
綜上所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采取綜合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護理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