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1962年8月15日,年僅22歲的雷鋒因公殉職。近60年來,一張青春、陽光、帶著微笑的士兵面孔,永遠定格在億萬人民心中;一個全民學雷鋒活動,如同一場漫長的接力賽,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一棒接著一棒跑。
一切偉大的成就都是接力奮斗的結果,一切偉大的事業(yè)都需要在繼往開來中推進。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chǎn)黨向人民、向歷史交出了一份優(yōu)異的答卷。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jīng)驗的決議》指出:“現(xiàn)在,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又踏上了實現(xiàn)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边@是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接續(xù)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政治宣言書,是激勵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時代動員令。
1963年3月5日,毛澤東同志“向雷鋒同志學習”題詞發(fā)表。自此,每年的3月5日都是學習雷鋒的日子,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nóng)村,從大人到兒童,不約而同地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學雷鋒、樹新風”活動。近60年來,雷鋒的事跡在祖國大地到處傳頌,學雷鋒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開展,雷鋒精神在廣大干部群眾中廣為傳揚。在雷鋒精神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fā)向上、忘我奉獻,涌現(xiàn)出一大批學雷鋒的先進典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等,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
雷鋒用短暫的一生為我們計算出“自我與他人”的公約數(shù),詮釋了“有限與無限”的辯證法,標定了“平凡與偉大”的坐標系,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彌足珍貴的財富——雷鋒精神。習總書記強調(diào),雷鋒精神是永恒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xiàn)。雷鋒精神繼承發(fā)揚了共產(chǎn)主義道德和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和社會主義勞動者高尚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同時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在社會發(fā)展的不同時期,在社會生活的各領域、各行業(yè),都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今天,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號角已經(jīng)吹響,我們腳下的新的趕考路不只有花香滿徑,還有荊棘遍布;不可能一馬平川,還有溝壑縱橫?!皠儇撝?,精神先見?!本袷且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英勇向前。奮斗新時代、奮進新征程,我們依然需要積極開展學雷鋒活動,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豐厚道德滋養(yǎng)。
時間的長河奔流不息,但總有特殊的時間節(jié)點帶給人們前行的力量。即將到來的2022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這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同時,我們也將迎來全民學雷鋒60年,多少愿景等待著我們?nèi)崿F(xiàn),多少新局等待著我們?nèi)ラ_創(chuàng),多少難題等待著我們?nèi)ス?。當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做雷鋒式的“一滴水”“一縷陽光”“一粒糧食”“一顆螺絲釘”,就一定能把雷鋒精神廣播在祖國大地上,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