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會麗,王軍娜,郭 潔,馬 潔,李聰慧
(1.舞陽縣中醫(yī)院兒科,河南 舞陽 462400;2.河南省兒童醫(yī)院PICU,河南 鄭州 450000)
毛細支氣管炎是細支氣管癥狀為主的下呼吸道疾患,好發(fā)于冬季,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導致的毛細支氣管炎占80%左右。合胞病毒易感染嬰幼兒,可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極易引起局部流行,這主要是因為嬰幼兒免疫力低下[1],呼吸道被感染后2~3 d,就會誘發(fā)嬰幼兒毛細支氣管炎,出現陣發(fā)性干咳和發(fā)熱,以喘憋為其主要特征;喘憋2~3 d后,患兒的呼吸加深加快,并伴有呼氣延長和喘鳴;嚴重的患兒可出現三凹征,即吸氣時鎖骨上窩、胸骨上窩、上腹部凹陷?;純嚎珊喜⑿牧λソ?、呼吸衰竭和代謝性酸中毒[2]。布地奈德是一種高效的糖皮質激素,具有抗炎癥作用,可減少組胺等過敏性物質的釋放,減輕酶促反應,抑制支氣管收縮物質的合成與釋放,保持患兒水電解質平衡[3]。臨床上給予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治療小兒毛支氣管炎,療效有待提高。白三烯可引起氣道平滑肌收縮和氣道發(fā)生炎癥,孟魯司特鈉是一種非激素類抗炎癥藥物,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可抑制白三烯結合白三烯受體[4]。筆者探討孟魯司特鈉聯合布地奈治療小兒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
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筆者所在醫(yī)院診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性毛細支氣管炎患兒105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2例,男27例,女25例;年齡0.6~1.0歲,病程1.0~19.0 d;病情嚴重程度為輕度9例、中度36例、重度8例。觀察組53例,男26例,女27例;年齡0.8~1.0歲,病程1.0~20.0 d;病程嚴重程度為輕度8例、重度36例、重度8例。兩組年齡、病程和病情等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患兒均符合毛細支氣管炎診斷標準[5];②患者的鼻炎分泌物RSV檢測呈陽性;③首次發(fā)病,生命體征穩(wěn)定;④經患者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承諾書。
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肺部感染患兒;②免疫功能缺陷患兒;③藥物過敏患兒;④有哮喘史患兒。
兩組均進行抗感染、吸氧、止咳、祛痰和補液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懸液(健喬信元醫(yī)藥生技股份公司,批準文號:HC20181007)霧化治療,2次/d,1 mg/次;噴入后簌口,防止念珠菌感染。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再口服孟魯司特鈉(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47)10 mg,1次/d。兩組均治療4周。
①臨床療效。顯著:癥狀消失,呼吸穩(wěn)定;有效:癥狀有所改善,呼吸時有少許濕羅音和哮鳴音;無效:癥狀沒有得到改善且加重。②癥狀與體征改善時間。③炎癥相關因子:白介素-8(IL-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清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采用酶聯免疫法測定;嗜酸粒細胞陽離子蛋白(ECP),采用發(fā)射免疫法檢測。④不良反應:嗜睡、聲音嘶啞與腹瀉。
觀察組治療的總有效率96.2%,高于對照組的82.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1263,P<0.05)。
治療后,觀察組癥狀與體征改善所需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1 兩組癥狀與體征改善時間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IL-8、TNF-α、CysLTs、ECP的濃度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相關標志物比較
對照組患者嗜睡1例、聲音嘶啞1例、腹瀉2例,總發(fā)生率7.69%;觀察組患者嗜睡1例、聲音嘶啞1例,總發(fā)生率3.7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1976,P>0.05)。
小兒毛細支氣管炎多在冬季流行,可通過咳嗽和打噴嚏的飛沫在嬰幼兒中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其他患兒的玩具和衣物等物品造成傳播。毛細支氣管炎主要是RSV侵犯毛細血管支氣管引發(fā)的炎癥,導致黏液分泌增加,上皮細胞壞死及支氣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早期表現為發(fā)熱、流鼻涕、鼻塞、咳嗽伴喘憋等癥狀[6-7]。由于嬰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機體的反應能力低等原因,易導致病情加重,出現梗阻性肺氣腫、胸部體征異常、脫水及代謝性酸中毒等[8]。布地奈德可降低組胺和乙酰甲膽堿對氣道的刺激作用,減少黏液分泌,有效防止咳嗽、濕羅音、哮鳴音及喘憋現象,且布地奈德可結合胞漿和包膜皮質醇受體,防止發(fā)熱[9]。白三烯可導致一系列氣道反應,如黏液分泌、支氣管收縮、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細胞聚集,而孟魯司特鈉是白三烯受體拮抗劑,阻止白三烯與其受體結合,抑制支氣管擴張。筆者研究結果顯示,布地奈德聯合孟魯斯特鈉治療后,患兒的癥狀消失所需時間較對照組短,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說明二者聯用能有效提高臨床療效。
炎性標志物是檢測患兒痊愈的重要指標,其中ECP是一種對支氣管黏膜具有損傷作用的毒性蛋白;CysLTs升高可增加氣道嗜酸性粒細胞的聚集和活化,促進炎癥因子釋放;IL-8能誘導中性粒細胞向氣道上皮細胞表面移動、黏附與聚集,引起氣道反應;TNF-α可導致機體發(fā)熱。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可降低炎性因子和組胺對氣道的刺激,降低中性粒細胞的黏附及腺體分泌黏液,保護支氣管黏膜;可與患兒體內的皮質醇受體結合,抑制促炎蛋白的轉錄、翻譯,從而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防止炎性滲出物的產生[10]。孟魯斯特鈉能夠有效地抑制哮喘因子和受體結合,阻斷CysLTs介導的炎癥通路,抑制炎癥因子對氣道的作用,抑制毛細支氣管炎進展[11-12]。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布地奈德聯合孟魯斯特鈉治療后,IL-8、TNF-α、CysLTs和ECP的濃度低于布地奈德治療的對照組,且兩組不良反應沒有明顯差異,說明布地奈德聯合孟魯斯特鈉治療RSV感染性毛支氣管炎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