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璐 劉 琦 喬沛然
(1.沈陽理工大學,遼寧 沈陽 110159;2.東北大學 外國語學院,遼寧 沈陽 110819)
伍慧明作為華裔美國作家中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星,為當代美國華裔文學做出了巨大貢獻?!豆恰啡〔挠谖榛勖髯陨淼纳罱?jīng)歷,是一部自傳性小說。小說講述了生活在舊金山唐人街一戶人家的故事,家中有三姐妹,父親利昂以“紙兒子”的身份進入美國,常年出海,以此來避免社會和家人之間的各種矛盾;媽媽是一個勤勞,有教養(yǎng),負責任的傳統(tǒng)中國女人,被萊拉的父親遺棄后為了綠卡,嫁給利昂并生育了兩個女兒安娜和妮娜。
萊拉——三姐妹中最大的,是一所小學的教育顧問,主要解決移民子女與學校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她和父母一起生活,給了他們最大的安慰并支持他們的精神生活。二女兒安娜和利昂的生意伙伴翁的兒子奧斯瓦爾多相愛,但因合作關系破裂,兩家反目,安娜和奧斯瓦爾多的關系遭到父母的強烈反對,安娜最終選擇自殺。小女兒妮娜遠走他鄉(xiāng),試圖逃離家庭悲劇的陰影。萊拉照顧父母,幫助他們逃離這場悲劇,也充分理解了老一代移民的心態(tài)。最后,她做出了人生的選擇——與她的丈夫一起,搬出了唐人街,在一個更為廣闊的世界里開始了新的生活。
小說中,梁爺爺?shù)墓谴碇环N與家庭和家園的疏離,這正是華裔移民在美國社會的鏡像寫照。第一代中國勞工移民無法回到祖國,他們?nèi)松畲蟮南M褪腔氐郊亦l(xiāng),回到祖國,落葉歸根。小說中,無論是梁爺爺本人還是他的遺骨都無法回家,反映了大部分那個年代勞工移民在美國的生存現(xiàn)狀。由于種族歧視,《排華法案》(1882),他們在美國沒有家庭,“單身漢社會”、“契約兒子”應運而生;持著舊觀念的移民勞工們,為了能夠有人替他們將遺骨運回故土,他們與沒有血緣關系的人簽訂“契約”,幫助其進入美國社會。然而,貧窮的現(xiàn)狀使得這些“契約兒子”無法實現(xiàn)當初的承諾;梁爺爺死的時候,利昂不在身邊,甚至沒有時間回去參加他的葬禮。梁爺爺?shù)倪z骨不但沒有回歸祖國,后來還遺失在了美國,他成為了一個沒有“根”的人。在小說中萊拉說:“如果梁爺爺是一個有家庭的人,會有人為他真正的傷心,悲傷的妻子會為他……”
梁爺爺是個悲劇角色。當他還活著的時候,他沒有賺到足夠的錢回家,死后,即便是遺體也沒能送回國。
梁家生活在舊金山的唐人街,這里住著兩類華裔美國人,一類人出生在中國,他們?nèi)匀槐兄袊鴤鹘y(tǒng)文化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另一類人出生在美國,生活在美國社會,接受美國文化教育;二者都需要面對中美文化的現(xiàn)實差異在家庭中引發(fā)的矛盾和沖突。他們對自己歷史的困惑,無法找到自己真正的社會地位。利昂和媽媽是三個女兒的父母,是典型的中國移民家庭。他們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在利昂的思想里,女兒最重的職責是順從和取悅家庭的大家長。安娜的名字里包含“和平的家”的寓意,寄托了利昂一家在美國獲得成功的希望;安娜作為利昂最喜歡的女兒,卻無法逃脫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觀,在巨大的壓力下,這個女孩選擇在她最美的年紀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逃避其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和美國自由婚姻觀的夾縫中的糾結(jié)生活。
安娜被迫在家庭和愛人中做出選擇,在中國的孝道與美國的個人主義之間無法找到平衡。利昂把他的父權(quán)信仰放在高位,他要求安娜表現(xiàn)為一個孝順的女兒,她的父親要求她尊重他的權(quán)威,但她更想遵從于自己的感情,所以雖然她選擇了奧斯瓦爾多,與他離開了唐人街,碎骨喻示著中西文化碰撞后的犧牲品。
萊拉作為小說的敘述者,是主心骨,她是家庭關系的紐帶,社會溝通的橋梁。作為家中的長女,她和母親更似朋友,幫助媽媽照顧家中的妹妹,以及幫她完成縫紉的活計;作為利昂的養(yǎng)女,她體會繼父內(nèi)心的苦痛,承擔了照顧繼父的責任,她表現(xiàn)的像一個傳統(tǒng)的中國女孩,尊敬父母,照顧全家。
在工作中,萊拉作為伊迪絲伊頓學校社區(qū)關系專員去處理老師和陷入困境的華裔學生父母之間的問題。在外工作時,她使用英文,她認為這是美國化。她將工作描述為“老師,孩子們,我做家庭訪問……我的工作是讓家長參與進來,打開一條溝通的路線?!彼袷且晃蛔g者,游走在雙重文化背景,是美國社會中的一個中間人。萊拉一直有雙重身份,是中美文化之間的橋梁。她出生在唐人街的一個移民家庭,她清楚地知道孩子應該孝順父母;中國傳統(tǒng)觀念下女性傳統(tǒng)形象對萊拉有著很深的影響,她將照顧家人作為自己的責任,努力成為這個家庭的主心骨。
在《骨》中,梁爺爺于1820 年踏上美國,成為第一批中國移民。他選擇離開故土,在美國受苦,卻無法擁有他所追求的財富和權(quán)利;這實際上是背棄了母國文化,他的人生經(jīng)歷也標志著早期去美國的中國移民美國夢的破裂。在華裔美國文學中“根”是個重要的主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認為人應當落葉歸根;加州的淘金熱使他背井離鄉(xiāng),拋棄家人,這與“父母在,不遠游”這一儒家思想背道而馳。當他意識到加州并不是一個遍地是金子的完美地方,回歸故土也成為泡影時,他決定“落地生根”。晚年的梁爺爺生活在一個加州的農(nóng)場,“田野中間的木棚”就是他的居所。梁爺爺“金山夢”的破碎,“紙兒子”也未能將他的骨灰送回中國,標示著早期移民“根”的丟失;他們拋棄了傳統(tǒng)的中國文化,努力融入美國社會,最終什么也沒能得到,成為了“無根之人”。
在華裔美國文學作品中,文化身份的確立對那些對自己身份表示困惑的后代移民有著重要的意義。萊拉的男朋友梅森,作為新代華裔美國人,成功地走出了中美文化差異的困境,創(chuàng)造了自己的新文化身份。梅森是出生在美國的華裔,有著典型的美國生活方式;然而他深愛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喜歡去唐人街,吃美味的餃子、面條、饅頭等中國傳統(tǒng)食物,他還學習書法和中國畫。他看不起那些對自己華裔身份不滿的華裔美國人。雖然不喜歡太過“白人化”的戴爾,為了幫助戴爾媽媽,莉莉阿姨一個忙,梅森還是打算幫戴爾免費修理汽車。從梅森的視角來看,他無法接受人們對根的背叛。戴爾為了在美國社會中尋求“自己的幸?!?,自愿地疏離自己的母國文化。當梅森把車鑰匙給戴爾,戴爾要付錢的時候,梅森被激怒了。梅森認為中國人親戚之間互相幫忙是不求報酬的。同時,梅森也努力地融入美國社會,他不是在唐人街長大的,他從小接受了正規(guī)的美國學校教育,并受此影響,他有著類似美國人的愛好,梅森將中美文化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萊拉回憶說,梅森和他的其他男朋友很不一樣,他隨時做好準備和美國社會有更為深入的接觸,即使不在唐人街,他也一樣生活的很好。他喜歡滑雪,而不像很多唐人街的男孩子熱衷于賭博。對于梅森滑雪象征著美國社會的主流文化,是可以給他帶來滿足和幸福的文化。通過對兩種文化的認可和融合,他重獲了他的文化身份。毫無疑問,梅森走出了文化困惑,雖然曾經(jīng)對美國主流文化做出讓步,但最終他確立了自己華裔美國人的身份。他為多元文化社會中的新代移民們樹立了好榜樣。
作為中國移民家庭的代表,利昂和媽媽的婚姻是華裔美國社會很多家庭的寫照。在美國,婚姻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情感的歸宿;而在中國傳統(tǒng)婚姻里,女人要遵守三從四德,小說中的媽媽是婚姻中的悲劇人物,為了給萊拉和自己一個安定的生活嫁給了沒有感情基礎的利昂。為了謀生,她在制衣廠做縫紉工作,她細心照顧家庭中的每個人,她在家庭中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逐漸擺脫了自己的悲劇命運,重新獲得了她的文化與社會身份,婚姻的穩(wěn)定是華裔美國人在美國社會的安全港灣。然而父權(quán)思想?yún)s并未在這個家庭中消聲滅跡,男性的權(quán)威仍然存在,女人和女兒必須對男權(quán)社會順從。
小說的開頭作者寫道:“我們是一個三個女兒的家庭,這用中國的標準來看可不是什么幸運的事情。我們家是個無用的家庭,就好像我們的父親一樣會成為唐人街的笑話。我們并不是真正的中國家庭?!边@反映了男權(quán)社會中女子的“無用”,而利昂在沒有兒子的家庭中也無法在唐人街獲得真正的尊重。即使這樣,利昂在家里面受到了媽媽的尊敬,每次利昂從海上歸來,媽媽都會向歡迎國王一樣歡迎他回家,并捧上人參湯,即使是后來他們倆人分開后,媽媽也會讓萊拉將人參湯的錢帶去給利昂,傳統(tǒng)中國女性將男人作為權(quán)力的執(zhí)行者。
在萊拉結(jié)婚之前,媽媽一直不允許萊拉和男朋友住在一起。而萊拉拒絕了媽媽要給她操辦婚姻的安排,她接受了美國社會的文化,討厭復雜的婚姻習俗,她只花了五美元到市政廳注冊結(jié)婚,這表明新一代華裔對美國文化的接受,是她對不同文化的融合和對新的文化身份的追求。
家庭觀是華裔美國作品的又一重要主題。在儒家文化中,“孝”是核心,是仁、義的基礎。在《骨》中,孝是小說的又線索,在華裔美國人的家庭中,孝道被家庭道德所同化。大女兒萊拉是中美文化沖突與融合的代表,他尊敬父母,在妹妹跳樓死后承擔起父母溝通安慰養(yǎng)父的責任,然而她深受美國文化的影響,不愿妥協(xié),完成了自己作為新一代華裔美國人文化身份的確立。
二女兒安娜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美國文化教育,徘徊于兩種文化之中的安娜,愛上了父親敵人的兒子,她追求的愛情是有違孝道的,她無法在家庭觀和愛情之間做出明智的決定,備受折磨,最終選擇跳樓自殺。
家庭道德失德是文化根源的缺失,激勵著華裔美國人重新獲得自身的文化認同。
小說《骨》中交織著唐人街中幾代人的故事,通過不同人物生活的軌跡,闡釋了華裔美國人克服文化根源的迷失,找回其文化身份并達到文化的融合。
華裔美國人對自身的文化身份有了新的認識。他們認識到,兼收并蓄,并將自己的傳統(tǒng)文化整合到一個新的文化之中,是他們必須完成的使命。