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冬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手術室,遼寧 沈陽 110000
此次研究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行軟化冠脈湯治療的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為對象,分作兩組,分別予以常規(guī)、個體化護理,現(xiàn)報道研究如下:
1.1病例資料 此次納入的病例來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予以軟化冠脈湯治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共80例,按電腦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本院醫(yī)學倫理會已對此研究進行批準,且兩組以上信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能比較。
1.2診斷標準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美國和歐洲穩(wěn)定性老年冠心病診治指南》[4]。
中醫(yī)診斷標準:以《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為參照,①主癥:胸悶或刺痛,疼痛可累及手臂內側、背部,勞累時加重,休息可緩解;②次癥:心悸不安、氣短不足、乏力倦怠、面色紫暗;③舌脈:舌質淡紫、瘀斑,脈弱澀。
1.3方法
1.3.1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軟化冠脈湯治療:半夏、川芎各10g,白術、茯苓各15g,水蛭4g,海藻、昆布各20g,加水煎煮取藥液300ml,口服,3次/d,1劑/d,7d為1個療程,持續(xù)4個療程。
1.3.2護理方法 對照組展開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觀察病情、指導用藥與飲食、健康宣教等,實驗組予以個體化護理:(1)個體化常見癥狀護理。密切對患者胸部疼痛的具體部位、性質進行了解,并觀察患者血壓、心律、脈搏等情況,以患者上述癥狀、表現(xiàn)為依據(jù),適當予以吸氧,遵醫(yī)囑及時予以心電圖復查,指導患者臥床休息。(2)飲食護理。依據(jù)患者病情、喜好等對其飲食進行調節(jié),指導患者食用益氣活血的食物,如雞肉、山藥、大棗、木耳等,多餐少食。(3)個體化情志護理。老年冠心病發(fā)生后,患者多會產(chǎn)生恐懼、緊張等情緒,護理人員需與患者展開良性交流,通過患者間經(jīng)驗交流、音樂舒緩等移情易性法紓解其情緒,使患者不良情緒得以緩解。
1.4觀察指標
(1)中醫(yī)癥候積分。干預前與干預后分別對兩組胸悶或刺痛、心悸不安、乏力倦怠、面色紫暗等癥狀進行評分,無記0分,輕度記2分,中度記4分,重度記6分。(2)心功能指標。干預前后分別測定兩組左心室舒張末期容積(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每搏輸出量(Stroke volum,SV)、左心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2.1中醫(yī)癥候積分 干預前,兩組胸悶或刺痛、心悸不安、乏力倦怠、面色紫暗等癥狀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上述癥狀評分均下降,組間比較,實驗組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中醫(yī)癥候積分比較分)
通過軟化冠脈湯對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療時,為進一步提升臨床療效,需輔以相應護理。個體化護理強調遵循“患者為中心”的原則,依據(jù)患者不同需求,展開細致化、個體化的護理[1]。廉愛玲[2]等人的研究將個體化護理應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絞痛患者中,護理后患者心率、血壓等指標顯著改善,且生活質量明顯提升。本次研究將個體化護理應用于接受軟化冠脈湯治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中醫(yī)癥候積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軟化冠脈湯治療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展開個體化護理可對患者癥狀、心功能指標進行有效改善,進而提升其生活質量。但此次僅選取80例患者為對象,也未行長期隨訪,尚需展開進一步研究,以探討個體化護理在軟化冠脈湯治療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